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74】大漠孤烟,长城那边——赵北长城考察与匈奴龙城发掘

发布时间:2018-10-18

 

文研论坛 |第74期

2018年10月18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七十四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大漠孤烟,长城那边——赵北长城考察与匈奴龙城发掘”。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主持,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作主题报告。

 

内蒙古博物院院长 陈永志

 

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发表了主题为“蒙古国和日门塔拉三连城遗址考古发掘与匈奴龙城”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蒙古国的文物概况、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的考古发掘概况以及和日门塔拉三连城与匈奴龙城的关系。

 

首先,陈永志院长指出了蒙古国作为欧亚之间的地理枢纽,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蒙古国地广人稀,人民主要从事游牧业的特点。接着,陈永志院长简要的回顾了蒙古的考古简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雅德林采夫等沙俄学者对蒙古进行了探险考察与盗掘式的考古发掘。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以吉谢列夫为首的前苏联考古学家培养了一批蒙古考古学家,如道尔吉苏荣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大规模与国外的考古队进行合作,美、日、韩、英、摩洛哥等国家都与蒙古国进行过合作。截至目前,有四十余个国家与蒙古国合作进行考古发掘。中国于2005年开始与蒙古进行考古发掘合作,自2017年起,我国前往蒙古进行考古发掘的考古队逐渐增多。随后,陈永志院长介绍了一些蒙古重要的考古遗存。如青铜时代的祭祀遗址赫列克苏尔、最大的匈奴墓地之一高乐毛都二号匈奴墓地、德国波恩大学与蒙古合作发掘的哈拉和林遗址(俗称“万安宫”)等。

 

三连城之中城中心台基发掘后航拍图

 

第二部分,陈永志院长介绍了和日门塔拉三连城的考古发掘情况。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位于蒙古国中部杭爱山脉东段北麓,坐落于塔米尔河与鄂尔浑河交汇处的和日门塔拉草原上,由东西相连的三座城址组成,因此也俗称三连城。2014-2018年,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科学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夯土台基,台基顶部发现了楼兰墓葬,其中出土U字型项圈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在此前发掘的楼兰墓葬中也出土过类似的U字型项圈。因此,可以判定台基建造时间要早于楼兰时期。陈永志院长介绍,这是一个大型的方形台基,由红土层层夯成,台基的底35.8米,顶边25米,距地表高2.75米,外围有大的柱洞36个,小的柱洞24个。台基顶部平坦,有踩踏面,踩踏面上发现了摆放整齐而完整的羊头,或与祭祀相关。壕沟边侧发现陶片,陶片与周边匈奴墓葬出土的陶片纹饰相同。

 

和日门塔拉城址全景航拍图

 

报告的第三部分,陈永志院长通过五点阐明和日门塔拉三连城与匈奴龙城之间的关系。一是年代,通过西城中心土台前的小土台内出土木头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来看,其属于匈奴时期。通过城址的对比,三连城的这种一个台基周围围着几个小台基的形式与目前发现的一些匈奴古城址如特日勒金古城、布日和因古城等建筑形式相近。通过出土遗物的对比,三连城中出土的陶器与匈奴墓葬中出土的陶器纹饰十分接近。二是城址的建设经过了严密的规划,尤其是其中轴线的设计,夯土台基就处于十字线的正中。三是其礼制性的特点非常鲜明。根据考古发现,三连城布局独特,与中原同时期城址的布局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别,显示出其自身文化的强烈特质。在发掘中城中心建筑时,既没有发现取暖设施,也没有发现灰烬,生活遗物极少,因此排除了长期居住、生活的可能性。城内的其他区域也无生活、生产形成的文化层和相关遗迹,而明显具有临时性、季节性的特点。其规划严谨,建筑考究,显示了该城址具有很高的规格。中心建筑的结构特殊,表现出浓厚的礼制性特点。因此,初步推断和日门塔拉城址为具有特殊功用的礼制性城址。四是文献资料的证明。陈永志院长引用了《史记·匈奴列传》、《后汉书·南匈奴传》中有关匈奴“龙(茏)城”的记载,提出了对三连城形制与匈奴左右翼制度之间关系问题的假设。陈永志院长还引用了《燕然山刻石》中的记载,通过线路的考证探讨了其与匈奴龙城的关系。五是地理环境的证明,三连城周围有很多匈奴的墓地与古城,离它最近的乌兰和硕匈奴墓地距离只有8公里,而它离高乐毛都一号和二号匈奴墓地仅100余公里,其地理位置恰恰是蒙古草原深处水草最丰美,最为核心的地带。

 

最后,陈永志院长指出,从和日门塔拉城址自身的建筑特点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其政治与礼制性特征显明,功能上与文献中记载的用来定期举行礼仪、祭祀、会盟等活动的场所相符合。因此,初步推断其为匈奴的政治中心“龙城”、“龙祠”类城市所在。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副所长 张文平

 

接下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张文平作主题为“河套地区战国秦汉长城的考察”的报告。

 

首先,张文平副所长将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长城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战国秦汉长城、金长城(金界壕)与明长城。他表示,这三个阶段的长城分布规律性很强。战国秦汉长城主要分布在阴山山脉至燕山山脉由西向东的线路上,金长城东起呼伦贝尔市嫩江西岸,穿越整个呼伦贝尔草原和东北草原,直至呼和浩特平原北侧。明长城则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南部地区。内蒙古长城虽然跨跃的时段很多,但分布分散,各个旗县的长城时代分布比较单一。

 

接着,张文平副所长指出,战国以来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有三种主要形态:一是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建立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二是军镇加游防,将固定的军事城镇与游军的流动巡逻相结合,如北魏六镇;三为羁縻策略,如以降服的北方游牧部族作为边防屏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汉与清代的盟旗制度。战国时燕、赵、秦三国是以成体系的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鼻祖,其后则是秦朝、西汉、金、明等朝代。

 

今内蒙古包头市的一段赵北长城

 

随后,张文平副所长介绍了战国秦汉时期长城考察的主要情况。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修筑的长城主要分布在阴山山脉南麓。赵北长城长度为506公里,沿线现存战国时期障城39座,相互间距5.5公里左右。张文平副所长指出,通过对赵北长城的考察,可以总结出两方面的特点:一、赵国修筑拒胡的长城,推行的是一种全面防御的策略,但由于兵力的不足,实际上开展的是重点防御,只有一部分的障城存在驻守痕迹;二、赵北长城作为中国早期长城的组成部分,沿线的防御设施并不是很完善,障城虽然分布规律,但沿线不见烽燧。秦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令大将蒙恬将燕、赵、秦三国长城从东向西串联起来,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由此形成,但在考古调查中很难找到秦始皇万里长城的遗迹。到了汉代,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历代帝王重新修筑了长城分布线路。汉王朝修长城可分为三个阶段:汉朝建立两年后,即公元前201年缮治河上塞;公元前127年卫青北伐,将长城向北扩至河西走廊北端;公元前102年,武帝又命光禄卿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匈奴人自此彻底退至大漠以北。张文平副所长还梳理了中国古代对于后套平原的占领过程。他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对整个后套平原的统治实际上是逐步完成的,战国时期占领前套,秦代在占领前套的基础上又占领了燕山以北地区,直到到汉代,整个后套平原才被囊括进汉代的疆域之中。通过考古调查,张文平副所长认为,司马迁《史记》中所提到的秦始皇修建的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实际上是对汉武帝的一种讽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在汉朝才真正修建起来。长城是一个严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汉朝强大国力的支撑下,这一军事防御体系才逐步完善起来。

 

最后,张文平副所长指出,修筑长城的优势是可以利用长城开展全面防御。战国秦汉时期,通过长城扩展了能够有效控制的领土,尤其是西汉王朝,不断开疆拓土,长城防线持续向北拓展,将匈奴驱逐至大漠以北。战国秦汉长城,本质上均属于积极进攻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