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盛珂、谷继明谈“我为什么要研究当代新儒家”、“我为何做经典注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9

2022年3月24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2年春季学期邀访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盛珂老师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要研究当代新儒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谷继明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何做经典注疏研究》。王明珂、包慧怡、杜华、欧树军、姜守诚、焦南峰、梁云、刘清华、刘文飞、罗鸿、陆一、赵丙祥、渠敬东、杨弘博、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盛珂老师


盛珂老师首先向与会学者简要介绍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胡适的半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被视为“哲学”进行了筛别,初步奠定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系列著作进一步用现代的西方学术眼光对中国的传统资料进行了考察,即冯先生所言“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之名者,选出而叙述之。”冯先生及其同辈人文学者普遍有在“存亡续绝之交”通过学术研究延续文脉的诉求。盛老师提到,他本人对哲学的兴趣就是由阅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引起的,研究哲学是一个难以抑止的“追求道理”的过程 。盛老师指出,以往研究对“子学思想”和“经学思想”的分别抽离了一部分中国文化中富有活力的内容,由此引出了他关于“新儒学”的思考。从立场和方法的角度来说,狭义的当代新儒学之代表人物就是熊十力先生及其三位弟子,广义的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即刘述先先生划分的“三代四群”。当代新儒家的历史使命除了“存亡续绝”,还有对传统思想的“灵根再植”。盛老师强调,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把中哲当成“哲学”还是“哲学史”来进行研究,如果是后者,那么研究的主要诉求就是“还原”,主要是用常识来解读文本,但“还原”是否能够达成实际上是存疑的;用哲学的进路来进行研究的目的则是在文化和实践体验之间建立联系,让传统在当下生活中发生作用,这样也有利于促使儒家突破地域限制。新儒家希求让儒家这门“生命的学问”为人类做出贡献,盛老师用“亲亲相隐”的例子进行了论证。最后,盛老师介绍了自己关注的学术话题。首先就是“合内外之道”,盛老师从海德格尔现象学切入,强调“生活”是先于超验的“认识”的,主客体不分的状态才是主客体有分的基础,新儒家倡导,生活始终是“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不分彼此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虚无主义的认识倾向是“为自己活着”,可能会导致对生命价值的疑虑,而从儒家的角度来说,对亲人的责任会给生命以意义和希望。第二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主张在生命朝向未来的展开中理解生命的“本质”。第三是“道生于心”,即儒家的人类中心主义。第四是“共在”的存在论,也就是“亲亲-仁民-爱物”。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谷继明老师


谷继明老师首先介绍了经学兴起的几个背景因素。第一是“心性”和作为儒家 “肉身”的制度之间的张力。其二是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的视角进入广义的儒家经典的实践,谷老师用不同学者解读《丧服》的学术活动为例,指出学者们通过研读经典来分析传统组织结构,从宗法丧服的角度切入中国文明,这个路径又不完全同于制度儒学。其三是“抽象继承”和“内容继承”的张力。其四是学者们建立“中国诠释学”的努力。其五是施特劳斯学派与古典学的影响。对保守主义之立场的引介推动了中国古典学的发展,但是不同于中文学和考古学的客观中立的语文学方法,强调“微言大义”的传统和公羊学、春秋学的结合比较密切。其六是文献学的反思,文献学学者意识到不能只进行版本考辨,仅仅考虑事实层面的问题,而是要从解释学层次的角度进入注疏的世界,探究“义疏学”的建构过程。谷老师总结,上述学术转向都把传统经典作为研究对象,共同形塑了“经学研究”的现状。谷老师又以陈少明老师提出的“后经学时代”和杨国荣老师提出的“经典之学”为例,说明在当今经学已经不是不证自明的。随后,谷老师介绍了经学的几个派别。首先,在经学内部,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以“通经致用”为学术指归的学者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康有为主义”,是以康有为的问题为起点研究当代中国,并非完全照搬康有为的解决方案。谈及对“五经”的研究,谷老师提到,学者研究的经典不一样,选择的资源也会相异,研究春秋学会比较关注制度、礼法,研究诗学会对性情用力更多,谷老师本人研究周易,就不可能脱离哲学的话语。第三个问题是“按时代研究经学还是按照经别研究”,谷老师笑称自己是“游牧民族”,会以经别为中心进行跨时代的研究,因为不同经典之间的区别比特定经典在不同时代的注释之间的区别更大,这也是经学和史学的重要差异。最后,谷老师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对某一类型的经学研究是必要的。学制改革时,取消经学学科,在北大建立哲学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哲学代替了经学,同时也昭示着人们对哲学的期待是在某种程度上承接经学的使命。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人:石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