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

“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凝聚议题之一。自中古历史时期到近代共和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融合构造,也随之产生了其独有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如何理解此多元一体的文明结构及其不同时期的复杂转换,需要以政治史为核心,兼容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文学、艺术史和交通史等诸学科的充分交融和协力发展,生发深层的学术认识和理论创见。



热点活动报道


文研讲座214 | 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研究与展望

主讲人:白玉冬(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文研院邀访学者)

内容简介:以敦煌、吐鲁番、北庭、呼和浩特等地的石窟与寺庙为核心,西北地区留存有一批五代宋元时期的多语种多文种题记。这些题记,按性质可分类为傍题和漫题两大类。傍题用于特定与石窟营造和重修有关的当地的政治上层人物或权力统治者的供养人像;漫题是拜访石窟或寺庙的佛教巡礼者等为纪念自身巡礼而所留。这两种题记均反映出历史上支持过石窟与寺庙的政治权力构造,以及佛教徒等的信仰实态等,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的回鹘语题记,数量上仅次于汉文,所使用的文字包括鲁尼文、回鹘文、叙利亚文、婆罗米文等。这些题记,有的记录支持佛教的回鹘统治阶层之称号,有的反映书写者的摩尼教、景教、佛教信仰背景,有的是祈愿文。关于这些题记的释读与研究,有助于描绘回鹘人佛教徒的巡礼路线和五台山信仰的历史,探究11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沙州回鹘”的真实由来,展现摩尼教、景教和佛教在丝绸之路沿线融合的实景,挖掘汉藏佛教在西北地区流传交融的真相。→点击跳转,浏览纪要


文研论坛144 | 明清时期西学在华传播及其反思

报告人:韩琦(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文研院邀访学者)、梅谦立(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评议人: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

主持人:孙承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文研院邀访学者)

内容简介:明清之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纷纷来华。为达到传教之目的,耶稣会士采取学术传教的策略,输入大量西学,举凡宗教、哲学、科技、艺术、政治、伦理等,皆有涉及。这是中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接触到西学,影响堪与历史上几次大翻译运动媲美。明清之际传入的西学影响深远,清中后期士人还不断研读西学、刊刻西书,直至19世纪新教传教士入华时仍有波及。论坛对明清时期西学在华传播过程中的科学与宗教、天主教中的“创造”观念、西学的延续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本次论坛系“西方知识形态在中国”系列论坛之一。→点击跳转,浏览论坛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75 | 方诚峰:南宋道学家如何“治国平天下”

主讲人:方诚峰(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评议人:包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持人: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道学”作为一种思想,到底如何影响了南宋历史?学界注意到了道学家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在南宋朝廷的活动,也注意到了道学家在地方教化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道学关于“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如何影响南宋的命运,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的课题。本讲座从“絜矩之道”概念出发,试图说明财利问题与心性问题一样是道学的核心关切。在此基础上,讲座以南宋后期的江南东路为例,展现道学家在赋税减免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尝试将其与南宋末年公田法的实施联系起来。道学的主张与实践,相当深刻地影响了南宋军事财政的手段与结局。道学对南宋朝堂、地方军政等不同层次的政治世界的冲击也因而是相当分化的。



文研读书26 | 复位与再现——《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

谈人:柴剑虹(中华书局)、荣新江(北京大学)、李崇峰(北京大学)、段晴(北京大学)、孟楠(新疆大学)、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刘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富学(敦煌研究院)、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王一龙(新疆龟兹研究院)、台来提·乌布力(新疆龟兹研究院)、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王立翔(上海书画出版社)

内容简介:20世纪初,随着西方掀起的西域探险考察热潮,先后有俄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探险队对克孜尔石窟进行探险考察。这些探险队在探险考察过程中,程度不同地都从克孜尔石窟掠取了壁画、雕塑等珍贵文物。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由石窟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而构成,它们中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单体的艺术作品。

每个洞窟中的一尊尊塑像、一幅幅壁画,将其精心组合布局,都有其特殊的宗教含义和功能。不同派属、不同时代的石窟壁画有着不同的题材内容和组合。由于历史原因,克孜尔石窟壁画被西方探险队肆意切割与肢解,使它们脱离了母体——石窟,留下的是斑斑斧痕,满目疮痍,给石窟本身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给整体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收集到了八个国家二十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近500幅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高清图片。通过在逐个洞窟核实、测量、考证,将大部分流失海外的壁画归到了洞窟原位。复原研究工作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将流失壁画复原至母体洞窟原位的复原和残破壁画的整合复原,恢复壁画的原貌,纠正记录错误的位置,落实探险队漏记洞窟及其原位;二是壁画真实内涵与“表法”本质的“复原”,流失壁画回归原位,壁画内容辨析显真,为深入研究龟兹佛教思想奠定了基础。→点击跳转,浏览纪





往期活动一览


文研讲座


1、【文研讲座01】锦绣诗心:记樊锦诗教授的演讲“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敦煌女儿”樊锦诗教授

2、【文研讲座12】伊佩霞:宋代的榜谕告示

3、【文研讲座16】佐川英治:北魏六镇史三题——设置、变质、崩坏

4、【文研讲座22】李凇:形式的深意——再读《重屏会棋图》

5、【文研讲座24】包弼德:传记与著述——12至17世纪婺州地区士人社会与意识的形成

6、【文研讲座29】傅申:书画船——中国文人的流动画室

7、【文研讲座29】傅申:黄庭坚《砥柱铭》墨迹卷的确认——附论书法鉴定问题

8、【文研讲座30】艾朗诺:宋代文人对书法的新态度——以苏轼为例

9、【文研讲座36】黄宽重:笔记与宋人知识结构

10、【文研讲座37】田浩:思考中国政治制度的皇权——在应对危机中发展行政权力

11、【文研讲座47】魏希德:唐-宋婚姻、信息与政治网络的转变

12、【文研讲座48】黄宽重:宋人文集与宋史研究——以孙应时的《烛湖集》为例

13、【文研讲座55】葛兆光:蒙古时代之后的东亚——以朝鲜通信使文献为例

14、【文研讲座55】葛兆光:朝贡与认同——从1790年安南使团赴热河为乾隆祝寿说起

15、【文研讲座56】戴燕:中古文学史的再脉络化——以五篇文献为例

16、【文研讲座56】戴燕:洛神赋再研究——在文学、图像与历史之间

17、【文研讲座65】 木村清孝:佛教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基于华严思想研究的思考

18、【文研讲座66】范德康:时间之魔轮与佛之涅槃

19、【文研讲座74】朱苏力:作为国家制度的家国天下

20、【文研讲座75】韩森:千年的世界——全球化的开始

21、【文研讲座94】伊沛霞:确保宋室皇位无虞

22、【文研讲座94】伊沛霞:谈移民、婚姻与汉族基因同质性

23、【文研讲座96】邢义田:证据与想象——“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必要吗?

24、【文研讲座98】杨国强:科举停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5、【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26、【文研讲座104】周雪光:论非正式制度——中国官僚体制研究的启示

27、【文研讲座107】邢义田:也谈制度的可视性──汉代官吏的印授与鞶囊

28、【文研讲座108】薛龙春:王铎的两种书写 ——兼及明代以来书法的“作品”概念

29、【文研讲座113】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朝信息渠道研究为例

30、【文研讲座114】余辉:王翚距离黄公望有多远——重新发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31、【文研讲座118】刘志伟:自下而上的制度史研究——以一条鞭法和图甲法为例

32、【文研讲座128】阿来:以史实矫正想象——以我的藏区文学书写为例

33、【延伸阅读】尹吉男:政治还是娱乐—— 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新解

34、【文研讲座142-1】王汎森:性格与历史

35、【文研讲座142-2】王汎森:历史是一种扩充心量之学

36、【文研讲座146】罗新:北魏祭天方坛上的木杆

37、【文研讲座150】葛晓音:从日本吴乐“师子”和唐乐“苏莫者”看西域乐的东渡和演变

38、【文研讲座167】阎步克:酒爵大小与人之尊卑——再谈早期爵制之物化可视形态

39、【文研讲座174】Nicola Di Cosmo(狄宇宙):游牧视角下的战国长城:政治、贸易与精英的形成

40、【文研讲座186】辛德勇: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和他的由来

41、【文研讲座189】单霁翔:文化忠实守望者——再谈文化遗产保护路径

42、【文研讲座195】王旭东:敦煌和故宫——中华文化包容互鉴的结晶

43、【文研讲座208】段晴:敦煌藏经洞的于阗语文书

44、【文研讲座214】白玉冬: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研究与展望



文研论坛


1、【文研论坛07】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国家秩序

2、【文研论坛08】制度史观下的中国史历程——若干方法与观点

3、【文研论坛10】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

4、【文研论坛14】“山中”的六朝史

5、【文研论坛16】郑岩:另一种绘画史——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壁画

6、【文研论坛18】师说,我与宋史

7、【文研论坛20】下鞍进房——游牧民族在中国城市规划上的贡献

8、【文研论坛21】汉唐皇帝制度的比较:以皇帝角色与君臣关系为中心

9、【文研论坛28】沈卫荣:从密教中拯救元代宫廷藏传佛教史

10、【文研论坛29】甘怀真:册封体制学说的再检讨

11、【文研论坛32】天可汗及其时代——初盛唐的经籍、文学与历史

12、【文研论坛39】天与祖——唐朝皇帝的内外与家国

13、【文研论坛42】历史的解释及其可能

14、【文研论坛47】人际关系与政治纠葛——从元祐到庆元

15、【文研论坛52】两汉魏晋时代丝路南道的多元文明

16、【文研论坛71】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

17、【文研论坛74】大漠孤烟,长城那边——赵北长城考察与匈奴龙城发掘

18、【文研论坛76】祭祀、礼教与地方社会

19、【文研论坛84】多重视域中的王安石及新法研究

20、【文研论坛85】掌邦之野:中国乡村及其制度

21、【文研论坛88】以王羲之的名义——右军书法的传摹与转化

22、【文研论坛90】海洋与传统中国

23、【文研论坛93】多文化语境中的夷夏认知

24、【文研论坛99】走近历史现场——陇东宁南地区的史地追索

25、【文研论坛102】从历史到现今: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

26、【文研论坛103】为物的生命立传——从头饰看政治

27、【文研论坛104】民族与政治共同体:历史与理论的对话

28、【文研论坛108】如何制作一部纬书

29、【文研论坛112】公元2-3世纪:汉魏古注的兴起

30、【文研论坛113-1】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共和国史

【文研论坛113-2】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现代转型史

【文研论坛113-3】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帝制时代史

31、【文研论坛114】历史与真实:走近“百世士”苏东坡

32、【文研论坛119】重读乾嘉学术

33、【文研论坛124】侯仁之先生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34、【文研论坛125】气吞万里如虎——宋晋之际的文献与思想

35、【文研论坛132-1】“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信息传递与政治运作

【文研论坛132-2】“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宋代边备与军情

【文研论坛132-3】“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知识建构与流动

36、【文研论坛133】集部文献与文学史研究

37、【文研论坛141】流动的文本:俗文学文献学漫谈

38、【文研论坛144】明清时期西学在华传播及其反思



未名学者讲座


1、【未名学者讲座09】程乐松:日常中的长生——道教的生命技术与现代困境

2、【未名学者讲座15】张剑葳:栖于高山之巅——中国古代的山居形态

3、【未名学者讲座18】萨尔吉:藏译佛典集成史——文本、问题和方法

4、【未名学者讲座30】李溪:文人之物——从苏轼像中的‘杖’谈起

5、【未名学者讲座31】胡鸿:通往华夏之路——六朝南方山区的历史进程

6、【未名学者讲座38】刘晨:从维摩演教到天女散花——中国古代叙事画表现模式的演变

7、【未名学者讲座42】苗润博:滤镜下的光影——文本批判与契丹史研究的新面向

8、【未名学者讲座44】谢湜:东南岛链与明清历史

9、【未名学者讲座61】凌鹏:“诬告”与“情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诉讼与人情

10、【未名学者讲座65】罗祎楠:历史社会科学如何讲历史故事——以北宁熙宁时期的青苗法辩论为例

11、【未名学者讲座66】赵悠:转未转轮——安世高与早期汉义佛典研究

12、【未名学者讲座67】郭津嵩:撒马尔干的中国历法——蒙古扩张中的文化碰撞与知识更新

13、【未名学者讲座69】陈志远:汉地舍利崇拜的兴起——南朝佛教国家化一端

14、【未名学者讲座70】刘未:宋元时期的五音墓地

15、【未名学者讲座75】方诚峰:南宋道学家如何“治国平天下”?



文研读书


1、【文研读书02】中西古代统治:制度与观念——马克垚教授著作研讨会

2、【文研读书10】关系视角与历史研究——《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研读会

3、【文研读书17】经济史的写法——《剑桥中国经济史》研读会 

4、【文研读书18】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的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5、【文研读书20】赋税财政、制度实践与王朝国家的运作——《维正之供》研读会

6、【文研读书26】复位与再现——《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

7、【文研读书28】战国秦汉政治地理结构演进——《西汉侯国地理》研读会

8、【文研读书29】作为制度·文献·历史的官修史——《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研读会

9、【文研读书30】族群政治与科举社会:《另一种士人》研读会



文研纪念


1、【文研纪念06】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学术与思想


静园雅集


1、【静园雅集21】陈海涛:精神与图像——敦煌北魏二五四窟中的华夏美学

2、【静园雅集25】刘涛:习字·学书·作书——以古代书迹、书家为例

3、【静园雅集27】王抒:平原与山西高原间的古道考察



菊生学术论坛


1、科际合作——藏学与人类学领域间关系

2、七至十六世纪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

3、脱嵌的母体——传统中国贡赋体制中的食货原理

4、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典籍传承与学科融合

5、议题整合与跨域对话:南宋史研究新的可能性


书志学与书籍史系列


1、毕罗:孙过庭生平及其《书谱》——兼论写本与书法

2、王家葵:唐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考鉴

3、瞿艳丹:海外得知己——《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的西渡与东归

4、祁小春:古籍刻本上的版刻手写书迹

5、蔡丹君:制造《陶渊明集》苏写本

6、李昀:图像的阅读——中古朝贡图绘的跨媒体研究

7、杜伟生:纸与中国古代书籍

8、马楠、王天然:作为认识论的文献学——《郡斋读书志》覆案

9、吴真:北平支店与出版大腕——汉籍书店文求堂的另一面

10、郭津嵩:发现“民间之本”——《九章算术》流传史新说

11、马楠:江西漕贡进士赵希弁的私家藏书——《读书附志》综理



邀访学者论坛


1、祁小春:《兰亭序》的“揽”字与六朝士族的避讳

2、童岭: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

3、仇鹿鸣:唐代藩镇变乱模式的演化——以晚唐昭义军为线索

4、吕博:《七录序》与阮孝绪的知识世界

5、魏希德:贞观政要与欧亚帝王学

6、陈志远:从佛诞年代推算看中古佛教经院主义学术

7、唐雯:从新出元载墓志看德宗的太子地位

8、林晓光:文本扭曲镜像中的汉魏六朝文学

9、胡鸿:林间自在啼——在物质环境中理解文本

10、刘未:考古学视野下的晋东南宋元村落

11、孙正军:重视图像自身的脉络——以《历代帝王图》皇帝异服的解读为线索

12、鲁西奇:关于古代乡里制度的界定、研究理路与初步认识

13、刘静贞:世故!?人情?!——宋人墓志书写的社会文化思考

14、薛龙春:藏碑与访碑的经典化

15、刘成国:文以明道——9至13世纪《原道》的经典化历程

16、黄纯艳:财权分配视角下的宋代财政体制变革

17、罗丰:胡风汉化——北魏漆棺画墓研究

18、袁剑:边疆思想史——理解中国及其时空构成的一种可能路径

19、鲁家亮:墨钩与墨横——秦汉简牍文献中对标识符号的记录与使用

20、尹吉男:书写中国后期美术史的知识生成方法与实践——以艺术资源的紧张关系为核心

21、于溯:文献学视角下的中古史学

22、马孟龙:东郡之置与吕后时代的地域控制政策

23、叶晔:古典文学文本的整体凝固及其意义

24、李开元:跨文类写作与学术研究——以历史学为例

25、姜南: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佛经翻译与汉语演变关系例说

26、Joseph McDermott(周绍明):徽州祠堂与宋元时代的乡村组织

27、吴雅婷:瞻望远方——宋人的旅行知识与新知的化成

28、丁得天: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研究——以敦煌为中心

29、邱靖嘉:历史的建构:金朝开国史问题再检讨

30、李鸣飞:金元的两个重要问题——选官与钞法

31、李丹婕:在中古北方边疆发现历史——基于唐前期的若干观察

32、孙承晟: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33、聂溦萌:尚书省与汉魏南北朝文书行政体制的演进——以刘宋太子监国仪注的释读、定性为基础的讨论

34、马忠文:满洲权贵与晚清政治——以荣禄为中心的考察

35、徐永明:从纸本文献到智慧化大数据

36、杜永彬:生成、传播、接受——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研究和认知与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37、吴真:中日书籍环流与俗文学学科的建立



“大学堂”系列


1、【讲座】杰西卡·罗森:两个古代社会——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相似与差异

2、【讲座】杰西卡·罗森:金人——公元前10至4世纪中国贵族的草原风尚

3、【讲座】杰西卡·罗森:秦、汉王朝与它们同时期的伊朗、地中海(公元前221至公元400年)

4、【讲座】杰西卡·罗森:新国际秩序下的北朝、佛教和唐朝——公元五至九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