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讲座214】白玉冬: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研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12-18

2021年6月21日晚,“北大文研讲座”第214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研究与展望”。文研院邀访学者、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白玉冬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付马主持。本场讲座为“敦煌学”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伊始,付马老师简要介绍白玉冬老师的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民族史,尤其是鲁尼文、回鹘文文献所展示的操突厥语族群的民族的历史,并向听众们介绍了白老师的求学执教经历与擅长阅读的语言。白玉冬老师则讲述了自己参与的研究项目与调查,梳理了近年重点考察地域,提到曾经参与回鹘语文献题记的研读,撰写文章《呼和浩特白塔回鹘语题记铭文》《吐鲁番雅尔湖石窟第五窟鲁尼文题记释读与研究》,并曾参与到松井太、荒川慎太郎主编的《敦煌石窟多言语资料集成》与森安孝夫编《从粟特到回鹘》等工作中。


随后,白玉冬老师对“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这一研究对象做出介绍,提及以敦煌、吐鲁番、北庭、呼和浩特等地的石窟与寺庙为核心,西北地区留存有一批五代宋元时期的多语种多文种题记。这些题记,按性质可分类为傍题与漫题两大类。傍题用于特定与石窟营造和重修有关的当地的政治上层人物或权力统治者的供养人像,而漫题是来自不同地域的拜访石窟或寺庙的佛教巡礼者,为纪念自身巡礼而所留。这两种题记均反映出历史上支持过石窟与寺庙的政治权力构造以及佛教徒等的信仰实态等,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的回鹘语题记,数量上仅次于汉文,所使用的文字包括鲁尼文、回鹘文、叙利亚文、婆罗米文等。


莫高窟61窟,于阗公主供养像

傍题:“大朝大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为新/授太传曹延禄姬供养”


甬道南壁西夏时期供养比丘尼像

汉文・西夏文合璧傍题“扫洒尼姑播盃氏愿月明像” ,漫题为蒙古语和回鹘语


白玉冬老师详细梳理了河西走廊、新疆、内蒙古与叶尼塞四个区域的既往研究史。在河西走廊区域,白老师提到,伯希和(P. Pelliot)、哈密顿(J. Hamilton)、牛汝极、杨富学、爱依达尔、森安孝夫、松井太等学者均曾做过研究。具体而言,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和对于敦煌石窟的相关记录较为详实,在编号上与敦煌研究院编号有所不同,并存在蒙古文与回鹘文混淆的现象。杨富学、牛汝极写著文章《安西榆林窟第25窟前室东壁回鹘文题记译释》(1991年),提及榆林窟现存有190余条回鹘文题记,给出了转写、译文与词注,从书法特点考述该题记为早期无疑,活用于“沙州回鹘”问题,表明沙州回鹘的斤、达干前往榆林窟拜佛。而哈密顿、牛汝极的论文《榆林佛教洞窟的回鹘语题记》(1998年),对杨富学、牛汝极1991年关于第25窟题记的释读进行了补正,共20条,包含换写、转写、词注、图版、词汇索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题记研读的范本。哈密顿、牛汝极、杨富学同年的另一篇文章,释读中含有中国古代“建除满”历法体系的回鹘语译音。在爱依达尔、杨富学的文章《莫高窟464窟回鹘文题记》(2012年)中,通过逐字对译,著者认为莫高窟464窟中的三段题记文字皆来自胜光法师译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第4卷——这一发现证明第464窟为元代回鹘窟


莫高窟464窟回鹘文题记


日本学者森安孝夫在阅读有关榆林窟诸洞窟的调查记录时认为,榆林窟第39窟属于沙州回鹘,记录到洞窟前室甬道南北壁的回鹘男性、女性供养人像;其中,北壁供养人群像上段顶端紧挨比丘尼像的女性供养人像,可认为是世俗人物中占据最高地位的重要人物。而松井太、森安孝夫、茨默等人所释读的第25窟题记,或可作为通晓回鹘语、藏语的佛教徒在榆林窟、河西、东部天山地区巡礼的鲜活例证。莫高窟第148窟、第409窟均曾出现回鹘供养人形象与回鹘文傍题。而松井太、荒川慎太郎编撰的《敦煌石窟多言语资料集成》,是目前最为权威的、值得利用的史料,其中松井太译注共283条,包括一部分蒙古语题记。书中给出题记的物理形态、转写、译文、词注,每一条都有研究史的归纳,对于研究沙州回鹘问题、佛教徒的巡礼、回鹘佛教文献拓展延伸以及与其他语言宗教之间的对比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榆林窟第39窟前室甬道南壁 回鹘供养人像


莫高窟第409窟东壁南侧 男性回鹘供养人像


论及新疆,白玉冬老师亦系统梳理了相关的学者研究,包含拉德洛夫(W. Radloff)、冯家昇、爱尔达尔(M. Erdal)、茨默(P. Zieme)、梅村坦、森安孝夫、吐送江·依明、李刚、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李肖、拉德洛夫、成吉思(A. Cengiz)、张铁山、威尔金斯(J. Wilkens)、拉施曼(Simone-Christiane Raschmann)等。其中,森安孝夫曾研究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第38、35窟等洞窟的题记,这些题记有的记录支持佛教的回鹘统治阶层之称号,有的反映书写者的摩尼教、景教、佛教信仰背景,有的是祈愿文。2010至2011年吐峪沟石窟新发现回鹘文题记,吐送江·依明和李刚两位学者曾对这些新出的题记进行解读,分别释读其中的43条和12条回鹘文题记,给出了换写、转写、译文与简单必要的词注;李刚老师根据文字书写特点,推定这些题记的年代为元代。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和李肖两位学者对前人研究进行了归纳与介绍,题记有别于吐送江和李刚研究的题记,较为零碎,出现了蒙古语借词,大部分属于元代。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第38窟摩尼教壁画


吐峪沟石窟第43-44窟回鹘文题记


对于吐鲁番雅尔湖石窟第5窟的鲁尼文题记,拉德洛夫、张铁山、李刚等学者曾进行释读,对于其中鲁尼文“从右向左”还是“从左向右”释读的问题,白玉冬老师在讲座中给出了简要说明,并通过自身研究对六条题记进行解读,得出初步的结论。在他看来,这些题记文字可以视作回鹘属下的čik(鞠)人所为,并反映相关题记的作者具有摩尼教或景教或佛教信仰背景,部分印记与回鹘药罗葛家族印记主体部分相合,而雅尔湖石窟第5窟与西州回鹘关系更为密切。随后,围绕着北庭西大寺回鹘文题记,白玉冬老师梳理了相关研究的脉络,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到梅村坦于1994年解读题记并以此讨论回鹘王统世系,再至茨默2014年对前两人释读进行了改进并对回鹘王统世系进行了复原。而对于库木吐拉石窟79窟的汉、回鹘、龟兹三语傍题,白玉冬老师也结合荻原裕敏、庆昭蓉的既往研究成果,给出了解读与分析。


库木吐拉石窟79窟 回鹘供养人像


在内蒙古区域,白玉冬老师重点提及呼和浩特白塔(万部华严经塔)的多语种题记,在梳理主要研究的基础上,他着重提及其中的21条回鹘文题记。这些题记大多属于蒙元时期,其中一部分为草书体回鹘文,一部分书写工整,近似半楷书体。而围绕着叶尼塞区域,白玉冬老师简要介绍了自己所作的研究,提及有关的岩刻文与碑铭。在梳理研究史的同时,白老师也详细说明了年代推断的要点。以鲁尼文为例,他指出,突厥碑文体棱角分明,而摩尼教字体有弧度。究其转变,伴随着回鹘人文化上的需求,其书写与使用的字体也相应发生变化。而对于回鹘文,若从字体上进行年代推断,楷书体(又称写经体)不好判断年代,相对不工整的半楷书体年代约为10至12世纪,常见于摩尼教文献与佛教文献,而草书体年代较晚(约在13至14世纪),主要出现在契约文书中。白老师同样分析了回鹘文字母词头与词尾字母的变化特点,为年代推断提供辅助性证据。


主讲人白玉冬老师在讲座中


谈及五代宋元西北地区的回鹘语题记作为史料的价值,白玉冬老师认为,有关题记的释读与研究有助于描绘回鹘人佛教徒的巡礼路线和五台山信仰的历史,探究11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沙州回鹘”的真实由来,则展现了摩尼教、景教和佛教在丝绸之路沿线融合的实景,有助于挖掘汉藏佛教在西北地区流传交融的真相。而这些题记的历史语言学价值,有待深入挖掘。付马老师在总结白玉冬老师讲座内容的同时,强调即便对于释读过许多次的题记,使用这些史料时,仍需保持疑心与学术上的判断力。提问讨论环节,白玉冬老师、付马老师回应听众提出的问题,围绕着敦煌何以与中原联系起来、“沙州回鹘”题记细部、题记反映出的宗教间的接收交融以及回鹘突厥语学习研究等话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