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携手三联中读推出“北大文研学堂”第二季音频讲座

发布时间:2020-06-01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院)与三联中读携手,共同打造的“北大文研学堂”精选音频栏目,自2019年底在“三联中读”官方app推出以来,吸引了众多听众订阅。近日,第二季“多面的制度”专题全新上线,内容选自文研院于2018年秋季学期至2019年春季学期举办的“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该栏目内容均免费向听众开放,并将持续更新,扫描下方图中二维码即可收听并订阅,敬请关注。



 上一季“文明的起源”专题,精选了十场文研院优质的学术活动,带领听众一同回溯早期中国的历史,探究西方文明的起源,寻找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互通的路径。陆续推出的第二季“多面的制度”专题,则汇聚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雪光等九位海内外学者,在跨学科的视野下,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聚焦“制度”这一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核心命题,集中讨论古今中外的制度及制度研究的理论方法,探寻制度研究的路径与及其学术意义。

 

在第二季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阎步克从制度史的视角,分析周代可视性的等级标志——酒爵与酒尊。发达的衔号系统,精密的升降规则,森然不紊的等级待遇,必定是行政体制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五等爵及公卿大夫士爵,西周仅在孕育之中,它们实际都是春秋以来才逐渐成形的。然而,西周已是贵族社会,大小贵族虽不像后世那样有成熟的品秩勋爵,但也形成了一些萌芽性的、原生性的标识方式。



  

清华大学历史系候旭东教授则以古人心中的“制度”,即中国古代典籍中制度的含义,为切入点,论述制度逐渐成为制度史的过程以及这种转变的意义,在梳理制度史研究脉络的同时,关注对制度实态的研究。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雪光围绕“为什么非正式制度会盛行不衰?”、“如何从非正式制度理解正式制度和国家治理?”等问题,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背景和逻辑,探讨非正式制度的再生产机制,以及对中国国家治理的意义。

 

近年来,“走向‘活’的制度史”这一研究范式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即不再拘泥于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制度规章,转而投向动态的、灵活多变的实施方式和功能效用,并力图借此将制度与文化、社会群体乃至思想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基于这一研究背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以宋朝的信息渠道研究为范例,探讨如何挖掘和理解制度史的“活动”因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回顾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制度条件的相关理论,提出“官场+市场”的理论,重新审视和评价政府与市场在中国的增长机制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互动模式,进而解释中国增长所带来的理论困惑。




一条鞭法和图甲制,在明清国家制度变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阐释了明代基层社会经济的变动如何改变里甲制的构造和运作方式,进而导致一条鞭法的产生,一条鞭法又是怎样成为这个社会转型过程的制度基础。

 

比较历史分析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基本工具,也是新制度主义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着这一脉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应星着重讨论了比较历史分析的源头,述评美国社会科学的兴起及其若干特点,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历史分析发生转型的原因。

 

经济社会学作为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独特的、构建自身的研究方法与规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世定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通过不同的路径分析,对经济社会学所独有的思想方式加以解释。

 

 

最后,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邢义田从可视性的角度出发,以汉代官吏的印绶和鞶囊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制度及制度史的研究问题,考察古人如何将政治制度转化为有形、可视的符号,如何借助这些符号体现不同场合之下的权力与身份秩序。

 

“北大文研学堂”栏目,以音频为主的方式呈现,配以独具特色的“文研海报”元素,回顾文研院往期学术活动内容,还原活动现场。疫情期间,文研院积极利用新媒介,开辟新栏目,透过“特别推送”、“云端论坛”、“海外来信”、“线上展览”等多种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和创新,继续凝聚学者,不断拓宽学术交流平台,贡献优质学术活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文研院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