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翟韬、郭小雨谈为什么研究文化冷战、为什么研究“国家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29

2023年3月23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3年春季学期邀访学者,首都师范大学的翟韬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研究文化冷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郭小雨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研究“国家理论”》,同期邀访学者胡成、谢地坤、王辉、姚治华、Issac Bazie、朱天曙、林岩、张震、廖钦彬、西村阳子、陈壁生、宋婧、鞠熙、郜同麟,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出席并参与讨论。


交流会现场


翟韬老师首先解释了文化冷战的涵义:冷战时期阵营之间的文化角力,和宣传、公共外交、文化外交、软实力等问题高度重叠。即一国用文化手段改变对象国的舆论和思维,甚至文化。虽然它们的媒介、方式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是从政治目的出发,通过文化手段来改变对方的思维。翟老师介绍,中国世界史领域相当一批学者在研究美国外交史,这一领域高度接近兰克史学,依赖官方档案,自己选择小众的文化外交领域有不同层次的原因。从个人来说,翟老师对思想史、文化史更感兴趣。从学术而言,当时外交史研究经历了一次文化转向,中国学界以王立新为代表,国外学界以入江昭为代表。此外,时代的影响也很重要,翟老师将最近十余年中美关系剧变与自己的人生节点联系起来,他认为中美关系恶化的现实直接提出了问题:我们如何面对中美关系的恶化与美国对中国的攻击。此外,翟老师也将自己对中国文化重建的关怀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翟老师以两个案例说明。第一个案例是文学冷战。如《日瓦戈医生》在西方世界的出版,《动物农场》改编为电影,背后都有美国中情局的力量。张爱玲的土改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也是在香港美国新闻处的推动下写作出版的,台湾学者对此已经作过历史研究。翟老师继续深入做文化分析,他将《赤地之恋》这一类受美国推动的反共文学题材概括为“醒悟体”,这类文学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受骗青年醒悟后放弃革命信仰,革命者是社会缺乏关爱的人,陷入了身份迷茫,革命是对于现代化和秩序的渴望;美式的社会和文化可以提供这种“现代”的安全和社会环境:丰裕的物质生活(消费主义)、保守的家庭伦理、现代化的社会,可以克服阶级仇恨,让革命者的心灵归属“自由世界”、让革命者“回家”。第二个案例是“华夷之辩”与两岸形象。是否是中华文化正统的华夷之辨广泛存在于冷战时期的政治与文化中。美国与国民党文化宣传的一个举措是把身份认同和政治意识形态绑定,即政治上信仰什么主义与是否属于中华密切相关。他们的目标是把共产主义和中国文化对立起来。翟老师概括,自己关心的问题是:美国如何看待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如何消解新中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如何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共产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关怀是,在中美关系互动中、文化舆论交锋中,切入对于中国文化重建的关怀。


 

翟韬老师、郭小雨老师分享

郭小雨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她在本科生课程上读到了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当时国内有阅读施特劳斯作品的风潮,激发了许多学生对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史的热情。对于郭老师而言,此书更多地提供了一种进入某些政治哲学根本问题和经典文本的门径,与她后来读到罗尔斯的《正义论》、斯金纳的《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构成鲜明的对照,也开启了郭老师在不同思想间尝试搭建对话的“智识游戏”。然后,郭老师从自己的学术训练和生活经历出发,以北大国关政治思想史的研学风格为例,回顾了新中国以来在国际关系土壤中生成的政治思想研究特色;同时结合自己在国内、国外的学术经历,比较了国际关系、政治学、政治理论思考主题与方法的差异、断裂和关联,并分享了她的一个核心关切:政治思想在什么意义上,对于政治而言是必要的?它是对政治的规定、解释,还是修饰?最后,郭老师从自己体会到的,国际关系、政治学和政治思想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关切入手,谈到自己目前的研究主题,即调整和充实我们对“国家”的理解——可以说,现代人面对三种意义上的“国家”:首先,它是中西都有悠久传统的思想史中,对政治作为“共同生活”的关切,这是一种特定的人构成的共同生活秩序,其中有非常具体的情境与内容,有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依赖和支配;其次,现代政治学关心的“国家”则是一定范围内,暴力垄断者的持续经营,这并非是对特定人生活方式的规定,而是对一块有精确边界、最终裁决(主权)者,依靠一个庞大的“对事不对人”的经营系统来维持的一个“体”;最后,还有更可能对现代人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国际关系意义上的“国家”,这是在无政府状态中要持续维持自身同一性的一个个“人(格)”,它们不得不持续面临竞争,在巨大的历史变化中维持某种“同一性”。针对这三种形态的“国家”,一方面,郭小雨老师以文研院的讲座和活动为例,对其思考和研究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如以“内乱”为视角体现政治作为“共同生活”的讲座“修昔底德论城邦内乱”;从不同于现代政治学的“国家”叙事理解现代政治体生成过程的康托洛维茨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从“经营式国家”认识中华传统帝国的讲座“‘一体多面’——中华帝制时期的国家社会关系再研究”;以及Jonathan Kirshner的新书An Unwritten Future,这本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重申了“现实主义”——尤其是“古典现实主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解释力,实际上也巩固了国际关系视角下对“国家”的要求。另一方面,郭小雨老师指出,这三种“国家”同时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重要的塑造作用,但也造成了我们生存时空和生活规范中的多种撕裂,由此,郭老师将自己的研究称为“断点上的研究”,她希望看到人性在面对不同意义的“国家”时遭遇的挑战,以及具体的思想家或政治体怎样弥合其中的断裂,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和现实后果,如何从制度甚至宪制中进行认识,在这个意义上,研究西方的国家理论和政治思想,也能够对认识我们今天的处境产生关照作用。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赵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