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联合三联中读推出“文研学堂”音频讲座

发布时间:2020-02-17

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称“文研院”)立足于服务学术、服务学者,积极拓宽线上学术交流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学术内容。在此背景下,文研院与三联中读携手,共同推出 “北大文研学堂”栏目,现已在“三联中读”官方app上线。其中,第一季“文明的起源”专题,共十期,已于近日全部更新完成。该栏目免费向听众开放,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订阅收听。文研院微信公众号也将陆续进行“北大文研学堂”栏目内容的推送,敬请关注。



自2019年11月,文研院与三联中读开展合作,共同设计、筹划“北大文研学堂”栏目,通过以音频为主的方式,配以独具特色的“文研海报”,线上推出文研院往期学术活动内容,还原活动现场。该栏目围绕“文明:中华与世界”这一主题,聚焦不同的学术议题,将文研讲座、论坛等活动进行梳理与归并。第一季“文明的起源”专题,精选了十场文研院以往优质的学术活动,主讲人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等十余位学者。他们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出发,回溯早期中国的历史,探究西方文明的起源,寻找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互通的路径。


首期“为何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选自北大文研讲座第一期“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主讲人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研院首位邀访学者樊锦诗。透过音频,听众可以感受这场内容丰富且具有震撼力的讲座,聆听樊锦诗老师讲述敦煌的历史地理面貌,介绍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发现过程和文化价值。



“早期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值得探讨的学术议题。文研院围绕此议题开展过多场学术活动,凝聚了来自历史、考古、地理等各学科领域的学者进行讨论。“北大文研学堂”栏目也着力于“早期中国”这一学术议题,在第一季“文明的起源”专题中,汇集了七场文研讲座、论坛,多方面呈现学者们不同的看法与声音,带领听众更为深入地认识、了解“我们的中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形象生动地将西周和以西周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地区比作为“西周的四合院”,从历史与地理的双重层面,探究周秦的崛起。围绕“对早期中国的叙事与想象”的主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齐聚一堂,对“早期中国”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研究员,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研究员,分别讲述良渚与石峁两个重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展现史前中国的塞北与江南。二里头与陶寺,究竟哪一个可以称为最早的“中国”?许宏与何努,两人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又分别是上述两个重要遗址的发掘者,却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此外,许宏老师还从他的著作《先秦城邑考古》出发,讲述城邑最初的发展历史。



“族徽中的早期金文和商周社会”一期的内容,节选于北大文研论坛第六十九期中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何景成的发言。何景成教授重点讨论了 “族”和“徽”的概念以及早期金文中以“族徽”标示血缘家族集团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铭文所反映的作器者的亲称或职称与族徽之间的联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海则以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为例,勾勒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区域互动和时代变革情况。中原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的独特道路即体现为从地理中心逐步走向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而这样的中心或许正是早期中国。除了对于“早期中国”的探讨,“文明的起源”专题也勾连了西方古老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杨建华教授从两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面貌入手,结合农业、制陶业、聚落形态和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讲述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和演进路径。



“鸟笼”与“围城”是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两则家喻户晓的譬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林丽娟助理教授以这两则譬喻为切入点,考察其可能源头,将相似结构的婚姻譬喻在希腊、叙利亚、阿拉伯等文化传统中的流变状况一一道来。“围城考:是谁最早将婚姻置于围困之地”,以独特的视角,不断追根溯源,通过梳理一个观念传播和迁徙的脉络,将性格各异、却又彼此关联的文化传统串联起来,为“北大文研学堂”第一季“文明的起源”专题划上句号。



“北大文研学堂”栏目自上线以来,吸引了众多听众订阅。文研院始终致力于切实凝聚,守正创新,将学术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化,搭建有效的线上学术交流平台,让更多关心和热爱学术的人听到学者们在文研院发出的声音。





撰稿:刘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