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回望 | 2019,我们这一年(1)

发布时间:2019-12-28

  

 

 

 

 

 

编者按

这些天,文研院第七期的邀访学者们已经还完了在北大图书馆所借的书,也在留言本上郑重地写下了感言。静园隐隐有离别的笙箫,难说再见,正流露出大家对这座精神家园的不舍。随着一年里学术活动进入尾声,不再有一座难求的景象,二院又复归宁静。院落里小径的两旁还有些残雪,这是一年将尽的时候,却在日常之下积蓄着力量。

 

延续去年的传统,本公众号将推出三期文研回望2019:我们这一年,选取2019年里的若干片段,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足迹,重拾这一年里学人、师生们因学术而相聚的温暖瞬间。旧雨新知,因这里而连接;新合作的开启,迎来的是广阔天地。春来何处不归鸿,回看时光沉甸甸的收获,更觉来年可期。

 

3月,前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以中国大学教育:反思与未来为题的讲座拉开了文研院2019年春季学期学术活动的序幕。

 

同时,文研院也迎来了第六期邀访学者。来自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汇聚文研院,即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之旅。

 

3月,由文研院和历史学系共同开设的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与审音勘同在静园二院开课,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刘迎胜担任授课人。同期担任访问教授的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Hassan Fazeli Nashli,则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开设 伊朗考古:从旧石器时代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课程。

 

 

适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文研院举办了五四与现代中国论坛,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相聚北大,共同纪念这场奠定了中国现代思想格局的运动。这场备受关注的论坛不仅场内爆满,场外连线直播的教室也一座难求。一位听众写道:去到教室发现,走廊上都站着人,于是和朋友在第一排席地而坐,随着讲座的开始,人越来越多,腿都伸不直了。在今天,还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五四,愿意去了解现代中国的起源,真是让人震惊。也许这仅仅因为在北大,这个诞生五四运动的地方……”

 

 

北大素有从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史等多学科角度,深入开展文明研究的学术传统。依托这一领域的深厚积淀,文研院聚合北大相关学者,推出了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3月,首场讲座由颜海英教授主讲希腊世界的埃及魔法开启,12月,荣新江教授以丝绸之路:一个跨文明的交流系统为该系列划上句号。十位讲者引领我们经由古代埃及出发,横跨欧亚大陆,追寻文明交融互鉴的历史现场。

 

 

4月,北京的冷风依旧,不过二体的B101报告厅座无虚席。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为听众带来了系列演讲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中的一讲。刘志伟教授通过对一条鞭法制度的历史分析,引申出自下而上的制度史研究:要了解一种国家制度,需要从这种制度下人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

 

书籍作为学术传承的物质载体,已经沿革千余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与文研院共同发起学者之书项目,邀请书籍创作人员与十余位北大学者合作,共同创作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书籍。图为北大中文系张鸣教授为设计者讲解思路。10月,该项目的作品在浙江海宁君匋首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上展出。

 

4月的尾声,文研院筹划了近半年的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隆重开幕。回望五四百年,身处变化旋涡之中的北大学人,始终在探究、回应每日每时的新变,一直在追寻新学理、新思想,也以他们奋进不息的努力,推动了新思潮的澎湃展开。

 

地下咖啡厅是文研院为学者们打造的温馨之家。春日的午后,邀访学者们往往不由自主地移步于此,辨析学理,追怀学人。在二院,放松和自由,既是学者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同时也成为那些不经意的思想火花得以涌现的源泉。

 

 

618日,文研院邀访学者的例行报告会移师静谧清幽的西山大觉寺举办,报告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熊春文主讲,这也是春季学期最后一场报告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此前三个多月密集的知识互动,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2017年居延考察、2018年内蒙考察之后,文研院在20196月又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学者前往陇东、宁南开展史地考察。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秦汉祭祀遗址和陇东、宁南地区的石窟寺,以及宋代西北地区泾原路和环庆路的城寨。图为考察队一行在朝那湫秦代祭祀遗址合影留念。

 

文研院一直以来希望凝聚多学科学者,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方法,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南方与北方。两年来,文研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合作举办了学术会议、研修班、田野考察等活动。20197月,双方组织专家学者赴内蒙古阴山南北地带,考察当地的社会史与经济史以及历史上多民族人群的互动。图为考察学者一行在内蒙古达茂旗博物馆。地上的巨型地图显示了一条从福建崇安经由归化城、库仑和恰克图前往俄罗斯的贸易商路。

 

 

7月,中国文化研究的缘起与新的挑战学术研讨会在静园二院举办。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始人乐黛云教授来到二院,勉励参会的年轻学者,比较文学有了传人,大家要继续战斗。图为乐黛云与戴锦华、洪子诚两位先生在绿意盎然的二院合影留念。

 

9月,二院草木丰盛,正值盛夏。文研院又迎来了第七期邀访学者。

 

 

9月,文研院也迎来了建院三周年的纪念活动。乐黛云、葛兆光、白谦慎、戴锦华、吴志攀,昔日的北大学子,而今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几位学者,在文研院的感召下重聚北大,讲述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几位学者的深情讲述,令在场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三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文研院还举办了两场纪念讲座和三场跨学科对谈。

 

 

 

 

三年来,文研院的学术海报广受赞誉,成为学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研院的学术海报设计得力于在背后辛勤付出、贡献灵感与创造力的设计团队。9月,文研院策划举办海报展,长期默默付出的设计师们从幕后走向台前,用他们的作品向观者传递文研院的学术理念与持守。

 

 

陈寅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为纪念这位在20世纪中国学术界最具思想原创力的学者,文研院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十月份联合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不同领域的相关学者从各自的视野出发,共同探讨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思想和著作对于今天的影响。

 

樊锦诗先生在2019年备受关注,从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再到吕志和奖获得者,不管有多高的荣誉,她仍然始终牵挂着北大与敦煌。自2016年她担任文研院首位特邀访问教授后,她回北大时,常回文研院看看。10月,文研院举办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的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新书座谈会,樊先生再次回到文研院。就在当月,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文研院开启了科学·文明系列讲座,尝试在科学、艺术与人文的凝聚议题下,进一步搭建起跨学科的深度交流与对话。科学·文明系列讲座首讲,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先生主讲科学与文明之问

 

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汎森在完成一个月的讲学后,题写观于海者赠予文研院。访问期间,王汎森院士在文研院举办小型读书班,同来自校内外的青年学者一起研读英美思想文化史的名作。临走时,他引用散文家陈之藩的话,称赞文研院是一个智者的旅店

 

 

11月,文研院承办的北京论坛(2019)分论坛——“早期文明的书写实践:起源、构成与融通,在北大举办。针对这一议题,2018年,文研院曾组织相关学者访问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本次论坛可以视作相关讨论的纵深推进。来自中国,法国,美国,德国,英国,荷兰以及日本的26位学者参会,围绕早期古文明的书写符号、中古时期的胡语写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

 

1129日,北京的初雪仿佛如而至。伴随着片片白雪的飘落,文研院携手故宫博物院,共同开启了故宫与故宫学系列学术讲座,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讲述了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1213日,文研院组织北大学者及本期邀访学者访问故宫,与故宫部分专家学者就故宫学的现状与未来展开座谈。正如一位故宫研究员所说,故宫学的未来,应该放眼高校,携手师生

 

在静园所播下的学术友谊的种子,正在北大以外的地方生根发芽。12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举办颜真卿碑刻研究工作坊。几位文研院历届邀访学者在间隙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郭永秉(复旦大学,第五期邀访学者),白谦慎(浙江大学,第一期邀访学者),冯培红(浙江大学,第六期邀访学者),薛龙春(浙江大学,第五期邀访学者)。

 

20191218日,文研院第七期邀访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石立善教授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位优秀的学者在正当壮年的时候离去,令我们扼腕叹息。这一年里,还有另外两位朋友的逝去,也让我们难以忘怀:3月,原《北京青年报》编辑尚晓岚遽然离世。热爱文史的她时常来二院参加活动,总是低调的坐在角落里聆听。暮春时节,十几位朋友以及晓岚的母亲相聚在二院,诵读她的文章片段,追忆晓岚;12月,受邀在华讲学的德国著名电影史学家、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因突发急病,在北京逝世,他原本准备在文研院举办的两场讲座不得不取消。

 

愿逝者安息,而我们将守护学术的薪火,继续向前。

 

 

学期将尽,文研院迎来了由梁其姿、高彦颐和薛凤(Dagmar Schäfer)三位学者领衔的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这是北大首次开设这一主题的研讨班,吸引了史学、科学史、艺术史、人类学、哲学等多重背景的学员参与。三位老师的精彩讲授,学员认真的准备和报告,让十天的日程密集得像一场头脑风暴。图为梁其姿、高彦颐和工作坊学员在昌平参访有机食品工坊时,对工坊主人进行访谈,关注手工食物作坊如何重建传统文化价值,渗透在其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1227日,第七期邀访学者到了话别的时候。匆匆四月,不经意之间,一个学术共同体得以塑造,友谊将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大家赠送给文研院的一份折子上,写满了真挚的留言。言谈间既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感念与砥砺,是休整之后的重新出发。正如邓小南老师所说:大家从五湖四海把源头活水带到文研院来,还要仰仗大家仍然把学术的精神带到五湖四海去。这是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