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李零:西周的“邻居”与“后院”

发布时间:2020-02-24


值此特殊时期,文院秉持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宗旨,以多种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拓宽线上学术交流平台。自今日起,文研院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线上学堂栏目,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或回顾文研院往期学术活动的内容,或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在栏目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交流。我们希望以此切实凝聚学术议题与学者力量,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学术内容。

 

作为栏目的开篇,今天我们推送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院首位邀访学者樊锦诗主讲的为何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内容选自于北大文讲座第一期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本期内容已更新在文院与三联中读共同打造的音频栏目北大文研学堂,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收听并订阅。


 

手机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收听课程


是什么样的历史地理条件孕育了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是如何建造的?其中蕴藏了哪些珍贵的文物?它们具有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透过音频,聆听樊锦诗老师讲述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与艺术,一同感受这场内容丰富且具有震撼力的讲座。



 北大文讲座第一期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讲座现场


1.敦煌独特的历史地理面貌

从历史而言,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敦煌活动。在公元前111年,汉王朝采取列四郡、据两关的举措,彻底将现甘肃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并采取移民等措施,确立了敦煌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地理而言,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是东西方的中转站,也是知识、宗教和文化的交汇地。此外,印度佛教艺术也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莫高窟的建造与其保存的文物

据公元698年的唐代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名叫乐僔的和尚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次有法良禅师又于僔师龛侧,开了第二个洞窟,是为二僧开端。之后莫高窟连续十个世纪保持佛事活动。至14世纪元代以后,莫高窟停止建造。迄今,莫高窟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1900年在藏经洞发现的50000余件文献和艺术品更是价值非凡。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与流散

19006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编第17窟),但由于清末战火频仍,列强劫掠,许多文物没有得到良好保护,而流散到国外。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二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原始情况。

 

4.敦煌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物的文化价值

就历史价值而言,莫高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宗教、历史、地理文献,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经济生活场景。在众多文书和文学作品之外,藏经洞中还包括多种非汉文写本。而从艺术角度入手,敦煌艺术风格的流变和日臻完善也是中国艺术史上丰富的资料。就科技价值而言,敦煌莫高窟记载了众多生产、生活活动,涉及农业、交通、天文学、医学等诸多方面。最后,敦煌莫高窟也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典型,正是经过了一千年的创造和交融,莫高窟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思想、艺术态势。

 

听到樊锦诗老师的讲述之后,敦煌文化和与其相关的学术活动或许不再是遥远而神秘的。她在敦煌凝聚了艺术和学术的力量。在此之外,樊锦诗老师一直以来对母校北京大学满怀感激与眷恋,对文院的发展十分关心。

 

樊锦诗老师与文研院有着深厚的渊源。20169月,樊锦诗老师受邀担任文院成立后的首位邀访学者,同彭金章老师一起来院访问,在举办论坛和讲座的同时,也将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展带回校园。201910月,樊锦诗老师参加由文院主办的文研读书活动,就新出版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同校内外资深学者探讨交流。近年来,樊锦诗老师回访母校时必探访静园二院,她曾亲切地说道,来这里就像回家一样


 

201911月,樊锦诗老师回访文

 

在本期线上学堂的最后,我们为读者附上樊锦诗老师受邀参加的部分文学术活动链接。希望读者在了解敦煌学术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同时,感受到樊锦诗老师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

 

【北大文研讲座01】锦绣诗心:记樊锦诗教授的演讲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

【北大文研读书18】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的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专题展览】千年敦煌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