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访学者论坛
2019年9月17日,文研院第七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三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姚达兑作主题报告,题目为“中国神怪小说的近代英译之聊斋英译”。第七期邀访学者波特伦•谢弗(Bertram Schefold)、周绍明(Joseph McDermott)、李开元、景跃进、石立善、李放春、吴雅婷、黄盈盈、田雷、姜南、肖铁、彭春凌、叶晔、周月峰、路国权,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闵雪飞老师出席并参与讨论。
姚达兑老师首先介绍了他目前所处比较文学领域的一些情况,进而介绍其在文研院所从事的研究计划。在入驻文研院期间,姚达兑老师主要研究近代时段外国人、传教士所翻译的中国神怪小说。这次的报告会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是介绍整个写作计划的情况,二是以其中的一个案例(《聊斋志异》的近代英译)作进一步详细解释。姚达兑老师认为,“近代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外译情况颇为复杂,翻译中的误读,或带一定目的的重新阐释,往往与中外文明互动相关,有时也与时代潮流、社会风气和精神重建密切联系在一起。”因而,中外文明的近代接触和碰撞,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姚老师首先介绍了整个研究计划的三大部分,依中国神怪小说近代外译的前后顺序而划分,分别归类为“搜神”、“述异”和“朝圣”三个主题。第一个部分主要是讨论马礼逊(Robert Marrison)等人所翻译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神仙通鉴》)等一类的故事。姚达兑老师指出,这些早期新教传教士正是通过《搜神大全》这类的偏近道教的故事来理解中国的诸神谱系,他们的翻译和阐释是为批评中国和准备传教而作准备的。第二个部分的主题是“述异”,姚老师讨论的是仙鬼狐妖故事(白蛇传、聊斋、妖怪故事等)的近代英译,以此来看外国人对中国人神关系和世界秩序的认知,进而解释中国神怪小说在近代英语世界的影响。这一部分,姚老师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个案研究,比如关于传教士吴板桥英译的《白蛇传》。姚老师发现,吴板桥(Samuel Isett Woodbridge)通过英译《白蛇传》和《西游记》来“述异中国”,进而批判晚清中国,并宣扬了在中国传教的合理性。吴板桥这种东方主义式的翻译,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第三部分主题为“朝圣”,姚达兑老师从两方面讨论西方人如何和为何要翻译《西游记》等作品。西方人喜欢将《西游记》、《四游记》一类的小说比作英语小说《天路历程》,突出其历练和朝圣的主题。比如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的英译《西游记》便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个案,体现了李提摩太在晚清中国融合中西文化、沟通儒释道耶的种种努力。
姚达兑老师在介绍完整个写作计划之后,还分享了一个刚完成的个案研究——关于晚清在华外交官汉学家阿连壁(Clement F. R. Allen)的英译《聊斋志异》。1874年至1875年间,阿连璧在香港的汉学杂志《中国评论》(China Review)上连载其英译的18篇聊斋故事。阿连璧运用了删略、增添、扩写、附注,甚至带有其个人解读的策略来翻译中国故事,意在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中国文明,以便迎合当时该杂志的主编德呢克(Nicholas B. Dennys)关于比较神话学和民间文学的思想观念。阿连璧的翻译对各个故事背后涉及的中国文化、制度、风俗、典故,多有详细的介绍。这种阐释性的翻译,具有中外比较文学的视野,同时也涉及了中外比较神话学和民俗学的内容。
姚老师认为,将阿连璧英译《聊斋志异》与此前的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以及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译聊斋相比较,便能发现其译文的更多优点。郭、卫二人因为传教士的身份和基督教的知识背景,采取了“述异”的翻译策略——两人在译介《聊斋志异》时,将中国和中国文化呈现成异质的、落后的、野蛮的状态。这样的译文带有很强烈的抨击中国社会现实并进行传教的宗旨,而身为外交官、报人的阿连璧则关注于“求同”,其译文相对更加客观忠实。因而,可以说阿连璧的英译《聊斋志异》是一种跨文化阐释,带有其中外比较和文化阐释的目的,也促进了近代中外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在其时代有独特的意义。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最后,姚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近年来比较文学与中外文化交流这一方面,已渐成备受关注的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专著。现在学界基本有了一些共识:从明清以降的天主教耶稣会再到近代新教传教士,他们在带来思想冲击、促进文体新变、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同时,也与社会转型和文化精神的重建密切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