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10】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

发布时间:2016-12-08


2016年12月8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北大文研论坛”第10期在静园二院一楼会议室举行,论坛以“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为主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晓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候选人熊长云、美国博敦大学历史学系与亚洲研究系助理教授左娅、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助理研究员/文研院驻访学者曹晋分别做主题演讲。计量史专家丘光明、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杨哲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史睿、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怀颖等出席本次座谈并参与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演讲题目为“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器的起源与发展”。他首先详细介绍了齐量三器——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和,并展示实物图片。齐量三器体现了当时度量衡校验制度的存在,而建立校验制度的前提是标准器的存在,但还很难说它们就是度量衡标准器,原因是它们是私量,非齐国公量之准。现存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是商鞅方升,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为镇馆之宝。商鞅方升为商鞅公元前344年颁发,秦始皇公元前221年重颁。它的四壁有铭文,左壁铭文记载了齐国代表团出使秦国。关增建教授认为这次交流促进了齐国和秦国度量衡换算关系的建立。

计量史专家丘光明老师说,对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学界有争议,她个人比较赞同关教授的观点。接着,关教授介绍了中国最早的度量衡复合标准器栗氏量、古代复合标准器圭臬新莽嘉量、北宋颁发的单一衡量标准嘉佑铜则以及权力象征的实物代表乾隆嘉量。他还指出古人对度量衡的研究客观上推动了圆周率计算的精确。

随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由“圆仪”与“土圭”谈中国古代天体测量仪器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仪器在天文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石教授展示了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发掘的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二十八宿盘照片,介绍了考古人员在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发现不知名的漆盒并对其用途进行推想和验证的过程。他还详细解释了浑仪、圆仪、土圭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晓军作“东周列国的量制探讨”主题报告。赵晓军指出,东周时期,由于环境的相对封闭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诸侯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容量单位制度,各国间同一单位的具体量值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各国间的交流并未停止,如商鞅方升上的刻铭,就体现了战国时期秦齐两国在度量衡制度方面的交流。诸侯各国间量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差异只有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被彻底消除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保证了国家政令的畅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通畅交流,度量衡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候选人熊长云作“秦诏铜箍残件与秦桶量之复原——兼论桶量与斛量之更替”主题报告。熊长云介绍了新发现的秦诏铜箍残件,并据秦诏铜箍所揭示的相关数据,复原出久所湮灭的秦代桶量的大致形制。基于古器物的新知,他也对传世文献及简牍中涉及桶量的内容着重进行考证,并就“桶”“斛”更替与王莽变法的关系,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博敦大学学者左娅

 

美国博敦大学历史学系与亚洲研究系助理教授左娅作“北宋乐律改革的宇宙论背景”主题报告。左娅论述了乐律改革的技术内核,回顾了北宋雅乐改革和改革方法,并对乐律的宇宙论框架进行解读。

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助理研究员曹晋的报告题目是“从‘乐律’到‘人间’:北宋徽宗大晟乐尺和度量衡改革”。曹晋首先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度量衡思想/计量思想”(Metrosophy)的阐述,然后详谈大晟乐尺的产生、制作和传播,最后指出:源于乐律改革的尺度最终成为后世量地的标准之一,展现了封建王朝追求“政和”的决心,度量衡思想朝着更为实用的方向发展。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图宾根大学助理研究员曹晋

 

关增建教授对会议作总结发言:本次论坛涉及科学史、计量史、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不同学科学者的报告讨论对活跃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谨代表到场学者对文研院提供这样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