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24】包弼德:传记与著述——12至17世纪婺州地区士人社会与意识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7-01-13


2017年1月13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二十四期第二场在静园二院举行,哈佛大学副教务长、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包弼德作题为“传记与著述——12至17世纪婺州地区士人社会与意识的形成”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主持,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佩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出席,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1.jpg

邓小南院长为包弼德教授颁发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聘书


包弼德教授首先指出,他提倡将地方史作为研究思想史的切入点,思想史中知识网络的调查与地方史研究密切相关。对于古代中国而言,跟思想史有关的历史人物首先都是士人,但这些士人只是出于职务之需而住在某地,不一定有地方意识。因此,对地方思想史进行研究,如果选取的人物是士人,就要考虑他们是否有代表性。

包弼德教授从这些士人的著作与传记着手研究。他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CBDB(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的分析指出,从唐代到两宋,中国的进士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例如,从南宋进士的分布情况来看,浙东、闽东地区具有强烈的优势,明代则集中于江南、江西和闽东地区。随后,包弼德教授又以地图的形式展示了各地书院数量与进士数量的关系。

婺州,今浙江金华,明以前称婺州。CBDB的资料中记录了许多婺州人的条目,以殁年计,宋代有1108人(其中80%活跃于南宋时期),元代有412人,明代1173人,清代194人。随后,包弼德教授展示了基于CBDB数据统计出的宋、元时期婺州人的直接社会关系与间接社会关系网络图。其中,宋代与婺州人交流最密切的地区依次为鄞县、永嘉、莆田、钱塘,基本都是地理距离靠近的地区;从两个时期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由宋至元,婺州人与北方人的交流明显增强。

接着,包弼德教授对宋代士人交游网络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指出有相当多的婺州人在交游网络中具有“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许多人之间的“连通性”是婺州人所建立的。其中,宋代婺州人吕祖谦在这种关系上位居首位。随后,包弼德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吕祖谦在当时的影响力,并通过地图展示了吕祖谦的学生在地理上的分布以及与当地进士数量的关系。很明显,在婺州人师生关系的社会网络中,吕祖谦位于最核心的位置。


2.jpg

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


包弼德教授说,吕祖谦固然是一名好老师,也是一名道学的领导者,但他缺乏自己的思想。从吕祖谦的同志会及其规约来看,存在许多方面的矛盾:德行共性与士人个性的矛盾,创办私学与官学的矛盾,同志会与国家、家族的矛盾,义仓、书院等私人机构与国有社会机构的矛盾。

随后,包弼德教授将吕祖谦的学生来源与朱熹的学生来源进行了对比。无论是学生的分布还是再传学生的分布,朱熹的学生范围都比吕祖谦的学生范围广。结合进士的分布来看,有些地区进士多,但其中与道学有关的少。这体现出道学是否兴盛与进士数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道学者的社会关系集中在进士多的地区,但进士数量很多的江南地区的道学者就非常少。


3.jpg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伊佩霞教授参与讨论


最后,包弼德教授介绍了婺州人的几类著作,包括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元代吴师道的《敬乡录》。其中,《舆地纪胜》作为一本地理志与北宋《太平寰宇记》相似,记录了文化地理的内容;《敬乡录》属于“专门史”范畴,其中也收录了许多地图。包弼德教授指出,从图志到地方志的转变体现出行政单位到文化单位的转变,而地方志的优势是能够用以追溯地方士人的历史。

邓小南教授最后总结道:包弼德教授的研究注重思想史与地方史之间的关联、互通,涉及文学史、社会史和历史地理、思想史和文化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今天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随后,包弼德教授就在场师生的提问逐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