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举办第五期邀访学者欢迎会

发布时间:2018-09-06

2018年9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迎来了海内外的第五期邀访学者,他们将在静园二院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研究和交流工作。9月3日下午,邀访学者欢迎会在静园二院111室召开。14位本期邀访学者与文院院务会成员、行政团队、往期邀访学者代表见面,开启本学期的驻访生活

 

院第五期邀访学者欢迎会现场

 

欢迎会由院长助理韩笑主持,他代表文院向各位学者表示欢迎和敬意,并简要介绍了文院的情况。随后,与会学者们共同观看文院的介绍视频,进一步加深对北大学术传统和文研院宗旨的了解。

 

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在随后致辞中表示,在过去两年里,文研院一直在探索涵育学术,激活思想之路。文研院此次能够汇聚众多优秀的学者,将努力为大家提供思考和涵育的空间,也诚恳地希望学者们能在驻访期间互相切磋、交流、批评,得到思想的启发和学术上的突破。近者悦,远者来,文院期待和学者们共同推进学术的发展。

 

院长邓小南随后向各位学者介绍了文院的创办缘起。她指出,文院建立的目标,就是为文科根本性的发展助力,并搭建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从这一目标出发,文院一方面推动校内外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一方面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接下来,邓小南院长从学术活动、核心议题等方面对文院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表示,邀访学者项目是文院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院希望为学者们提供良好的学术条件,并支持学者们后续的学术发展计划。最后她谈及文院“清新风气,一流标准”的工作原则,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围绕重大的前沿议题继续深入,推动文院工作的不断进步。

 

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在欢迎会上讲话

 

接下来,第五期邀访学者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进行了介绍。本期学者来自外国文学、思想史、经济思想史、艺术史、社会学、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两位在学界备受尊敬的前辈学者——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院王炳华教授,和台湾中研院史语所邢义田研究员——此次作为文院特邀访问教授同期到访。王炳华教授回顾了他的学术经历,表示新疆是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一大枢纽,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对活跃在古代新疆的同族群与今日新疆的历史关系进行梳理,也非常期待驻访期间能够得到与各位学者切磋的机会。邢义田先生介绍了他半个世纪来以简牍研究和碑铭拓片整理为中心的学术工作,近年较多工作专注在画像石拓片材料的研究上。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院刘静贞教授介绍了她基于宋代社会史的研究,她关注女性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颖表示,自己的研究兴趣点主要集中在19世纪英国的女性小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映芳教授关注社会的转型,她认为社会学学者应多方面与人文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照田介绍自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近年来着重的方向在理解20世纪40-80年代的革命青年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刘成国希望结合文史的路径,拓展对王安石的研究。

 

各位邀访学者在欢迎会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明清书法篆刻,也注重通过文人信札尺牍来考察文人应酬和经济关系。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罗丰的研究集中于北朝至隋唐历史考古,同时对青铜时代以及游牧族群相关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鲁西奇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史和历史地理学,他一直关注历史中的边缘和弱势群体。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黄纯艳则希望从财权分立的角度,重新诠释中国财政史。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郭永秉作为青年学者的代表,表示期待在文院这一平台中与其他学者交流学习,反思文字研究如何进行。

 

Frédéric Brahami教授在欢迎会上讲话

 

来自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Frédéric Brahami教授的研究集中于16世纪至启蒙运动之间的法国哲学史,尤为关注在这个时段当中,社会规范如何重新建立。同样来自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Isabelle Thireau教授和北大社会学系有多年的合作,她希望重温20世纪30-40年代的社会调查,借以深入考察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早期历史。

 

往期邀访学者代表分享驻访记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志远(文邀访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建委(文邀访第四期)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高波(文邀访第四期)作为往期邀访学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文研院驻访期间的难忘的片段,表示文研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者的坦诚交流、议题的碰撞深化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迈入九月,文研院即将迎来建院两周年。新一批邀访学者的到来,新学期学术活动的展开,让洒满阳光的静园二院再度热闹起来。

 

院第五期邀访学者欢迎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