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物质文化史的方法和实践”工作坊顺利结课

发布时间:2019-12-24


1220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的“物质文化史的方法和实践”工作坊圆满结束在为期十天的时间里,来自北京大学及在京部分高校的25名师生聆听了三位主讲人梁其姿、高彦颐、薛凤(Dagmar Schäfer)教授的课程,并得到她们的面对面指导,引发更多有关物质文化史研的究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本次工作坊师资阵容强大。梁其姿教授来自香港大学,现为李约瑟-毛文奇基金教授、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历史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方向是明清社会史和近代社会文化史。高彦颐教授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晚期和近代的中国科技与性别/妇女史。 薛凤教授现任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物质文化史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学者们将历史学的方法与考古学、人类学、科技史、博物馆学、甚或材料科学等学科的方法相结合,在国外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在国内也渐受学界重视。本次工作坊吸引了在校青年教师、博士生的积极参与,学员的学科背景从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到人类学、科学史,反映了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工作坊内容包括了四次课程,四次讨论会、一次实地考察。课程主题涵盖了:“物”在知识与社会系统里的角色被历史遗忘的人们:用物质文化研究改写妇女生活史,物质性与科技史,砚史,药物史,中国历史中的食物:豆与酱等。



工作坊课堂


探访现实中的“物”是学习物质文化史的重要部分。为促进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以及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与现实中的物进行接触,工作坊学员在梁其姿和高彦颐两位老师带领下12月15日进行了田野考察。工作坊上午赴昌平手工匠人青山草人的作坊参观,听姚先生分享了环保的生活和食物制作理念,观看了饴糖制作视频并现场品尝了核桃饴。下午,工作坊一行赴位于顺义区的时利和酿造场考察,参观了古法酱油和醋的生产流程和相应设备。学员和老师们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获得了更加直接和真实的体验,不虚此行。


工作坊考察合影

 

12月20日,工作坊的学员们在最后一节课上做了结课报告。各位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过去两周所学习的知识,对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提出设想。三位老师在仔细聆听各位同学的汇报后,提出建议并和同学们讨论。


梁其姿教授


高彦颐教授


薛凤教授

 

此次工作坊时间虽然短暂课程考察和汇报的安排丰富且合理。来自不同学校的师生得以和三位老师深入交流沟通。老师们对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参与讨论的热情印象深刻,并表示能与这群优秀的同学们相处两周是十分幸运的。许多学员也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高效,并引发深思的讨论课

 

工作坊部分师生合影

 



撰稿:赵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