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读书07】先秦城邑与社会

发布时间:2018-03-06

2018年3月6日下午,“北大文研读书”第七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先秦城邑与社会——《先秦城邑考古》研读会”。文研院访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担任引言人并作主持。文研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杭侃、孙庆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未,金城出版社副社长张朴远,《先秦城邑考古》责任编辑欧阳云、杨超出席并参与讨论。

 

 

在研读会开始,许宏教授回忆了《先秦城邑考古》一书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深厚渊源。一年之前,许宏教授作为访问教授到研究院报到,在为期四个月的驻院时间里最终完成了这部书。而本场研读会也为文研院学术共同体的学人们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

《先秦城邑考古》体现了考古学研究中田野和书斋的两个方面。作为早期中国著名都邑遗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队队长,许宏教授一方面在遗址现场做发掘、出报告,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提炼成综合性的专著。这部书最初的写作契机是许宏教授的博士论文,一部大约30万字的关于先秦城市考古的研究成果;在二里头的发掘中进行微观和个案研究之后,在最近几年才改编增补,“升级”成了这部将近10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的学术著作,展示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特色。

相比之前的《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先秦城邑考古》淡化了研究性,努力成为一份资料性比较强的概论性专著。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许宏教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数据整理、资料收集和分门别类的工作上,最终用比较合理的框架把资料展示出来,分为用来看用来查的上下两编。这样的安排有两点考虑,一是考古学界注重资料的传统,二是为学界尤其是后学铺路搭桥的学术情结,有利于后人在这个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此外,这部纯学术著作用材料来说话,述而不作,仅仅对于可以进行多种解读的基础性材料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也体现了考古人的历史写作特色。

 

·图为许宏教授在研读会上发言·

 

《先秦城邑考古》的另一个特点是研究视角从公元前7000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覆盖了大约7000年的时间。许宏教授认为,学术界对于学术碎片化的现状普遍感到不满,把握总体史成了一种需要。这部书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主流意见,也尝试了做打通各个地区、各个文化区系的年表这样大的工程,尽管仍然仅供参考,但是也期待能够以城邑为切入点,初步勾画出几千年间东亚大陆从城邑到聚落乃至社会的宏阔图景。

许宏教授还谈到,虽然这部书的资料性很强,但是它仍然融入了自己的史观,例如考古学本位的思考,鉴于传说时代和信史时代之间历史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保留了考古学话语系统的分期定名。另外,书名中的城邑也是作者个人特征比较鲜明的概念界定和认识。城邑原本是指突出于地面的城墙及城墙围绕起来的聚落。但是,这部书的时间上限达到了公元前7000年之久,城邑的概念扩展到了围圈聚落,也就是围子,指的是用城墙或者壕沟、甚至是栅栏或自然天险圈围起来的聚落,这就和社会发展范畴的城市不同:有围子的聚落不一定是城市,城市不一定用围子圈起来,城邑的起源远远早于城市,进而才有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相关讨论。

许宏教授坦承,《先秦城邑考古》这部书仍然有若干不足。其一是对于长达七千年的大的历史时段只能纵向切段来叙述,在展现某一个区域考古学的变化和城邑的发展时会有割裂之嫌。其二是受精力和学力的限制,书的展开以关注城邑本身为主,较少涉及城邑与非城邑,以及城邑间关系的宏观聚落形态问题,对于其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制品存在状态未及探讨,可以期待将它们放在城邑的背景下来阐发,产生出一批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其三是作者以一己之力收集资料,难免挂一漏万。另外,书中的图片几乎全部是线图,今后如有可能要收集航拍图充实和完善。

 

·图为《先秦城邑考古》·

 

引言结束后,刘绪教授指出,正如许宏教授所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而且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下努力打破严格的时段分界。除此之外,他首先关注的是书名相比于之前的博士论文标题发生的改动,对此予以肯定。从城市的角度理解,他认为城市是一个译自国外的说法,与中国语境不同,在比较早的文献中也没有城市这个说法,只有。一方面,城市首先暗示了它包含商业性质的,而在中国,从出现金属货币的角度看,直到东周才会出现固定的。另一方面,中国早期的城市里没有合适的商品交流场所,反而很容易找到墓地,这也说明两种语境下说到的城市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城邑城市的区别,这也是城市演变史研究中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孙庆伟教授表示,城市考古是中国考古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一般有两个方面,也就是遗迹和遗物,其中遗迹是考古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或者接触的对象,研究遗物也应该放在遗迹的背景下。城市或者城邑是遗迹的综合体和集大成者,对城市考古的研究可以有很多成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受到讲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新中国考古学一开始就有从挖文物到挖社会的转变,有很成功的聚落考古,它的高级形态就是城市考古。因此,从考古学发展过程来看,城市考古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城市考古也面临长期的困难,就是材料的全面性和资料性不足以应付深入的系统研究。考古发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过程缓慢,也不可能投入全部学者,等不到发掘成果全部展现。因此,不是这部书没有进行研究,而是城市考古学科本身就有这样的局限性。可以研究的类似于刘绪教授提到的城市墓葬问题,讨论它发生了哪些大的阶段变化、保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在这些方面现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杭侃教授格外注意到了对书的编法。他认为,将城市改为城邑,不仅处理了原来的题目带来的争议,而且解放了讨论对象。这部书是一部做得很好的工具书,在考古学界完成的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可以说是嘉惠学林。另外,资料书也一定会体现作者聚类分析的痕迹。从编法上看,这部书特别适合解决困惑,不仅仅是目录性质的书。例如,在对早期的考古学感兴趣的时候,会发现文献很多、考古材料很多,让人无所适从,这时就需要这样一部带有研究性质而又具有工具性质的书。杭侃教授还提到许宏教授称这本书像一部教材,但是认为不是在课堂上教授的教材,而是做相关研究所需的像敲门砖一样的参考资料。对此,许宏教授补充说,这部书的自我定位更像是教辅读物。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严志斌研究员认为《先秦城邑考古》的出版正当其时:从许宏教授写作博士论文至今,对于城址的发掘经历了从兴高采烈到没有什么声音的变化,有必要对二十多年里大城址或者“围子”进行总结。在有关城市的思考中,严志斌研究员还提出了关注对立面的方法,例如,在研究城市遗址的时候关注当时的乡村遗址和小聚落,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址。另一个有关城市考古的问题是城与城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类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在所谓的城邑考古中很重要。可以思考的问题包括城邑的资源、范围交叠、城市本身的竞争或者敌对状态。城与城之间的关系网也长期存在,例如在所谓的周国的同一种文化的天下,城市之间在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宗教上究竟有怎样的竞争。

刘未副教授认为,城市考古的很多中心都放在都城上面,在都城间考虑前后关系,就像穿串,缺乏时代的观察;《先秦城邑考古》这部书首先把各个时代的横切面的观察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刺激了先秦以后的其他的历史时期的资料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地图和卫星照片。这部书自身也展现了在城邑考古的领域里怎样积累起资料,供研究其他历史时期的学者效仿开展类似的基础工作。作为读者,也可以看出许宏教授花大力气修订了书中的图片和图表。在此基础上,学界还需要进一步统一信息在图片上的取舍和表示。最后,刘未副教授还提出一项阶段性工作,借助田野调查的结果更细致地推进对资料的处理,具体地说,通过开展区域性工作为资料提供补充,并且确定城址的建筑年代。

 

·图为城市考古卫星照片·

 

之后发言的是唐晓峰教授。他首先表达了对这部书的一个直观印象,一个就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城邑如此之多。因为中国的古城基础大多是夯土,天长日久,所以看上去并不起眼,倘若像欧洲那样的石头城,那大地上古城的景观就很显眼了。中国是古代城市遗存最丰富的国家。今天的城市大多是在隋唐城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的城市基本都被放弃而成为废墟,《水经注》里有很多“故城”的记载,古城址已经成为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另一个印象是内心的喜悦,因为这部书为利用考古资料研究先秦城市提供了信心。过去想研究先秦城市,有一个不敢下手的犹豫不决的原因就是:怎么能把那些考古资料找全了呢?现在有了这部书,让感兴趣的学者敢下手研究先秦城邑了,这对学术界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都研究古代城市,但历史地理学多一个方面,就是城外的环境。城外的事情考古学一般不关注。刚才严志斌研究员和刘未教授提到的城外的问题,这也正是我想说的。

研究古代城邑,历史地理学关心三个体系,一是环境体系,二是规划建设体系,三是城市群的体系。唐晓峰提起,刘未教授谈到了城市的环境体系,周围的自然地理要素,那些和城市建设有关的东西。他继续说,要理解一座城市,就需要把三类体系和要素都拿出来,讲解这些要素在什么方面发生了作用,或者由于城市的出现,这些要素又发生了什么改变。城市研究学科更多地是讨论这些互动关系。历史地理学不是一个独门私活,只有专业者才去做;实际上你只要去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你就一定会走到这件事情的地理方面上来,会想到它的地理环境、空间关系等问题。

关于城市的研究,唐晓峰教授提出了如何研究城市群的体系问题,例如,应该用什么指标说两个城市在一个体系里面,城市体系识别是一个问题,找到形成体系的机制是一个关键。例如,在运河沿岸的城市的关系中,运河本身有一个人文的内在机制,我们可以说运河沿岸的城市有一个体系,但是自然河流沿岸的城市未必成体系。同样地,对于我国的大量的城址,无论规模的级别和社会发展的级别,都应该指出一些指标性的东西来进行比较。

最后,唐晓峰教授还建议,城市考古要在大区域中看一座城市。过去有一个例子,一座城址出现在湖泊旁边,非常奇怪,到了现场才看到那不是湖泊,而是修建大坝之后形成的水坑,在没有大坝的时候是一条大河,城市出现在大河岸边,这才合理,如果当时这样用历史地图表示,就解释清楚了。许宏先生这部书中很多城市也把地理环境画出来看,很不错。当然,画地貌确实不容易,特别是画等高线,看起来显得很乱。另外,有些城市考古图把不同时代的遗址都画在一起,看起来也显得乱。这样的图有历史变化的比较,但如果另外再把每一个时期的遗址单独画成一张图,就会更清楚一些了。

张朴远副社长谈到了出版这部书的思路。首先,金城出版社是中办下属的出版社,虽然其专业不是文博考古,但是有一个对文博有一定积累的编辑团队,也有一本广泛发行的专业杂志,可以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出版学术著作。其次,这部书属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有学术性、文化传承,有独创性,也有资料性,内容比较全面,得到了国家项目的支持。最后,出版社之前就有出版综合的考古论著的考虑,这部书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出版的,经过许宏教授的打磨,形成了现在的成果。

欧阳云编辑更具体地介绍了出版的过程。作为编辑,他在读稿子四五遍之后大概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又查阅许宏教授之前的作品,理清了整个学术体系,也渐渐形成了这本书怎样体现学术体系、出版成什么样的概念,最后才开始做封面、附图二维码、地图等细致的工作。全部400幅图附有二维码,在研究论著中是个新的尝试。便利读者使用,出版社的服务器至少可以保持十到二十年的基本运营,可以随时替换最新的图片,供读者下载使用,促进学科的研究。

李零教授从这部书的特色说到了考古学人的工作风格。在考古学这个大的学问中,越学越觉得自己渺小,因此做资料性的工作才更显得有意义。同时,正是因为考古学的浩瀚,行内的人常常太忙,但是又只有行内的人才能坐下来思考消化多年的工作,最终写出来的才是一部帮助别人读书、帮助别人理解学科的写作成果。另外,许宏教授之前就在思考理论问题,最后回到资料长编式的内容,由博返约,又由约返博,并没有丢掉之前的理论思考和框架,这部书中其实还是谈了很多与先秦城市有关的理论问题。

 

·图为李零教授发言·

 

在关于《先秦城邑考古》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很多关于城市考古和城市史的问题。其一,中国是一个史料丰富的国家,从地理的角度、从古文字的角度都有很多问题值得提出。其二,李零教授认为,“城市”是一个外来语,主要还不是早晚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和其他国家的城市的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城邑考古作为城市形态研究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政区还是地形地貌研究,都有很多的层次。其三,许宏教授在这部书中进行了区域性的划分,但是在分块研究的体系中还有一些不太清楚,可以继续探讨。最后,对于书中学术资料的利用问题,李零教授赞同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理念,肯定了许宏教授和出版社在读者使用书中资料上提供的便利,让这部书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许宏教授最后说,恩师徐苹芳先生曾经希望与年轻学者一道完成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甚至古代城市史的论著,这部书也算是给徐先生的一个初步的答卷,其中有着学术上的传承,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不够。考古学是一门本原性的学科,它能够给其他学科提供给养和灵感,因此也希望这部书能够有助于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和规划、古代社会制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甚至为公众利用和掌握。但这项研究目前还很粗浅,在搭建起这个框架之后会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进一步精进。

最后,许宏教授和其他学者还回答了与会者的问题,就《先秦城邑考古》和与其相关的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