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40】王明珂:毒药猫传说——神话、历史与现实

发布时间:2022-06-08

2022年5月12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十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联合线上举行。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明珂作主题报告,题目为“毒药猫传说:神话、历史与现实”。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杜华、谷继明、姜守诚、焦南峰、梁云、刘清华、陆一、罗鸿、赵丙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文研院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刘文飞、欧树军、盛珂、山部能宜线上与会。



王明珂《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跟源》

允晨文化,2021年2月


王明珂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由硕士论文开启、延续至今的羌族研究历程。他回忆自己因写作硕士论文而产生对“什么是民族?羌为何是一民族?”这些在当时被视为 “不成问题” 之问题的执着。后来,他在博士论文中对“羌”做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解释:古代文献中的“羌”不是一人群的自称,而是中原地区之人对西边 “非我族类” 人群的他称;由商代至汉代,中原人关于羌的人群概念与历史记忆,反映的并不是一异族历史而是华夏自身族群边缘的历史。当华夏认同向西方逐渐扩大,“羌”的概念也逐渐向西漂移,到汉代推移至青藏高原的东缘——这是一个华夏的生态边界,也是其族群边界。


王明珂老师在博士论文中对羌族历史提出此见解后又产生新的疑问:“如果我的解释是对的,为何当代川西有一些人被称并且也自称为羌族?” 王明珂表示,在1994年进入羌族地区的第一周,他就对以上问题有了大致的答案:羌族是被人为建构的,本地老年人称过去没听过羌族。在后现代理论流行的90年代,以民族建构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写作十分容易,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坚持追问: “本地人在成为羌族之前,他们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与相关历史记忆(historical memory)为何?”为了解答此问题,1994年到2003年,他多次前往岷江上游羌、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王明珂称,一直不断探求新问题而非流行的理论﹐是推动其研究深入和创新的动力。


1994-2003年王明珂老师田野实录


2003年出版的《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强调羌族村寨社会及其历史记忆在人类历史的贡献。譬如,羌族保留的弟兄祖先历史记忆,其中蕴含着一种曾普遍存在的古老历史心性(historical mentality),这也是一种人们建构与记忆历史的文化。产生弟兄祖先历史的是弟兄祖先历史心性,而此种历史心性又与特定人类生态相关。人类生态(human ecology)指的是人类环境、生计、社会、文化共构的综合体。与弟兄祖先历史心性密切相关的人类生态,是一地方人群彼此既合作又区分对抗的人类生态,也是注重各人群地盘界线的人类生态。在这样的人类生态影响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此种历史想象,想象我群与他群的祖先为弟兄。


而后他又追问,本地不注重地盘界线的彝族,他们的历史记忆如何? 于是他将视野由羌、藏社会及其历史记忆,转移为反思彝族有种姓阶级分化的社会及其英雄祖先历史——这也是我们熟悉的社会与历史﹐以及相关的历史心性与人类生态。他引用西方学术界常常说的“化奇特为熟悉而视熟悉为奇特”(To make strange familiar and make familiar strange) 来描述这一思路:我们在了解羌族的历史记忆、历史心性与人类生态,“化奇特为熟悉后”,我们是否能对我们周围那些视若平常的历史也作如此思考?若将它们视为奇特的,就需要对其以同一逻辑来进行探究——这便是其《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一书所尝试的工作。


1994-2003年王明珂老师田野实录


在华夏形成的边缘时间与空间中,常有弟兄祖先历史心性遗痕:比如在《史记》记载的英雄始祖黄帝历史之前,战国时期的《国语》中记载有黄帝、炎帝为弟兄之说;又如,当蜀人成为华夏边缘成员时他们接受英雄祖先历史,承认自己是黄帝后代,但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一人皇九兄弟的历史——在此历史中,他们承认人皇居于中原主位,巴蜀古帝王为前者居于边地的八个兄弟之一。将它们视为另一种历史心性的产物,尝试了解人们在何种情境中书写与诉说这些“历史”,以及在宣称此种“历史”时所流露的情感与意图,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反思性知识(reflexive knowledge),重新认识和反省民族或国族内外、核心边缘的族群关系。


《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也受惠于羌族研究所带来的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会用什么样的生计方式和社会组织来获得和竞争资源”。在北亚蒙古草原的游牧经济下,人们一直倾向于建立大游牧帝国来逼迫南方的中原帝国释出资源。西北河湟、青海高原河谷游牧的西羌,则一直是一个个的大小部落,面对汉帝国武力威胁时只能组成暂时性的部落联盟;但这却对汉军造成很大麻烦,因无论战与和都找不到一个 “说了算” 的部落头领。东北的森林草原部族为行各种游牧、渔猎、农业的混合经济人群,他们常结合成部落联盟,因而得以在南向入主中原或西进占居蒙古草原之时,不断改变自身的政治结构与文化以应对不同的政治需求。在完成以上著作后,王明珂提及他面临的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这些有关方法与认识论的反思﹐便是《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一书的内容。他认为对自己的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多点文本与情境的比较分析,以及注意边缘﹑异例,如此使得他在不断确认和探索中拓展自己的研究边界。


羌族生计


接着,王明珂老师与学者们分享自己的田野经历,由环境、生计、社会、文化组成的人类生态角度介绍羌族,并报告他对羌族村寨人类生态中的毒药猫(传说与社会现实)之研究。毒药猫传说是他在羌族田野调查中听说的故事。本地人用“毒药猫”指村中能变成动物害人或施毒的妖人,绝大多数是女人。这些故事有些像是神话传说,有些像是陈述的本地往事,有些像是述说者自己的经验记忆。他感兴趣的是,在虚构的神话、人们相信的本土历史与个人经验与想象互相掺杂的种种叙事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人们为何恐惧毒药猫?谁被猜疑,又是何种暴力?


毒药猫故事中女性、猫、夜间聚会等元素让王明珂联想到欧洲女巫,后者同样被描述成邪恶的女人,与猫为伴或化身为猫,乘扫把飞行且常常参加夜宴。为什么两种相似的传说都针对女人和猫?王明珂解释道,在比较动物学有一种理论认为,猫从来没有被人类驯养,而是介乎驯养与野生之间,这与女性的状况相似。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人类社会中,从外面嫁入或者将要从家中嫁出的女性与家庭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既不是外人也不是自家人,所以容易与猫联系在一起。王明珂认为,毒药猫和女巫传说地理相隔很远却又颇为相似,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特质,一种解决亲近人群间的紧张与冲突之道。


接下来,王明珂老师具体介绍了近代初期欧洲的猎女巫风潮。这一事件较密集地发生在16-17世纪,大约有10万起审判案件,4-5万人被处死,约80%是女性,其中还不包括大量没有被记录的私刑。猎巫主要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低山及山麓河谷平原,常从山村开始进而传播到平原,从乡下人传播到贵族,最后因危及贵族与教会而被逐渐平息。年长女性被猜疑传播病毒,年轻女性受疑传播淫乱﹐这些都与羌族人的说法相同。当宗教与政治的力量介入后,上层势力通过酷刑取证将女巫与魔鬼入侵相联系,为了救赎其灵魂只能焚杀肉体,原先表达恐惧与猜疑的闲言转变为焚杀的暴力。王老师认为,贵族与教会阶层内的一个个小社群与乡间村寨人群一样,虽然处于文明世界,但一直没有离开“想象亲近人群皆我兄弟手足”的社群。他将此种血缘社群与空间社群认同如一、模拟人类生命初期和家人共聚的经验与情感、讲求纯洁与团结的人类社群称作“原初社群”。原初社群可以指家庭、家族、同姓村寨,也可以指家族封建政治体、民族国家和死党群体。从原初社群的角度来说,或许人们从未离开“村寨”生活。


对女巫的酷刑取证


王明珂老师用“毒药猫”理论来描述原初社群追求纯净和安全而产生的对内部边缘人的恐惧、猜疑与暴力。这种现象广泛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历史与现实中:宗教势力团体包括基本教义派穆斯林社群、呼吁回归纯净正统的瓦哈比主义、极端正统派犹太教社群、清教徒社群;种族主义包括纯种雅利安人德国、白种人的美国;寻常生活中的校园“死党”;互联网兴起之后的网络“村寨”……上述团体都享有相似的逻辑,即追求内部纯净,恐惧外敌,猜疑内奸,指控内奸通外敌,最后走向暴力。


“毒药猫”被王老师用于指称社群中有反击社会主体动机与能力的“替罪羊”。无论是女巫的诅咒还是毒药猫的魔力,都显示出她们在遭到社会边缘化和敌意后对社会主体的反噬。报告的最后,他重提自己在田野中听到的“无毒不成寨”——故事中毒药猫想要在河边洗尽自己的毒性,老天发话劝毒药猫不要再洗,不要让毒药猫断根。与之相似的是,苗族也说“无蛊不成寨”。王明珂的理解是,如果我们能够容纳多元、容忍异端,就可以避免无谓的恐惧与猜疑,避免不必要的内在紧张与外在敌意,进而远离暴力。


随后,与会学者就毒药猫理论、宗教与社群关系、弟兄祖先历史记忆等话题展开了积极深入的讨论,本次邀访学者报告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