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娜塔莉娅·波罗西玛克:俄印联合考古队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的调查成果

发布时间:2018-12-10

 

“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邀请,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娜塔莉娅·波罗西玛克(Natalia Polosmak),于2018年11月27-12月11日访问北京大学,先后发表3场系列演讲,并与国内从事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史等方面研究的学者进行了对话交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担任系列讲座总主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文博学院、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此次活动,光华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

 

2018年12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俄印联合考古队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的调查成果”。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娜塔莉娅•波罗西玛克(Natalia Polosmak)主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主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研究员罗帅评议。本场是波罗西玛克教授系列讲座第三场。

 

主讲人娜塔莉娅·波罗西玛克教授

 

2015年至2018年,波罗西玛克教授及其考古队与印度克什米尔大学联合对克什米尔谷地、藏斯卡(Zanskar)、比尔本贾尔岭(Pir Panjal)等地进行了调查。该调查旨在对贵霜时代、中世纪时期的遗址及佛教文物进行研究,并梳理中亚及印度西北部古代文化的联系。查谟-克什米尔邦是印度的重要部分,它与多个国家相连,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中国,尤其是与中国共享较长的边境线。自古以来,不同文明融汇在此,不同宗教(如伊斯兰教、印度教及佛教)汇集在此。这里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南下印度的要道,因此,印度北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对研究古代游牧民族,尤其是月氏、嚈哒等具有重要意义。

 

查谟-克什米尔邦的最大城市是斯里那加(Srinagar)。克什米尔在大喜马拉雅山和小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海拔约1600米,气候宜人,农业发达。克什米尔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自英国殖民印度开始,西方学者对该地区的遗址及文物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最近几十年,由于印、巴纷争,这一地区的相关调查及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Ahan遗址出土的陶制管道

 

首先,俄印联合考古队对离斯里那加25公里的Ahan遗址进行调查研究。该遗址正处于古代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商贸线路交叉点。由于曾采集出土过贵霜王迦腻色伽时期的钱币及陶片,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俄印考察队经过对三处地址进行地质探测,断定了地下古代石制建筑遗迹。经过发掘,出土石墙建筑基址。波罗西玛克教授认为这些建筑类似于塔克希拉遗址的建筑。该遗址同时还出土大量陶器残片,包括黑陶、红陶等。这些陶器属于不同的三个时期,公元前1世纪末贵霜时期、印度斯基泰时期和公元3世纪。至于建筑的年代及性质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藏斯卡地区发现的佛像题材壁画

 

第二个发掘地点是查谟-克什米尔东部的藏斯卡地区。藏斯卡地区海拔约4000—5000米,该地区保存了很多公元11世纪以来的古代佛教遗址。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有与祭祀活动相关的石基遗址和寺院遗址。波罗西玛克教授将石基下出土的一件存放随葬品的小陶器与阿尔泰地区突厥石人下发现的类似陶器进行了对比,并认为它们应属于共同的文化传统。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俄印考古队在附近还发现了寺院遗址。该寺院内有圣坛,圣坛周边有刻绘佛像、菩萨像的石板,但破坏比较严重。其中一个石板上刻有两只牦牛斗牛的画面,牦牛旁边是一位骑马者,两只牦牛中间有一座佛塔。波罗西玛克教授根据图像特征断定,该寺院遗址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远远早于原来认为的佛教传入该地区的时间——公元7世纪。佛塔外是浮雕,风格与犍陀罗地区的很相似。内饰精美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蓝色背景上绘有生动的护法神和女神形象。不难发现,这些壁画的绘画者艺术造诣很高。寺院入口还发现有供养人图像,有贵族男、女供养人形象。据此可以判断,很有可能是这些贵族或当地统治者修建了该佛塔。

 

比尔本贾尔岭(Pir Panjal)的石雕像群

 

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克什米尔和查谟边界比尔本贾尔岭(Pir Panjal)的石雕像群。波罗西玛克教授及其考古队对该雕像群遗址进行了3D数字扫描,并详细记录了每一个雕像及其信息。其中包括骑马人石像,马上承载2到4个人,年代约公元6至7世纪。雕像雕刻精美,骑者的服装、兵器、马具等细节都制作得惟妙惟肖。骑马人的人类学特征(大长直鼻子、扁平的后脑等)及圆形的大耳环,都可以让我们将其与嚈哒(Hephthalites)硬币的人像相联系。据此我们可以推测,雕像由拉其普特人--定居在印度北部的嚈哒后裔制作,且拉其普特人的后裔(即多格拉人)至今仍生活在这个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骑马人不止有男人形象,还有妇女形象,这些妇女大部分也骑在马上,坐在男士后面,长头发、佩戴草原风格的头饰。与男人雕像不同,女人雕像中的女人没有兵器,坐在小椅子上,有的还抱着小孩。此外还发现带三角冠的妇女石雕。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些雕像中妇女的地位比较高。此外还发现有用较大石块儿垒砌的房址和建筑基座、水池等遗迹。波罗西玛克教授认为,这些雕像可能是神话中英雄或祖先的形象,也有可能是烈士纪念像。整个遗址很有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不过,她还表示,这些石雕的性质和年代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随后,罗帅副研究员进行评议。他对本次讲座的内容及相关汉文文献做了如下几点补充:

 

首先,克什米尔地区在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代,西方学者也对该地区进行了几次重要调查。首先是斯坦因,他曾多次到访克什米尔。1892-1898年间,整理、注释和英译了克什米尔编年史《克什米尔王统记》(Rājataragiī)。1899年,根据《王统记》等史料和他考察的成果发表了长文《可克什米尔古代地理研究》,并附了详细地图。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耶特马尔(Karl Jettmar),他带领的德国-巴基斯坦联合考古队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河上游河谷的铭刻和岩画进行了调查,并出版了两套考古报告。最近一次即本次俄印联合考古队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成果丰富,为我们进一步探讨该地区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其次,公元7世纪前,该地区的历史缺乏文字记载,族群流动性大。波罗西玛克教授很快将考古新发现与这个时期的特定族群联系起来(指将比尔本贾尔岭石人马与嚈哒人联系起来)。这一举动当然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参考,但利用这些新材料时,我们应对这一论断审慎看待。

 

再次,克什米尔是广义古印度比较特殊的一个地方,它有几个特点:其一,伊斯兰教进入的时间较晚,直到13世纪时,仍然是印度教、密教和伊斯兰教杂处的状态。其二,它是佛教(特别是密教)的中心之一,与藏传佛教也有密切关系,因此有较多的佛教文献记载了此地。其三,克什米尔有悠久的编修史书的传统。现存最重要的史书为12世纪历史学家迦尔罕纳(Kalhaa)所撰《克什米尔王统记》。这是一部诗体的迦湿弥罗国王朝史。据迦尔罕纳自述,他并非首位编撰迦湿弥罗国历史的人,他参考过前代学者的11部同类著作。尽管如此,有关克什米尔的早期历史,仍然缺乏文献的确切记载,盖因现存史料集中在7世纪以后。

 

最后,比尔·本贾尔岭这批石人马是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图像学资料。波罗西玛克教授将其与嚈哒人联系起来,主要是根据石像人物与钱币上的嚈哒王像具有相似性。可以补充的是,有一些特征也有助于判断其年代和族属:未发现任何铭文、没有任何佛教色彩、女性拥有很高地位。这些特征跟汉文史料有关嚈哒人的一些记载可以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