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18】杜斗成: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

发布时间:2022-03-16

2021年9月28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一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三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斗成作主题报告,题目为“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第十一期邀访学者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曹家齐、陈少明、姜文涛、刘永华、缪德刚、苏杰、武琼芳、虞云国、於梅舫、张国旺、张浩、张涛、赵灿鹏,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论坛伊始,杜斗成老师即指出,本讲所指的丝绸之路专指“陆路”,是北传佛教由古印度经我国新疆、河西走廊传人内地的路线。佛教(石窟)艺术是从古代印度起源的。原始佛教时期是不给释迦牟尼造像的,主要是用一些与释迦有关的“象征物”来表现佛的存在。因为佛经明言:“如来之身是为大身,此立不可思议,所以然者,不可造作……其声音也不可测。”这个时期,佛教是反对偶然崇拜的。


原始佛教时期,人们常用雕刻的法轮、佛足印及佛塔、菩提树,甚至是大象等来表现佛的存在。当时的信徒思念佛、礼敬佛时,礼拜上述“象征物”即可。这就是所谓“原始佛教艺术”。稍后,罗马皇帝亚历山大东征,足迹直至古印度西北的迦什米尔(犍陀罗)地区,将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传播到这些地区。希腊、罗马喜欢“人体造像”,如他们所造的各种石雕神像等。这种艺术风格很快就和上述“原始佛教艺术”结合了。于是,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在这个地区诞生,即通常所说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随后,佛像、菩萨像等纷纷涌现


与此同时,当时印度还出现了一种“秣菟罗佛教艺术”。“犍”和“秣”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佛像阶梯式衣纹,衣服表现得比较厚重;后者衣服轻薄,透过衣服,人体的轮廓表现得特别清楚。关于这两种艺术,孰早孰晚,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不过这两种艺术风格后来都传到了中国。


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东传,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如克孜尔石窟等。克孜尔石窟在今新疆库车县,是古代西域的龟兹国。克孜尔石窟规模很大,有上百个洞窟,而遗留下来的造像很少,不过保留了大面积的壁画。总体来看,其石窟早期壁画多是在菱格形图案中绘制出种种佛本生故事(佛前生的故事),色调以蓝为主,间用红、白等。这些本生故事绝大多数是依据《贤愚经》绘制的。新疆其它记区的早期石窟,大概也是如此。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及其周围石窟,其艺术风格已接近敦煌地区的石窟了,如吐浴沟石窟的壁画(44窟)等。


佛教艺术继续东传,就到了敦煌。敦煌位于甘肃最西,毗邻新疆,从敦煌经河西走廊到甘肃的陇东,延绵几千里。在丝绸之路的沿线,分处着大大小小数量繁多的佛教石窟,现保存下来的有四十多处,列入国保单位的近十处。甘肃的石窟,可以分为三大区,即河西走廊、陇中陇南和陇东地区。从形式上来看,河西走廊地区的造像多为石胎泥塑;陇中陇南地区,石胎泥塑与石雕相间;陇东地区则多为雕刻。河西走廊的石窟,最早的开凿于十六国时代,如陇中陇南地区的炳灵寺石窟中见有十六国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墨书题记;陇东地区的南石窟寺有北魏永平年间的造像碑。因此,甘肃早期石窟的开凿年代基本上是明确的


甘肃石窟中的较大者,如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庆阳北石窟等,从早期(十六国北朝)历经隋、唐、宋、西夏至元、明,历代均有石窟开凿。莫高窟被誉为“中国绘画博物馆”,麦积山被称为“中国雕塑博物馆”,提供了研究中国绘画、雕塑史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提供有研究中国佛教史、中西交通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中国佛教石窟大体包括三个内容,即建筑(窟型)、雕塑、绘画(有些石窟为雕画)。建筑(窟型)有中心塔柱窟、佛殿窟、佛坛窟、禅窟、大像窟等;雕塑造像主要为佛像、菩萨像、弟子(罗汉)像、天王力士像、各种神王像、装饰画案及供养人像等。十六国北朝的造像题材主要有一佛、三佛、七佛、二佛并坐、一佛二弟子、维摩文殊等。从北朝后期开始流行成铺的组像,佛居中,左右为弟子菩萨,即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到了唐代,甚至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多达十几身的组像。绘画(有些石窟为雕刻)方面,早期(十六国北朝)流行佛本生、佛传画及因缘故事画等。唐代流行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华严经变、无量寿经变、维摩经变等。此外,供养人画像从早期到晚期一直存在,各种装饰图案也是如此。不过,每个时代各有不同的特点。



佛立像,公元1世纪,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印度佛教艺术进入中国之后,由西向东传播。特别是传入河西走廊之后,印度佛教艺术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北魏孝文帝变法是一条分水岭,变法之前还保留了很多印度的风格,变法之后就基本“中国化”了。如早期佛像,佛的衣服只有通肩大衣和半披肩两种,变法之后就变成双领下垂的褒衣博带式了。佛的造型也由原来的高大雄健、高鼻深目变为长脖削肩的“秀骨清相”式了。其背后的原因是,孝文变法也有“服饰改制”一条,即去除以前鲜卑人的“窄领小袖”改穿魏晋以来中原贵族的褒衣博带式汉服。佛的面相造型也趋于当时汉人贵族的审美标准而变得秀骨清相了。总之,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


论坛最后,杜斗成老师表示,丝绸之路上佛教(石窟)艺术的传播途径基本如上文所述,即从印度传入中国新彊,再传至甘肃的河西走廊、陇中陇南。北魏太武帝灭北凉之后,佛教(石窟)艺术传入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变法,迁都洛阳,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影响甚大。变法后的佛教艺术又传至四周,最东边传到辽东(义县万佛堂石窟),西又传到甘肃等地。因此,在甘肃的石窟中,由东向西出现了太和(华池张家沟) 一一景明(麦积山)一一永平(南石窟寺)一一延昌(炳灵寺)一一大统(莫高窟)的石刻铭记或墨书题记。这种由早到晚、由东向西的纪年序列恰能说明孝文变法之后佛教艺术由东向西传播的有趣现象。这种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河西佛教因北凉灭亡衰落之后,又由东向西逐渐恢复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