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15】从《北京折叠》到《不平等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6-12-28

2016年12月2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北大文研论坛第十五期“从《北京折叠》到《不平等的历史》”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本次座谈会由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主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何帆教授主持,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参与了本次讨论。

 

 

首先,郝景芳简要介绍了《北京折叠》的主要设定:若干年后的北京共有八千万人口,时间和空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拥有一整天的生存时间和优秀的生存环境。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他们拥有的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只拥有一个夜晚。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给女儿交学费,去第二、第一空间赚外快,从而目睹了权力和财富的世界,并开始思索城市中自我的位置。

其次,从《北京折叠》出发,郝景芳阐释了这一文本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北京折叠》中假设的未来的经济趋势正是低技术劳动力冗余,工资无法提升;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创造部分低技术就业。但是,郝景芳指出,考虑到低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大量高技术职位需求和大量自动化劳动力供给,由于工资供给的链条,这批人的工资会被压到最低。郝景芳指出,她这个假设的基点在于,如果这样的人口达到上千万,政府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北京折叠》提供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他们的物理活动时间,从而压缩他们的工作时间和资源占有。她创作的基点在于,希望将政策制定者和被政策影响的群体的区隔描述出来,此外,她还希望能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收入分配”这一几乎在经济学中被一笔带过的问题。

 


图为主讲人郝景芳

 

最后,郝景芳从之前的脉络中引申出了她最新的研究计划,即“不平等的历史”。

第一,不平等是确定性的存在,郝景芳从中国历史的脉络中梳理出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的两种不平等,即“富”与“贵”。“富”主要在于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往往基于血缘和职位,跟随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平等逐渐弱化;而“贵”主要在于地位的不平等,往往来源于市场中的不平等,它是很难化解的。郝景芳还关注富与贵的相互作用,她指出,历史中有很多相互限制的例证,她还非常希望用数理方程去模拟现代经济的具体形态,从而预测消费空间的增长潜力。

第二,不平等的来源值得考量,这主要包含能力差异、机会差异、分配差异等方面。郝景芳指出,人的能力差异主要包括先天差异(比如智力、体力、能力、出生环境等等)、后天差异(比如勤奋)、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等;人的机会差异包括收入差异大于能力差易,以及交易门槛等等;分配差异主要包括财富差异大于收入差异,劳资议价能力,资本议价能力,利润分配的原则(比如稀缺性,规模效应)等等。

第三,郝景芳从中国的商业系统中出发,援引中国历史资料,提出了化解不平等的“七种武器”,即劫富、济贫、劫富济贫、公有制、金融、慈善和教育。“教育”这个方面是郝景芳希望着重强调的。她指出,教育可以提升低收入群体能力,从而缩小低收入人群,提升相对工资;此外,教育还可以提升高收入群体的人类意识,并通过提升普惠性技术从而改善全体人生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经费、手段和可得性;教育的门槛和盈利性是否会扩大这种不平等,并使其固化。

最后,郝景芳着重介绍了英国学者安东尼·阿特金森所著的《不平等,我们能做什么》及其中针对不平等的对策。她持续思考的问题在于:与不平等的斗争真的能胜利吗?平等和效率的矛盾能解决吗?有没有最优的不平等程度?主持人何帆教授总结道:郝景芳的研究在于挖掘出一些中国的历史资源,从而处理我们的不平等问题。此后,参加论坛的众多学者对此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