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39】宁晓萌:绘画即历史——从梅洛庞蒂的风格概念看绘画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未名学者讲座39

绘画即历史

从梅洛庞蒂的风格概念看绘画史研究

 

时 间

2018年11月07日(周三) 19:00

地 点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

主讲人

宁晓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人

张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副编审)

主持人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

 

什么是绘画?对很多人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太过简单无需反省的问题。然而当我们检讨何以可以将最初发生在不同时空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功用的东西统称作绘画,我们即进入一种对于绘画之一般性和统一性问题的反思。

 

本次讲座将以现代艺术概念的困境为理论背景,以梅洛庞蒂中期哲学文本为主要依据,说明梅洛庞蒂正是借助风格概念为绘画的这种统一性提供了解释。风格对于梅洛庞蒂而言,意味着一种“活的历史性”,意味着一种凝结在一系列悖论关系(被动性-主动性、自我-他人、局部-整体、个人-公众)中的奠基与建立,在这种建立中,风格对绘画之统一性的意义体现为它为世界添加一种观看的维度,一种等价体系。同时,风格的研究並非单纯基于对于单一风格或作品对象化的研究,而是面向风格间的联系。

 

无论从实际的艺术史研究还是从梅洛庞蒂的哲学理论看,风格概念揭示出“表达的连续尝试”,亦即风格的研究总是要求在绘画自身的系统性和历史性视野中展开。正是在这种历史性的关注中,梅洛庞蒂将风格概念与表达问题联系起来,将目光投向对他人处境和主体间交流问题的探索上,规避了长久以来在艺术史研究中以黑格尔式的“时代精神”解释风格的困境,而这同时也为我们当下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进路。

 

【学者简介】

 

 

宁晓萌,女,北京大学哲学学士(2001)、哲学硕士(2004),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2008),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梅洛庞蒂研究、现象学及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研究、美学及中国画史研究等领域。著有《表达与存在:梅洛庞蒂现象学研究》(2013),并有《弗洛伊德哲学与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李思训绘画研究》、 “Towards the World of Expression: Merleau-Ponty’s Breakthrough in the Issue of Expression”等论文十余篇发表于学术期刊及论文集。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