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42】杜华:废奴运动与内战前美国民主政治的演化(1830-1860)

发布时间:2022-06-17

2022年5月17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十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与线上平台同步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杜华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废奴运动与内战前美国民主政治的演化(1830-1860)”。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谷继明、姜守诚、焦南峰、梁云、刘清华、刘文飞、陆一、罗鸿、欧树军、盛珂、王明珂、赵丙祥、山部能宜,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美国废奴运动领袖威廉·加里森

(William Garrison, 1805-1879)


讲座伊始,杜华老师首先对“废奴运动”一词进行了界定。在美国学术界,关于废奴运动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经典的定义,即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激进废奴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呼吁立即废奴;另一种是扩张的名义,指美国历史上所有的反奴隶制活动。杜华老师所考察的是前者。


接着,杜老师介绍了他为何要研究废奴运动与内战前美国政治的关系。一是因为奴隶制政治和废奴运动均极为重要,前者直接导致了内战这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后者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运动之一。二是因为受研究方法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学者长期忽视废奴运动对奴隶制政治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有学者开始关注政治废奴主义者,但是相关研究过于意识形态化,导致了视野狭窄和方法陈旧等问题。杜华老师采用社会政治史和政治文化史的方法,并借鉴抗争政治理论,以三个典型个案入手,分析废奴运动如何影响了内战前美国奴隶制政治的演变。


杜华老师在讲座现场


随后,杜老师介绍了19世纪初期美国奴隶制政治的演变情况。在美国建国初期,奴隶制问题并不是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南北双方具备足够的妥协空间,能够就奴隶制问题达成妥协。但随着奴隶制的快速扩张,到19世纪20年代,奴隶制不仅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也发展成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奴隶制政治权势控制和挟持了联邦政治,导致奴隶制问题不断“去政治化”和“去道德化”,使美国的政治制度失去了在这个问题自我革新的空间和动力。废奴运动(abolition movement)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兴起后,从三个层面打破这一僵局,推动了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


1820-1821年密苏里危机期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的势力对比


首先,废奴运动使奴隶制问题成为全国性的公共政治议题。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发起了一场 “邮件运动”,将大量宣传废奴思想的出版物邮寄到南部,引发了南部蓄奴州反废奴运动浪潮。南部民众和州政府要求北部州和联邦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废奴主义者继续发表“煽动性”言论,阻止废奴出版物进入联邦邮政体系。南部的政治诉求使邮件运动演变为一场关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全国性政治辩论,打破了密苏里危机以来形成的奴隶制政治僵局。


其次,废奴运动推动北部州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从建国开始,北部自由州制定了数条制定人身自由法,给予所谓的“逃奴”以人身保护令、保释令、陪审团审判等被1793年联邦逃奴法所剥夺的基本的普通法权利。但联邦最高法院在1842年普利格诉宾夕法尼亚案中,判定北部州的人身自由法违宪。同年10月,废奴主义者利用乔治·拉蒂默逃奴案为契机,发起了一起大规模的反逃奴法运动,推动马萨诸塞州议会在1843制定了新的人身自由法。这条法律以“消极的方式”挑战了普利格诉宾夕法尼亚案的判决,并激发数个北部州制定内容相似的人身自由法。在制定这条法律的过程中,废奴主义者还提出了一整套全面的反联邦逃奴法思想,挑战了内战前美国法律界中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理念,对反奴隶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波士顿的废奴主义者印发的呼吁马萨诸塞州

制定人身自由法的请愿书,1842年


第三,废奴运动使反奴隶的道德原则进入美国主流政治话语之中。在19世纪30年代,废奴主义者构建出最初的“奴隶主权势”理论,即认为存在一个由南部的奴隶主构成的邪恶、专制的权势集团,它试图将奴隶制蔓延到全国,最终颠覆美国的自由体制。自由党在30年代末期兴起后,强调所谓的“奴隶主权势”控制了联邦政府和两大政党,使其沦为扩张和维持奴隶制的工具,并在州和全国政治舞台上广泛传播这一理念。在1846开始的威尔莫特附文之争中,“奴隶主权势”观念最终进入到主流政治,成为北部州议员的重要话语和修辞工具。


总之,19世纪30年代以来,当选举、政党竞争、国会游说等常规政治手段无力解决奴隶制问题这一美国民主的顽疾时,废奴主义者的不懈抗争,为北部自由州和联邦政治向反对奴隶制的方向发展提供了顽强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遍民众和政治精英直面奴隶制问题的勇气,推动公共权力将奴隶制这颗“毒瘤”从美国民主政治的肌体中切除出去。


自有土地党(Free Soil Party)印发的批判奴隶主权势(slave power)的政治漫画,1848年


最后,杜老师强调,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马克思·韦伯意义上的政治家。他们听到政治的“召唤” ,兼具“激情和眼光”,从事着“用力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这一艰巨的废奴政治事业。废奴运动与奴隶制政治的关系,也表明民主政治兼具脆弱和坚韧的两面性,它的根基是制度的基本保障和健康的公共精神。


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为杜华老师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