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四海来才俊,学说较异同” ——文研院举办第十期邀访学者总结会

发布时间:2021-07-05

“学府清闲地,小园稷下风。名流常接踵,先哲数难穷。四海来才俊,学说较异同。弛张方致远,暂憩养神丰。”这首由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永明所作的临别赠诗,道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院)第十期邀访学者的共同感受。自初春至盛夏,十余位学者在静园二院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驻访交流生活。6月29日下午,本期邀访学者与文研院院务会、行政团队召开总结会。会议由杨弘博副院长主持。



吴真老师代表本期邀访学者向文研院赠礼(左为邓小南院长)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首先致辞。她表示,五载春秋以来,文研院希望为学者提供简单纯粹的治学环境,让在学术路上辛勤耕耘的同仁得以“轻松地坐一坐,从容地想一想,畅快地聊一聊”。邓老师援引梁漱溟先生评价蔡元培校长的贡献“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股潮流”,表示这也是文研院努力的目标。长路漫漫,愿景的达成仰仗于大家的支持与鼓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研院的活力与生命力,在学人的积淀中凝聚而来。展望未来,在座诸位文研之友,是前行的动力,也对文研院的发展负有一份责任。


接下来,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各自回顾驻访生活的点滴感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许多学术机构压力比较大,气氛比较紧张,学者不容易在宽松的、安静的心态下做研究,而宽松的环境、自在的心境,应该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的前提,恰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忠文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在文研院的这段时间让他体验到久违的放松与安静,也让他从多学科的交流中反思“今后的近代史应该怎样去研究”。他表示,北大建设文研院的努力,向学界建立了一个典范:学问就应该这么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肖教授发言时称,通过密集地与其他学科进行接触与交互,既借用了研究方法,又拓宽了研究视野,对自己很有启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老师将北京大学和文研院的空间称作“优美的风景(landscape)、神圣的圣景(sacred landscape)和精神的心景(mindscape)”三者的结合,在他看来,这片园地使得学人们可以精进戒、定、慧,潜心闻、思、修,专注讲、辩、著,经过短时间的“闭关”和修炼,得到学术的开悟。


注重沉潜和涵育的智识思辨与研究工作,不断孕育新的成果,推动文研院的影响向外延伸。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永明正在进行数字人文课题研究。他颇为关切北京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与理念,在驻访期间与北大及在京高校致力于数字人文平台搭建的同仁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样获得丰硕成果的还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白玉冬教授。驻访期间,白老师完成了多部书稿的最终编订工作,并召集“文书碑志与丝绸之路历史语言研究”论坛,汇聚西域胡语、民族史研究的一流学者于北大静园。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吴华峰副教授的研究领域为西域文献研究,他积极利用北大图书馆古籍部的学术资源,完成了两部文稿的撰写工作,表示将携所思所得回到西部地区,并力争在自己的治学领域产出新的果实。



黄晓春、马忠文、白玉冬、李肖四位老师,在驻访期间参加文研讲座、主持文研论坛


“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的风骨,应该由一流学者担当。”此期驻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昭军教授近距离感受北大学凤,领略其厚重而自由的人文精神。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亦让他从近代学术史的角度关注文史哲三门学科的进展,深入思考蕴含其中的意义与价值。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承晟老师的研究领域是中西科学交流史,这一兼具交叉性与边缘性的学科,目前面临着学科定位的尴尬境地。驻访期间,孙老师通过对话与交流,深感“思想从各个层面打开,研究范围也得到了拓展。”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黄晓春教授看来,“文研院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交叉学科发展。”黄老师专治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密集的交流与讨论,使他从狭隘的单一学科研究上升到有关社会底蕴的思考。


文研院注重人文气氛的营造和涵养,徜徉其中,既拓展了思考边界,亦审视着自身研究。来自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的余旸老师以“不确定的从容”为喻,形容每周二周四邀访学者定期报告所带来的思想激荡,“好像脚下那块踏实的陆地渊沉,每天处在持续的思想的风声吹刮中,忐忑不安。” 作为一名现代文学研究者,余老师广泛吸收哲学、历史、社会学、考古学等旁邻学科的“养料”。“文研院就是一座学术青山,风景四季变化,学术雅集频繁,正因稽古而维新,故能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总结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真表示,长期沉浸在单一学科或许会产生某种钝感,在这里,她思考着学术研究的新方向与可能性,也从邓小南老师那里深切感受到前辈女学者的思想高度与人格魅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赵明昊研究员称,在整体追求快节奏的学术大环境下,“驻访时光令人神往,令人留恋。”与沉稳的治学环境相衬的,则是勃勃的生气,学人群体相互耦合连通,促成鲜活的生命体与学术共同体。“近者悦,远者来”,本校学者的参与与外校学者的引入形成学术的“环流”——对学者的尊重、集体研讨的融合、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题设定,凡此种种无不“显示着人文主义的色彩,也蕴含着对自由开放的寻求”。


扶助青年学者,助力文科发展。文研院所搭建的多学科互动平台,创造了自由交流的空间,营造出开放交融的学术环境。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聂溦萌老师看来,学术背景的互异,反而衬托出纯粹的魅力。驻访期间,以博士论文的出版为契机,她邀请一批师友在文研院组织研读会,听取大家的批评和建议,从中获益匪浅。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曹寅所关注的是印度、东南亚研究,驻访期间的密集讨论促使他在研究中引入了西域地区与中亚的视角,也完成了更为深刻自觉的学术认知与自我认知。德国海德堡大学佛教学助理教授陈瑞翾逐一谈及与每位学者的交往,并对前辈学人的鼓励与指点表示谢意。本学期,陈老师组织有《首楞严三昧经》研读会,吸引了多位北大师生前来参与,共同探讨该经梵藏汉诸本中的疑难之处。陈老师感念文研院的支持,表示“这样冷僻、艰深的文献研究,如果没有文研院的支持与诸同好的陪伴,是绝难实现的。每念及此,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感激。”


最后,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做总结发言。忆起五年来的办院经历,他坦言,学术事业中,人是最重要的。文研院所做的就是学者所需要的,那就是营造环境孵化人。学者间彼此坦诚,相互切磋,是成长源源不竭的动力——“将内心的体会勾画出来,让更多的人看见,这是文科的希望所在。”


自2016年成立以来,文研院已经迎来送往150余位国际和国内的邀访学者,获得国内外学界的认可。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同,鼓舞着我们,将文研院努力建设成为学者的精神家园,成为孕育新的学术思想的平台。



第十期邀访学者与文研院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撰稿: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