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09】童岭: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

发布时间:2017-03-14

2017年3月14日下午14:00,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二场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由文研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副教授主讲,题为“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旧钞本《翰苑》注引《高丽记》研究”。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文研院访问教授许宏、高曼士,文研院访问学者张瀚墨、袁一丹、李霖、吕博,及北大文史专业的史睿、程苏东等学者参与了讨论。

 

微信图片_20170317145429.jpg

童岭副教授

 

童岭副教授首先辨析了“佚籍”的概念,并介绍他200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日藏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综合研究》。其中处理的旧钞本对象,以《讲周易疏论家义记》、《伪古文尚书》、《文选集注》、《琱玉集》、《翰苑》等钞本文献为主。从撒马尔罕(西)到奈良(东),域外所藏中国中古的汉籍旧钞本,其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丝毫不亚于百年前的显学——敦煌钞本。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尤其是近五年来,逐步得到学界的认可与重视。该博士论文拟于201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将在北大文研院访问期间完成校样修订。

 

微信图片_20170317145434.jpg

 

童岭近五六年的又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在域外汉籍旧钞本研究的文献基础上(钞本时代),探求彼时欧亚大陆的知识、思想与学术。如著作《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以及目前正在翻译的已故扶桑东洋史大家内田吟风的著作《北亚细亚史研究》(商务约稿)。

隋唐东亚史的推进,亦不外乎新方法与新史料两途。本次邀访论坛演讲,童岭契合北京大学文研院邓小南院长提出的“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理念,在既有文献考订《唐钞本〈翰苑〉残卷考正》(《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五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的基础上,尝试从文献与文本两个角度,详细考察《翰苑》注所引《高丽记》佚文的作者与断代问题,以及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情况。

 

微信图片_20170317145440.jpg

《翰苑》

 

旧钞本《翰苑》一卷,原藏于日本福冈县筑紫郡男爵西高辻信雄,现藏于同郡太宰府町、太宰府天满宫。初步被认为是平安时代的此份旧钞本残卷,于昭和六年十二月(公元1931)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翰苑》正文给人最大之印象即是四六骈体。唐代的文章众体兼备,骈、散作者皆不乏其人。可见《翰苑》也是在南朝隋初唐文学史发展脉络上之一环。如果说正文对于唐代文学史(尤其是骈文史)、类书等研究意义更大一些,那么《翰苑》的注释文字则是考察中古思想史、学术史、东亚史的绝佳史料。《翰苑》注的史部出典近三十余种,其中,《高丽记》是一部佚籍,在中土久已失传。

 

微信图片_20170317145446.jpg

 

通过详细的文献排比考证,童岭对学界通行已久的日本学者池内宏、吉田光男等作者问题提出商榷,重新考订了《高丽记》的作者归属,给出了不同于以往学界的新说。

隋唐帝国的周边世界,简而言之,这些国家、民族主要包括东北及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百济、渤海;北方及西北方的突厥(东突厥、西突厥)、回鹘;西南方的吐蕃;南方的南诏国。当然,西域诸国也包含在其中。一般而言,自公元620年至公元750年的一个多世纪中,基于自身的国力,唐帝国在对外策略上占有充分的主动权。

 

微信图片_20170317145451.jpg

《高丽记》

 

公元642年,泉盖苏文杀高丽荣留王(名义上是唐之蕃臣)。翌年,新罗请唐朝出兵高句丽。童岭认为,“十八家旧晋书”为基础的、题“唐太宗御撰”的唐代官修史书《晋书》,《高句丽传》的位置就不在传统的《东夷传》中(卷97),这意味着高句丽迟早将纳入唐帝国板块的雄心。所以《晋书》就不能单单说是两晋的实况,而是唐人心态的一种表现。需要留意的是,新《晋书》修成之后,是作为皇家礼物赐予新罗等国的,其中的国际政治寓意十分明显。

贞观年间,唐代东亚史中非常重要的,当然是海东诸种情报的收集。童岭结合北美、日本学界隋唐国际关系史的最新研究,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逐条阐释了《高丽记》佚文与贞观年间东亚史实之瓜葛。在初唐人的知识体系框架下解读了《高丽记》。并将之与类似文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对比。 

汇报完毕之后,与会学者们就注释学、钞本、隋唐东亚史、唐代著书体例等诸多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邀访学者论坛”是文研院的例行学术活动,每周定期举行,由在文研院开展访问研究的学者,就其当前从事的研究题目进行报告,再由其他访问学者共同讨论,以求互相切磋,激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