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著名艺术史家巫鸿主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荣誉讲座

发布时间:2021-10-28

为汇聚一流学者,彰显北大作为人文高地的思想和文化引领,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自今年起正式设立年度荣誉讲座,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主讲。应文研院的邀请,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担任该讲座的首位主讲人。10月18日-27日,巫鸿教授以“考古美术中的山水——一个艺术传统的形成”为总主题,发表四场线上讲座,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10月18日首场讲座开始前,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作视频致辞,介绍了年度荣誉讲座设立的缘由。文研院以“涵育学术,激活思想”为宗旨,成立五年来坚持汇聚学人,探求学理。循世界一流学术机构之通例,文研院发起设立“年度荣誉讲座”,旨在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杰出学者,展现他们的前沿成果,与北大校内外师生形成积极互动,并且通过系列演讲与出版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原创思考成果。邓老师指出,巫鸿教授是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他的四场讲座,聚焦于不同时代的古人如何以图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四讲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出山水艺术从无到有,也让我们体悟到传统中国美术对于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的独特而充满魅力的贡献。


“考古美术中的山水——一个艺术传统的形成”系列讲座海报


巫鸿教授的本次系列讲座围绕“山水”的核心概念展开,在他看来,华夏文明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出文学、图像及环境景观三类作品。三者虽共享“山水”概念,且关系密切,但也具有相对独立的表达逻辑、历史渊源与发展过程,对它们的分析和研究亦均在特定学科中进行。山水诗在古典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相关研究卷帙浩繁,至今仍新作迭出。针对环境景观的研究,近年突破以园林为主的专一视点,以更广阔的历史眼光注视将自然转化为人文山水的其他人类创作。巫鸿教授在本系列讲座中,重点讨论了以视觉形式表现的“山水”,探索古人如何以视觉图像再现自然,如何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想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话过程。本系列讲座按年代系列介绍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与唐代的山水图像,贯穿了以“山水图像”为重要原始材料的基本目的,以及发掘图像材料规律所反映的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基本方法,力图勾勒“山水艺术”从无到有的“一个艺术传统的形成”的过程。


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


本次年度荣誉讲座受到艺术史、考古学、历史地理等诸多领域师生的高度关注。文研院也特别邀请了多位学者作为与谈人,对巫鸿老师的各讲进行回应和点评,深化讨论,参加者包括: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郑岩、刘晨、贾妍;哈佛大学东亚系的田晓菲;山东大学的李清泉;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梅田、张瀚墨、张建宇;中国美术学院的毕斐;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黄小峰。高水平的思想互动,不仅带给与谈人以研究方法上的启示,也激发巫鸿教授进一步延伸其思考。


在荣誉讲座的尾声,几位学者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评论,高度肯定本次讲座的学术贡献。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文研院学术委员葛兆光表示,巫鸿先生的演讲不仅仅是在传统的艺术史领域引领风气,也给旁近的社会、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领域带来启迪。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史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十分赞赏巫教授的“逆读能力”,他往往重新视察原始资料,能够在众所周知的材料中找到新的启示,表露形象中的内在逻辑。文研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对巫老师致以衷心感谢,认为四讲中展现的华夏文明的丰富维度以及对于文明深层基底的探索,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文明传统极具启发。巫鸿则感谢文研院的精心组织,他表示此次系列讲座加强了海内外学者之间的沟通,通过这样的交流所得到的反馈十分珍贵,他也希望之后有机会将讨论延续下去。


  

与谈学者网络连线


在举办高端学术讲座的同时,文研院也不断创新学术活动的举办方式。着眼于疫情防控大局,本次年度荣誉讲座全程通过文研院在bilibili.com的官方账号同步直播,受到了海内外师友们的热情关注,第一讲当晚有近20万人次观看。随后各讲也保持在约15万人次的观看量。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OCAT研究中心等机构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共同宣传,扩大了荣誉讲座的影响力。首届年度荣誉讲座的圆满举办,也让文研院更有信心,办好这一年度学术盛事。



【主讲人介绍】


巫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哲学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美术和视觉文化史及当代艺术。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2006)、《时空中的美术》(2009)、《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空间”的美术史》(2018)、《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2019)等。其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考古和美术史材料,从视觉和物质的角度思考中国古代的宗教和礼仪。




撰稿:赵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