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文明之间”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12-24

习近平主席曾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自2013年“一带一路”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对文明在历史与当下的交融互鉴这一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文明研究传统,学者们在对古代文明所做的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观察中,发现文明元素往往是超越疆界的,是在不同文明间流动和相互借用,成为不同社会间关系的共同产物。在此背景下,2019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院)设计、筹划并启动了“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十位学者担任主讲。各位学者治学领域不同,观察视角各异,讲座内容所涉区域西起埃及,东至中国西北地区,横跨了欧亚大陆,与历史上一带一路的路线大致重合。历史学院颜海英教授以“希腊世界的埃及魔法”为题做了本系列的首场讲座,在讲座中她以魔法纸草书为例,描述了在亚历山大东征所开启的希腊化时代中东风西渐的历史交融。本系列讲座历经2019年春秋两个学期,已于近日圆满划上句号。


文明之间讲座海报(部分)


众所周知,北纬30°—50°之间有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在这条草原地带之上的各大古代文明,不仅对古代以及近世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曾是沟通古代中西方世界的重要桥梁。针对这一地区悠久的文明传统,历史学系罗新教授强调,带着内亚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献会带来新的启发;事实上,农牧交错地带两侧的人群在历史上不断地进行着物质文化交流,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本是柔然的一支,而柔然在败于突厥人之后西迁,并在六世纪现身欧洲。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西迁的柔然人将铁马镫带到了西方,对欧洲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也强调,历史上族群的迁徙带来了文明的融合与交流。被希腊人称之为“斯基泰”的游牧民族,在中国文献中以“塞种”的名字出现,他们在欧亚草原上活动与迁徙,将希腊文化带到东方,尤其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明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在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的讲座中,他为我们追溯了奥斯曼帝国多样性的起源及其表现形式。“多元”本身即暗示了一种整合不同民族政治、文化、宗教因素的交流机制;外国语学院王一丹教授的讲座“从《五族谱》看波斯人对欧亚诸民族的认知”,为我们详细梳理了《五族谱》的内容,并进一步申述了研究《五族谱》的意义。《五族谱》被多位史学家视为“第一部世界通史”,它体现了当时波斯人开放、包容与多元的历史观。


  

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贾妍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


传统上,揭示不同文明的奥秘、探索多文明交流互动的模式属于广义的历史学科的研究范畴,而多学科的进入对研究这一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艺术学院贾妍老师从艺术史的视角出发,描述了青金石在古代世界的流转过程:地中海世界的青金石来自遥远的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阿富汗,以青金石为质料的装饰品在两河流域流行,并远播埃及世界,对欧洲装饰艺术亦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交融是文明之间沟通交流的另一重要面向,外国语学院教授林丰民的讲座“阿拔斯朝百年翻译运动与阿拉伯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成立于公元830年的“智慧宫”其实是中古世界欧亚大陆各文明交融的大熔炉,通过翻译运动,阿拔斯朝将希腊、波斯、印度等文明引进了阿拉伯世界,并促成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的讲座,则更多地关注印度语言的产生及其东传过程。


  

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                                                                                          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


2019年12月19日,“文明之间”系列讲座最后一讲由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主讲,题为“丝绸之路:一个跨文明的交流系统”。一种保守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具有先天的“封闭性”。然而事实上,西北地区群山之间的缝隙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孔道”,这条天然的“孔道”即沟通东西文明的“丝绸之路”。荣新江教授将这条“丝绸之路”理解为“一个跨文明的交流系统”——伊朗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佛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以人群迁徙、商人冒险、信徒传教、帝国扩张与战争等方式沿“丝绸之路”流转、传播、交融与再造。《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凿空(通)”西域,形象地呈现了在帝国扩张力量的驱动下人群渴望交流,为突破封闭所作出了努力。荣新江教授最后总结道,一个文明能不能进步,关键在于交流。历史经验表明,跨越文明的边界,非但不能抹杀、削弱某个文明的主体性,反而会在跨体系的交流中逐渐强化对自身的理解。


以上不同讲座的内容都暗示了东西文明的潜在对话。文明从来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在复杂的交融、互动与碰撞过程中逐渐再造自身,从而建立起文明独特的文化标识。强大的学者阵容,前沿的研究成果,使该系列讲座自始至终受到高度关注,吸引了校内外广大师生的踊跃参加。


讲座现场


文研院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搭建有效的跨学科互动交流平台。“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以“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明”为线索,从不同学科探讨丝路沿线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交融。针对这一议题,文研院还有着不同形式的学术呈现。文研院曾先后策划举办过“千年敦煌艺术展”“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90周年纪念展”“健陀罗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迹文物巡礼展”和“丝路研究与北大人”等不同主题的学术展览,围绕“丝绸之路”举办过多次论坛及专题讲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北京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定能在丝路研究领域做出新的成绩,再创辉煌。


撰稿: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