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45】林丽娟:围城考——东方世界的希腊知识

发布时间:2019-04-15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未名学者讲座45

2019年4月15日晚,由文研院主办、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四十五场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主题为“围城考:东方世界的希腊知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林丽娟主讲,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峰枫评议。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文研院学术委员荣新江教授(左)为林丽娟助理教授(右)颁发未名学者聘书

 

钱钟书发表于1947年的小说《围城》中有两则家喻户晓的譬喻:“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结婚仿佛)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不论鸟笼还是围城,两则俗谚都分享类似的比喻方式,并藉之展现面对婚姻的两难处境,及婚姻具有的欺骗性。林丽娟老师指出,相似结构的婚姻譬喻曾在希腊、叙利亚、阿拉伯等文化传统中一再出现,而通过考察这些性格各异、却又彼此关联的传统,可以梳理出这一譬喻的可能源头及流变状况。

 

林丽娟老师首先探究了钱钟书本人掌握的材料,以及后世中国学者在钱氏基础上对婚姻譬喻的研究情况。据《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钱氏本人对这一俗谚的直接了解源于美国作家John Barlett的一本引语索引,其中摘录了四则喻体不同、结构相似的婚姻譬喻。随后,钱氏又从Pierre-Marie Quitard关于法谚的研究得知,围城俗谚可能来自阿拉伯世界。钱钟书之后,又有范旭仑先生依据大仲马之《东游记》,意识到这一格言可能典出阿拉伯世界。

 

通过爬梳文献,林丽娟老师寻找到六种包含类似譬喻的阿拉伯语著作,并追踪了这则譬喻藉助翻译运动和印刷术,从古典阿拉伯世界传入近代西方,并在西欧各国流行开来的传播脉络。在这些作品中,婚姻譬喻大都被归给哲学家苏格拉底,而譬喻里多将婚姻喻作渔网或鱼篓,而非英法作家笔下的鸟笼、围城或其它。随着12-13世纪阿拉伯世界到西欧的翻译运动展开,阿拉伯的智慧文集一度被介绍到欧洲,随后以多种译本的形式广为流传,并很可能影响了同时代欧洲类似题材的作品。如果翻检这一时期的欧洲书籍,会发现阿拉伯作家特有的渔网譬喻曾在西欧多国的早期出版物中出现,而由于有关女性和婚姻的著作在早期西欧极受追捧,这则譬喻也随之声名远播。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Al-Mubaššir阿拉伯语抄本中的插画: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

 

但追根溯源的工作并未停止。古希腊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曾发表不少关于婚姻的看法,那么既然阿拉伯作者多将婚姻–渔网譬喻归于苏格拉底名下,该譬喻是否可能源出希腊?林丽娟老师首先考察了中世纪拜占庭抄本,并在希腊语智慧文集抄本中发现了类似的归属于苏格拉底的譬喻。该文本细节与阿语材料中年代最早的版本十分接近,说明婚姻譬喻很可能经由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东传到阿拉伯世界。而保存在稍晚时期叙利亚语文献中的一则渔网譬喻则表明,这则俗谚又在叙利亚文艺复兴时期从阿拉伯语被翻译进叙利亚语。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九世纪拜占庭智慧文集抄本,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随后,林丽娟老师梳理了古典希腊时期对苏格拉底婚姻观的不同描述,并对比了古典时期的相关记述与中世纪及以后的苏格拉底婚姻譬喻的异同。她指出,在许多古典作者笔下,这位贤哲常常豁达、乐观,乐于为婚姻生活辩护。这种达观也为后世哲学家所称颂,他们从中看到了哲学与婚姻、内在修行与世俗生活并行不悖的可能性。如果单看这支传统,这位充满人情味的老者,似乎与渔网譬喻中厌弃婚姻的哲人相去甚远。但古代的苏格拉底形象还有着完全不同的另面。作为独立的思想者,他超尘绝俗、节制欲望,并与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有不少共性。因此,苏氏有时被看作犬儒派的先驱。若考察这支传统下的苏格拉底,类似渔网譬喻的段落就多了起来,特别在古代晚期一些格言集中,都出现了描述婚姻困境的段落,它们多采用二分结构呈现两难选择,从形式到内容均类似渔网譬喻。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现藏德国慕尼黑古代雕塑博物馆

 

不过,尽管后面这支传统中的苏格拉底对婚姻看法消极,这些格言中却不包含任何譬喻修辞,只单纯描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并不隐含决然拒斥婚姻的态度。而后世譬喻中的渔网、鱼篓等意象,则将婚姻比作某种陷阱或骗局,有着更为悲观、避世的心态。林丽娟老师指出,这一“陷阱母题”的存在绝非偶然,它广泛存在于拜占庭和阿拉伯智慧文集中。与古典世界着眼于理性权衡的面相不同,婚姻譬喻中的陷阱意涵呈现出一位中世纪的、基督教化了的苏格拉底,他规劝人们抛却尘世生活、远离女性和婚姻。而在苏格拉底形象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叙利亚的基督徒很可能一度扮演重要的角色。至此,一幅婚姻格言自西(古典希腊)向东(拜占庭、叙利亚、阿拉伯)、自东(阿拉伯)向西(近代早期的西欧)、再自西(英法)向东(现代中国)流播的文化图景,就基本明晰了。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Barhebraeus叙利亚语渔网譬喻:41

 

讲座的评议人高峰枫老师梳理了林丽娟老师的论证步骤。他从林丽娟老师考索“围城”典故的方式,联想到钱钟书本人“挖脚跟”式的治学方法,认为林丽娟老师的工作为“钱学”研究贡献良多。不仅如此,这一研究借围城譬喻为切入点,亦考察了观念的传播和迁徙,探索了经过犬儒哲学影响,又经过叙利亚基督教的改译和增加,最后进入阿拉伯传统的苏格拉底形象,以及这一形象重回欧洲的曲折历程。他赞扬了林丽娟老师研究工作的原创性,及借助古代语言知识独立发现新材料的能力。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高峰枫老师评议

 

针对犬儒学派和叙利亚基督教的问题,高峰枫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根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研究基督教兴起的学者的观点,初期教会及耶稣运动与犬儒派哲学可能在观念和形式上存在很大关联。而同时代作家琉善的讽刺对话中,也似乎显示出基督教与犬儒派间的流动性。高峰枫老师认为,如要坐实叙利亚基督徒在格言传播中的关键作用,那么就需要排除其他地区的早期教会先行施加影响的可能性;而假使可以找到证明早期基督教与犬儒派有实质性交流和融合的材料,叙利亚基督徒的作用就未必如此独一无二了。林丽娟老师在回应中指出,同时期第欧根尼关于女性和婚姻的格言,确与渔网譬喻极其相似,因此的确无法排除渔网譬喻受犬儒派影响的可能性。但是,网的譬喻不见于第欧根尼传统,却在基督教徒那里极其常见,这使得她更倾向于关注基督教传统的作用。

 

评议之后,林丽娟老师还回答了现场同学的问题,并勉励大家加强古典语言和现代学术语言的学习。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