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开幕

发布时间:2016-12-17

12月17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胡适研究会、香港珠海学院、台湾中研院胡适纪念馆共同发起的“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开幕,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主持。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会科学部部长王博首先致辞。他回顾了胡适的北大情结,指出胡适的学术与政治活动与北大息息相关,虽然他只担任北大校长两年多,但是为北大做出了许多贡献,甚至去世时身上盖着的也是北大的校旗。王博表示很高兴看到与会者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同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耿云志先生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胡适思想的当代价值。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胡适引起了广泛深切而持久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胡适先生的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提供重要的指引和借鉴,帮助我们解决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又宁教授强调,中国是20世纪的大赢家,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文字就是华文,中华文化的边界在不断地推广,胡适先生在这里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胡适先生的贡献具有当代性、普适性、未来性。

 


 

香港历史学会荣誉会长李龙镳回顾了自己1954年在台北听过的胡适先生两次演讲,对胡适先生雄辩的口才、平民化的作风给予由衷的钦佩。


 

 

香港珠海学院文学院长邓昭祺先生回顾了胡适与新文化运动和北京大学的深厚关系,指出北京大学是举办“胡适与中国新文化”研讨会的最理想的地点。

最后发言的是北京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蔡木森。蔡木森表示,北大不仅是胡适先生、也是所有北大校友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介绍了北京大学安徽校友会和胡适陈独秀研究中心的情况,还回顾了组织编纂《胡适全集》的历程。

本次会议会期两天,在“胡适与中国新文化”这个大主题下,着重就“胡适与中国现代政治”、“胡适思想与中国现代教育”、“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胡适与现代历史人物研究”、“胡适与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等子题展开。以胡适为主题的会议在北京大学举办尚属首次,会上中外知名学者云集,耿云志、杨天石、汪荣祖、周质平、黄克武、罗志田、陈平原、孙郁、章清等均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这是今年人文学术领域的一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