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读书41】丝绸之路史的中国视角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研读会

发布时间:2023-03-11

2023年3月11日下午,“文研读书”第41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丝绸之路史的中国视角——《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研读会”。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作引言,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主持,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文研院邀访学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罗丰,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岩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玉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一丹,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邱忠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党宝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范晶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付马出席并参与讨论。



会议伊始,荣新江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人生苦度一甲子,学海无涯四十年”,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一书是荣老师多年从事中外关系史教学与研究的结晶。从《敦煌文献所见晚唐五代宋初中印文化交流》等论文,到《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及其英译本,以及在汲古书院新出的《ソグドから中国へ——シルクロード史の研究》(《从粟特到中国——丝绸之路史研究》)等论著,最终积累汇聚为《丝绸之路十八讲》一书。随后,荣老师介绍了目前流行的丝绸之路相关学术论著及本书写作缘起,本书在照顾每个时段东西交往的主要内容之外,更多地把自己若干年来研究中外关系史的一些收获融入其中,凸显个性,期待能够以中国学术本位的角度为丝绸之路史研究作出贡献。


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

江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


上半场


沈卫荣老师表示,作为多年的同行老友,荣老师是一位既有天赋又有热情、具有榜样力量的历史学学者。多年前自己曾先后修习过陈得芝、张广达老师开设的中西交通史课程,当时的课程教材之一是亨利·裕尔(Henry Yule)《契丹及通往契丹之路》(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二位老师的学术视野具有相当的国际性,具有世界眼光。这个学术传统被荣老师继承和发扬,他的新著承袭了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与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等经典的学术传统,学术视野不止于汉人、汉地,显示了一种全球性的关怀。所论主题的出发点是中国,但所做的学术却是世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荣老师这部丝路史虽然有通识性的教科书性质,但它是一部十分专业的学术著作,与当下流行的所有同类著作不可同日而语。期待荣老师会很快写出它的续编,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下半段也写出同样有分量的新著,亦希望荣老师今后能对如敦煌的文明交流枢纽意义、黑水城出土文献对于敦煌之后丝路史研究的意义,和五台山作为东亚文化互鉴的交汇点等题目予以重视。最后,沈老师谈及作为方法的全球史观,即重视文化之间互相的关联、传播的整体过程,这对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有启发意义。例如我们无法将敦煌佛教中的印度、西藏、汉地因素完全割裂开来,应综合看待。


罗丰老师虽未能亲临现场,但也以书面形式对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近三十年来,荣老师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杰出的丝绸之路研究学者。本书在体例上承袭了《敦煌学十八讲》,论述了其他丝绸之路论著中未曾提及的议题,突出原创个性,难能可贵。他将自己以往的研究重新编排,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规模到研究问题的深度都很可观,并不限于提供一个“中国视角”,因此不会被替代和覆盖,而将成为丝绸之路研究的新经典。本书无疑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Marco Polo traveling in a caravan,

illustration from the Catalan Atlas (1375),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Paris, France.


孟宪实老师由书名“从张骞到马可·波罗”谈起,指出这属于“前半段”的丝绸之路史范围,即陆地丝绸之路主导的时代。尽管此后世界各地由海路真正地串联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陆路同样连接了欧亚大陆各地,是当时人们认知世界范围内的“世界化”,因此本书也秉持着一种世界史的概念,体现中国学界的世界史视角。关于张骞通西域这个“起点”的意义,孟老师认为,尽管在张骞出使前,丝路沿线各地均有一定的贸易联系,但基本都是短距离的转手贸易,文明信息传播受到阻碍,因而只能说是丝绸之路前史。张骞第一次以国家政权的身份与维度展开文明交流,推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欧亚大陆从此连为一体,从地中海沿岸到中原地区得以相互认知与联系,他的记述也基本确立了《汉书·西域传》以降中国对异域文明的记述传统。马可·波罗的游记则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丝路重心由陆入海。但这并非一朝之功,书中论及的杨良瑶等都为海路的发展提供铺垫,数百年的技术积累最终促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道。因此,本书论述的是真正世界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朱岩石老师认为,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使用大量新史料,并综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成果、形象资料等,具有相当养分,值得反复体悟。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交通道路的概念,而是文明汇集的交通孔道,本书从多个维度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特性。从专题角度来说,本书涉及丝绸之路最重要国家与文明之间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贸易表象背后的政治与制度问题,显然,作为一个中国中古史学者,相关历史学素养能够在这些研究中发挥独特作用,因此《丝绸之路十八讲》代表目前丝绸之路研究的最高成果。当下丝绸之路前史研究日渐火热,这是张骞凿空之前渐进的积累过程,其研究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细致考察文明差异,而非仅在文献基础上以大的叙事角度梳理考古文化,这也是后期丝绸之路史研究所要借鉴的,应借助有意识的资料梳理和跨学科合作不断厘清。


   

   

讲座现场


罗新老师由研读会的主题“丝绸之路史的中国视角”出发,提出“中国的视角”与“中国学者的视角”之别,并由独立政治体角度理解张骞“凿空西域”的意涵。由大量考古发现可知,在张骞西行之前便有很多较长距离、超越国界、在较小的区域经济体之间或之内的贸易,这种货物与文化的交流出自人的本性,不需要政治体的规划与干涉。而在张骞通使后,国家政权介入通商,谋求控制,是自由贸易最大的敌人和阻碍者。我们的研究便需要证明“国家角度”的丝绸之路史是错误的。丝绸之路史研究并不等于沿线各地的地区史研究,而更应关注跨文化、跨地区、长距离,亦即跨政治体的交流,其内容也是多样的,如金钱、奴隶,乃至病毒细菌等。荣老师的研究显然贯穿了“跨边界”意识,超越了不同层次的政治体,关注丝绸之路网络中各“网格”间的互动与跨越,故堪称经典。就政治体这一话题而言,荣老师的学生文欣近期所出新书(The King’s Road: Diplomacy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Silk Road)讨论了丝绸之路作为“政治之路”的面貌,从高级政治体交流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丝绸之路的交通运作,同样值得关注。此外,罗老师也结合荣老师一贯的学风,指出本书的工具书性质,即对学术史精准而全面的把握,对后学颇有裨益。


李肖老师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事业,他认为本书内容深厚,养分很足,每一章都有很大的学术空间,摒弃了传统的王朝史观,体现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各个部族或政治实体共同努力营建的结果。李老师列举粟特要素在奈良的遗存、克里米亚半岛出土益州产汉代漆盒、且末若羌一带出土利用栖息在黑海边橡树上的胭脂虫所制的染料产品、保加利亚的塞人墓中出土和田玉剑璏等例,说明丝绸之路是一个相当宽广的文明交流网络。尤其是后者,和田玉开采后被贩卖到中原地区,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雕凿为精美的玉剑璏,又因为种种原因流传到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再被携至今保加利亚一带,是一个生动的丝绸之路交通实例。随后,李老师谈及张骞的历史作用,在于穿越帕米尔高原,打通了塔里木盆地和图兰盆地,使两边的文明得以相互了解交流。并提示“天山廊道路网”中的“小路”更能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讲座现场


下半场


研读会下半场,朱玉麒老师首先发言,他由多个维度阐述本书的意义与价值。首先他评价本书是一部水到渠成的著作,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相关论著层出不穷,本书则并没有“赶潮流”,而是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自然而然积累的成果。荣老师没有重复旧有研究、陈陈相因,而是实现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升华,达到一种系统认知。其次,就其内容而言,本书同《剑桥中国史》一样,诞生在一个成熟的学科领域内,颇具研究性色彩,当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概念之后,本书的读者对象也设定在相当于研究生这一级的群体。本书融汇了大量一手文献,在时间之链中提炼出丝路研究的新解,如认为长城的作用除了南北对抗的屏障作用之外,其促进东西交通的功能不可忽视;又如对西域出土文书中《兰亭序》等王字的出现看到中原文化的西行,别出心裁;而纸张的使用在丝路文化中承担的作用,在科技史研究中也具有特别的分量。通过新材料、新方法而收获新成果,本书如多棱镜一般,折射出丝路文明的耀眼光芒。此外,朱老师认为本书讨论范围截至马可·波罗时代,让人感到意犹未尽,期待荣老师再接再厉,为学界写出后马可·波罗时代的“丝绸之路十八讲”。


王一丹老师曾多次同荣老师、叶奕良老师等一起考察中西亚地区,她在会上也分享了当年考察的经历。荣老师长期以来对中国伊朗学研究事业给予支持并深度参与,例如数次参加“伊朗学在中国”研讨会并贡献论文。当我们谈及丝绸之路上的波斯文明时,我们无法绕过荣老师的论文《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以及论文集《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这都是相关课程教学的必读书目。此外,荣老师与段晴老师合写的《据史德语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荣老师在多个方面都对中国伊朗学有所贡献。随后,王老师还谈及荣老师在其著《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十五讲有关专业中西文翻译一节中,强调在伊朗学研究中需保持转写体例的一致,可谓一语中的,推动了中国伊朗学学术规范的建立,值得后学遵从。


伊朗波斯波利斯都城遗址


邱忠鸣老师认为,本书以时间轴为基础顺序展开,各章又以微观视角入手,以原创性的个案式研究整体构建一个宏阔的丝绸之路的历史,阐明中国与域外文明在丰富的领域和层面上双向互动的面貌。虽为通识性著作,但极具学术前沿性。其次,荣老师融合汉胡语出土文献、图像与实物、传世文献等,研究方法与视野具有国际化、跨学科、跨领域、自下而上等特点,实则物质文化、写本文化、城市空间、社会流动、网络、场域等方法与视野,均蕴含于书中,并擅长在文献的“缝隙处”读出要义。例如,书写媒介(纸)的变化给佛教史带来的巨大影响、丝绸之路也是写本之路等视角,富于启发。再次,作为历史学者,荣老师对入华粟特人美术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对关键图像的解读相当精准。接着,邱老师结合自己研究艺术史与佛教造像的心得,认为荣老师对粟特商队等图像的解读与把握,抓住了关键历史信息。而邱老师自己在研究青州北齐佛衣胡人画像时,借助荣老师此前的粟特研究成果,通过对图像细节的细致考辨,认为青州亦系粟特商队流寓地,因此建议将粟特人迁徙路线东延至青州。整体而言,荣老师的著作具有示范性作用。


党宝海老师在学生时代曾担任荣老师开设的中外关系史课程的课代表,他回忆了这门课的开课经过。这是1997年春季学期的研究生课,荣老师首先在课程大纲上详细地列出阅读书单,并将难以搜寻的外文论文复印出来,整理装订供学生参考,精心准备课程教学。关于本书,党老师由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中国学者研究丝路的视角问题。首先,本书展现了一位学者在长年学术工作后进行长时段、广地域研究的眼光;其次,荣老师在时刻追踪国际最新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如何科学运用“老材料”,使之在新的学术语境下焕发生机。如第四讲谈及佛法的传入与流行、第五讲“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写本之路”等均是如此。而将眼光与利用材料的能力合二为一,即是问题意识。本书基于文明互动交流的宏大问题,不拘泥于地域、时代与文明之别,尤其是关注到“非贯通时期”丝绸之路的精彩篇章,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于阗语文书P.3513其中一叶

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范晶晶老师由书中的塞语与于阗语研究出发,指出本书在第一章讨论丝绸之路前史时提到了斯基泰人,这是其他类似论著很少提及的。接着,范老师谈及鲍威尔写本面世以降内陆亚洲地区的探险、考古与语言研究学术史,指出尽管早年各国探险队时常相互竞争,但由于所获写本材料不是任何一个学者所能独立驾驭的,客观上要求各国学者通力合作、互通有无,由此推动了于阗语等“死语言”的成功解读。从研究对象(多文明汇聚而成的遗物)到研究团队(来自不同国家学者的合作)都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精神,即合作与沟通交流。而本书的重心就在于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的维度,不同于以往的欧洲中心论或欧亚中心论,没有落入以某种中心论反对另一种中心论的陷阱,因而具有真正的国际性视野


付马老师常年追随荣老师求学,他认为荣老师在多年研究中展现的是一种国际视角,亦即某种不同于他人的“荣新江视角”,不断突破舒适区,跟随学术兴趣寻找问题,从而建构起自己的学术体系。例如荣老师最初研究归义军时为考订周边诸族群,撰写了《龙家考》《小月氏考》诸文,而在考察粟特时,便一发而不可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关于本书体现的“荣新江视角”,付老师认为,首先,本书以自身研究串联千年历史,超越了狭隘的大一统王朝的视角,不局限于所谓的“盛世”,回答了丝绸之路是否与中原王朝的盛衰同频的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丝绸之路始终在运转,并在不同时段呈现多样风貌。其次,本书实现了“从路到人”的视角转变,不仅记述了传世文献上的“名人”,更有大量仅见于出土文献的“小人物”,他们的文化主体性、在丝路中的中转与改造作用更值得关注。此外,付老师还谈及荣老师对中古史中心、汉学家研修基地图书馆建设的关怀,为学生的研究创造了优良条件。


   

   

讲座现场


陆扬老师总结了上述各位老师的发言,并结合自己入学北大后聆听张广达先生讲授中西交通史料研读课程的经历,认为自张星烺先生,到张广达先生,再到荣老师,形成了一个中国学术传统中中外交流史研究的学术脉络,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学术圈这方面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代表。本书便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宽广的眼界,能够在关键的地方用最好的材料,也采用最合适的学界成果,从二十世纪初到当下都不放过。同类型的材料里,也尽可能选择新近在中国国内所发现的重要材料作为例证,其中的斟酌从专业领域的角度令人尊敬,也使本书对于国际学坛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荣新江教授对于周边资料的掌握,在当下世界学坛少有可比,和过去的伯希和或者曾执掌东洋文库的榎一雄有几分相像,在掌握文献的深度和宽度方面没有边际。


最后,荣老师向与会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表示感谢,研读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