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20】罗柏松:“回光偏向”

发布时间:2016-12-18


12月18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二十期在北京大学静园四院207会议室举行。此次讲座主题为“‘回光偏向’——西方对《道德经》的挪用与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交流与多重误解”,由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中国宗教研究会会长罗柏松(James Robson)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四龙担任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等参加了讲座。

演讲中,罗柏松教授指出,早在1934年,法国汉学家葛兰言曾经宣告“道德经无法被翻译”,然而如今《道德经》已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西方世界对《道德经》的传播过程中,既有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亦产生了诸多文化上的误解。

 


罗柏松教授

 

罗柏松教授首先介绍了18、19世纪欧洲人心目中以基督教为最高的宗教等级序列,也就是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偶像崇拜(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等)这一顺序排列,这是欧洲人认识包括道教在内的东方宗教的思想前提。接下来,罗柏松教授梳理了以 Philip Couplet 等17世纪以来对《道德经》的拉丁语和法、德、英等欧洲语言的传译,其中耶稣会士的贡献尤其突出,比如 Joachim Bouvet(1656-1741)、 Joseph-Henri Prémaire (1666-1736)和Jean François Foucquet(1665-1741)等人的翻译。

罗教授指出,早期传教士曾经将《道德经》与埃及文化相联系,甚至试图将《道德经》第14章中出现的“夷” 、“希” 、“微”比附为“耶和华”,从而在道教中找寻早期中国文化中的一神教痕迹。18、19世纪西方对《道德经》的理解,又较此前有了较大的转向。一方面认为其中蕴含了基督教成分,为基督教进入中国做铺垫,另一方面将“道”与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挂钩,比如法国汉学家雷慕沙(Pierre Abel-Rémusat)曾撰写论文将老子的思想与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等相比较。也就是说19世纪的学者认为《道德经》中的思想其实有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类似努力也见于英国汉学家老翟理斯和英国新教传教士 John Chalmers。Chalmers 将《道德经》的起始几句话和《约翰福音》作比较。

另外,有一些欧洲学者把《道德经》和德国唯心主义等思潮相联系。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对东方宗教兴趣的提升,西方开始将《道德经》与印度教、佛教联系起来,认为《道德经》反映了中印哲学思想的相关性,其中 Pierre Guillaume Pauthier 认为《道德经》和吠陀哲学有关联,而理雅阁(James Legge)翻译的《道德经》被列入了《东方圣书》而大行其道。这些从文化和思想上对《道德经》加以介绍和分析的努力同时包含了大量的误解,而且也将《道德经》与作为宗教的道教相切割。

1960年代之后,西方对《道德经》的理解日趋多样化,《道德经》一度成为“嬉皮士运动”的组成部分,并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比如60 年代曾在哈佛用缺乏科学依据的药物做理疗实验的 Timothy Leary 和 Richard Alpert 等人,都对《道德经》在北美的流行有过贡献,但这其中不少人其实完全不具备阅读中文的能力。罗柏松教授还指出,对《道德经》的误解亦体现在西方将道家与道教看成分裂的两部分,前者是形而上的哲学,后者是巫术迷信,从而导致了对宗教性道教研究的滞后。直到从法国汉学家马伯乐开始,关于宗教性道教的研究才渐次蓬勃,由法国向中国、日本、美国扩展,并在当下语境中与科学、生态等现代性议题产生联系。讲座最后,罗柏松教授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并将刚出版的由他负责编纂和介绍的著作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诺顿世界宗教选读)系列丛书之道教卷赠予燕京学堂图书馆。

评议环节,李四龙教授指出,罗柏松教授所介绍的《道德经》在西方的接受史极具启发意义,尤其是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误解,更值得关注。陆扬教授亦以自己亲身经历补充了《道德经》对西方政治的影响。之后,罗柏松教授一一回答了听众关于道德经与庄子、儒家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让听众感受到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一方面彰显各地区、各时代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多重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