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02】黄晓春:技术治理的制度逻辑

发布时间:2021-04-20

主讲人黄晓春老师



2021年3月30日下午,文研院第十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二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黄晓春教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技术治理的制度逻辑”。第十期邀访学者白玉冬、曹寅、陈瑞翾、杜永彬、李肖、马里扬、马忠文、聂溦萌、孙承晟、吴华峰、徐永明、余旸、张昭军,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论坛伊始,黄晓春老师介绍了近年来新技术在城市社会治理领域应用的概况,随之引出了社会科学如何理解技术治理的研究主题。他指出,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改变传统治理模式,然而社会科学研究对这一进程中蕴含的关键问题仍缺乏整体性把握。他认为,新技术植入现有治理体系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制度实践过程,其中涉及现有制度体系对技术的筛选、技术改变传统治理模式运行条件以及技术推动治理创新等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技术与现有治理体系的融合方式与互动机制都有所不同,并会产生复杂的后果,也会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随后的报告中,黄晓春老师呈现了三组案例。第一组案例涉及当前城市社会治理中广为运用的“一门式政务受理中心”的复杂技术方案定型过程。案例以本世纪初上海的改革实践为例,展现出早期自由竞争时期,基层政府选择技术方案的微观过程与选择标准。他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方案的细节发现,当前广为运用的技术方案既不是最先进的,也不是解决问题最彻底的,而是与现行“条块”政治特征最相符的一种方案。这表明,现有治理体系在选择技术方案时更关注的是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制度逻辑——唯有当技术中隐含的制度逻辑与现有治理体系的选择偏好合拍时,新技术融入治理体系的速度和效率才会更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既有治理结构借助于新技术而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强化的过程。


第二组案例涉及2014—2020年间不同地区政府运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问政平台的实践。在这组案例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度更大、直面公众诉求、扁平化运行的网络问政平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被网格化运行(以单个居民区为边界)、讨论范畴设限、分层管理的新型平台所替代——其后展现的是治理体系在面对社会性领域时的复杂制度逻辑。黄晓春老师指出,这类网络技术平台在成型过程中展现了既有治理体系既要考虑激发社会活力又要考虑有序运行的风险控制原则这一制度特征。在这种两难情境下,基层政府出于风险控制的原则,更倾向于构建以渐进式改革为特征、逐层赋权的网络政社互动平台。而这种技术方案又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已有政社关系形态。


第三组案例涉及近年来上级政府试图突破“信息不对称”难题以更好了解基层政府运行状况的努力。案例呈现出专网专线技术、“12345”评价技术以及最新的“无感测量”技术在打破传统上下级“信息不对称”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一组案例结束时,黄晓春老师进一步讨论了这些新现象对于延续千年的传统上下级治理结构的意义。他指出,传统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上下级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下级据此而拥有大量自由裁量权,上级对下级的治理过程少有干预且通常只是对治理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国内学术界形成的“行政发包”等理论都是对这一现象的某种映射。但最近案例中所涉新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治理模式的特征,使得上级拥有了对下级治理过程实施干预的组织和制度条件。至于这些微妙的革新会带来何种后果,仍是需要长期观察的重要理论问题。


数字化网格治理图示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黄晓春老师进一步讨论了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一,现有治理体系的不同面向是如何运用新技术的?二,新技术融入既有治理体系后改变了什么?三,新技术在系列筛选机制过滤下与现有治理体系结合后,中国治理模式会呈现出怎样的未来发展特征?他认为,在许多领域,现有治理体系的制度逻辑决定并影响了技术植入的方向与方式。就此而言,技术应用实际上强化了既有制度的核心特征——这是人们在“条块政治”“政社关系”领域看到的现象。但在另外一些领域,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影响传统治理模式的条件与边界,并有可能引发新的制度创新。总体来说,对于技术治理,既不应抱有“全新变革”的预期,也不应持有“旧瓶装新酒”的简单批判;揭示其影响既有治理体系的模式与机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艰巨挑战。


最后,与会学者围绕技术治理的历史脉络、中国传统的“道”“器”之辩、近代历史上新技术与治理体系间的复杂关系等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从中找到了许多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线索。


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为黄晓春老师颁发邀访学者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