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讲述活动在线举办

发布时间:2022-01-07

202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在线推出新一期的“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讲述视频。“传承”系列讲坛是文研院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讲述北大学术传承、治学机缘和为学理念,彰显北大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和辈辈学人不断追求的骄人风采。自2018年4月以来,文研院已成功举办五场讲述活动,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二十余位资深学者和青年学者参与其中,分享他们融入北大传统的求学、教学、治学之经历。


活动海报


本期“传承”讲述邀请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韩敏中教授、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韩茂利教授、哲学系朱良志教授、经济学院王跃生教授,围绕“学缘传承”的主线,讲述他们的求学历程、师承因缘与育人理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艺术学院刘晨老师担任主持。


 

  

 

本期“传承”讲述自2021年12月1日启动拍摄后,经过一个月的制作周期,于2022年1月正式上线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韩敏中教授1963年进入北大读书。数年以后,当她离开山区,以研究生的身份再度踏入燕园,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变得弥足珍贵。她热切地渴望弥补错失的读书时间,平静地重新回到经典中去。伴随着寻求超越的思想冲动,再次读到史诗故事时,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再给我三五年”,病中的杨周翰先生表达着跟时间赛跑的心愿。韩老师动情地回忆起受训于杨周翰和李赋宁两位先生的点滴往事。杨先生学问广博,看似不苟言笑,令人生畏,实则幽默风趣,充满热情;李先生性格谦逊,待人接物和气友善,却又不乏坚决果断。面对周珊凤和张祥保两位先生,成为青年教师的韩敏中在内心依然保持着学生的姿态。透过耳提面命的教学训练和平淡朴实的生活细节,两位先生流露出的专注与从容也影响了韩敏中老师后来的教学风格——“老师是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教学生”。


韩敏中老师与杨周翰先生在伯克利大学


韩敏中老师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韩茂莉教授讲述了整个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拍摄期间,韩老师带领我们回到顾颉刚先生的故居——禹贡学会旧址,在那座四合院中将故事娓娓道来…1934年,顾颉刚先生创办《禹贡》半月刊,组织禹贡学会,将中国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推进到近代阶段。历史地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登上历史舞台,与当时国难当头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抗战面前,顾先生一代学者坚守民族大义,呈现出文人的士节。这样的气质同样体现在后来加入到学会的侯仁之先生身上。在侯仁之先生一辈人的努力下,历史地理学形成了历史文献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研究传统。侯先生提出将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限扩展到史前时期,以全方位展示人地关系的进展这一核心问题。侯先生秉承顾先生经世致用的学科理念,以北京为专题的城市地理研究为建国后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韩茂莉老师先后师从史念海和侯仁之两位先生,在协助史先生历史地图集编撰工作时,她开始接触历史农业的相关研究。这一方向也得到了侯先生的鼓励。“在大学,教书是我们的本业”,她希望自己像侯先生一样,在推进研究的同时坚持以课堂为主的教师本分。


20世纪90年代侯仁之先生与历史地理中心教师


韩茂莉老师在顾颉刚先生故居(禹贡学会旧址)


2000年初,朱良志教授正式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执教。初到北京的日子里,研究带给他最大的支撑。朱光潜、汤用彤、宗白华、张世英、叶朗……从这些先生身上,朱老师感到当时北大给他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朴实。“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学问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淡然地对待学术本身,淡然地对待做人,做人也很本真。朱老师从师者身上真正体会到北大质朴的一面。在这种精神的浸染下,他也勉励自己做实实在在的研究。在对传世石涛款作品的真伪给出判断之前,朱老师出入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将研究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上。“艺术中间,可感,可思”,“可感”是诗性的,“可思”是智慧的。张世英先生曾寄语“超脱凡俗只有两条路:一是诗,一是哲学”,二者寄托了同一份理想: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超越困境。在朱良志老师看来,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乃是人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失去了“苍生之恋”的学术是黯然无色的。他努力将前人在融入世界时领悟到的世界之美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和更广大的读者群体分享。在教学相长之余,他尤其看重学生志趣格调的培养,“向壁而思,思力要深”,学问要落在人心中间。


20世纪80年代初,宗白华先生与进修教师合影


2009年,朱良志老师与张世英先生、叶朗先生在燕南园56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跃生教授是1979年考入北大的“新三届”,1985年底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到今天已在北大度过四十余年。其间,诸多前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世纪老人陈岱孙先生的论著与发言中,他感受到一种持续的精神力量;授业恩师厉以宁先生率先将西方经济学系统引进课堂,令他受益匪浅;同样难忘的还有陆卓明先生,课堂上,陆先生绝不照本宣科,各学科知识触类旁通,信手拈来。同时期他的许多老师身上也都显示出传道授业者“中道正直、恪尽职守”的师者本色。四十余年的耳濡目染使王跃生老师描绘出一幅北大经济学人的生动群像。追溯北大经济学科的发展脉络,有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商学科;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后,成立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门;1952年院系调整,包括陈岱孙先生在内的一大批学者来到北大;1985年,伴随“新三届”的毕业,与20、30年代留洋一代、50年代留苏一代形成三代荟萃的局面。顺着时间的流动,文脉得以延续。北大经济学科的传承也先后汇聚了四代人的“遗韵”。四个时期的特点“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共同构筑了北大经济学科“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家国情怀”、“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与时俱进,时代脉搏”的基本色调。


经济系1979级毕业照


陆卓明先生指导学生


1980年代末期的经济系教研室合影


学者的成长,需要优良传统的滋养,需要前辈风范的召唤。学术需要积累,要有厚度,在大学中,要倡导正气与学脉的传承。文研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老校长与北京大学”系列专题展览、“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系列讲述、“文研纪念”等活动,追忆前辈学人的精神品格和思想传承,展现了北大校园中流动着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学术风貌。点击跳转,浏览讲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