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的“北大文研论坛”第十六期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另一种绘画史——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壁画”。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为引言人,参与讨论的学者有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李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崇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梅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沈睿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练春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刘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刘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张剑葳。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文物出版社副总编刘铁巍女士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文物出版社副总编刘铁巍介绍了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的出版情况。她谈到,2002初版的这本书是“考古新视野丛书”中的第一本,影响深远。当时郑岩教授还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到再版时已成为一位知名学者。文物出版社与郑岩教授已经有十四年的情谊了,以后还要继续合作。并且文物出版社会一直向青年学者敞开怀抱,共同推进学术发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郑岩对墓葬壁画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成果颇丰。接下来,他以这些研究为基础,从宏观上谈论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墓葬壁画的思考。
他指出,人们在讲到中国绘画时,首先会想到山水画,但从传世的卷轴画上看,追到五代的作品已难以确定真伪。而2014年发现的唐开元二十八年(740)韩休墓中的独屏山水图,说明中国6世纪时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山水画,可以更新我们对中国绘画史的认识。今天我们很幸运,可以看到如此丰富的考古材料,为我们多角度地看问题提供了条件。但是,要注意的是,中国绘画史的写作不应是单线条的,而存在着多个关系复杂的系统,研究中要注意将墓葬壁画放在恰当的框架内探讨,不同的阶段材料不同,所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汉中期河南永城芒砀山梁王陵。这座墓中的壁画描绘的主要是龙、凤、仙山等人们观念中的题材。显示出绘画“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的特质。汉代的墓葬壁画,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关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墓葬壁画,应更多地与思想史、宗教史结合在一起。另外,在两汉墓葬壁画与丧葬相关的其他形式的绘画中,绘画语言的发展也值得注意,以山东金乡县李庄村东汉晚期“朱鲔石室”为例,该石室体量高大,来访者可以轻松进入,其三壁的画像在表现空间关系上表现出娴熟的技法。
汉代墓葬中出现的墓主画像逐步呈现出偶像的特征,也是艺术史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一倾向,在北朝时可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而形成一套以墓主像为核心的规制。这类壁画普遍出现于贵族墓葬中,应与绘画艺术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一定关系。
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墓、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石子冈5号墓、狮子冲墓等大型的南朝墓葬中,工艺复杂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镶砖画的模具和原砖不断使用、修补、重制,这一现象显示出将这一绘画原稿经典化的过程。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其确切的作者,但以“大艺术家”为基础的中国绘画史可以从这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写起。
至唐代,墓葬壁画布局相对变得松散。郑岩教授以韩休墓为例说明了这种变化,指出韩休墓壁画只是当时社会的流行绘画题材。这一时期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想象,可以从寺院内丰富的壁画中看到。人们似乎把这种想象都抽离到了寺庙中,所以墓葬壁画在内容上显得比较苍白。因此只有将墓葬壁画与石窟寺壁画这两个系统加在一起,才能比较完整地理解唐代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想象。
宋元时期的墓葬壁画呈现出了装饰性的特点,已近“夕阳西下”。郑岩以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1309)武庆夫妇墓为例进行了探讨。该墓墓室壁画均以屏风的形式呈现,其中所绘的两匹马,应为临摹韩幹《照夜白》所代表的一类作品(元代赵孟頫等画家也画过这一题材)。这种临摹说明当时流行的士人绘画,已经被民间所模仿。墓葬壁画中栏杆、人物等的画法也可以看出对同时期卷轴画的模仿。壁画作为宗教史、思想史的反映已经衰微,墓葬壁画已近夕阳西下,变为了一种单纯的装饰功能。而同时期卷轴画的系统则越来越复杂。
郑岩的演讲结束后,杭侃教授进行了总结。之后李零、李崇峰、王睿、李梅田、沈睿文、练春海、刘未、刘晨、张剑葳等学者分别发表了看法。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墓葬中的佛教因素、壁画的观者、西方语境下“雕塑”的概念、同类题材在不同媒介上的表现等,在方法论方面的讨论集中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美术史基本方法论的构建等问题。现场观众进行了提问,郑岩一一回应作答。
最后杭侃教授总结了今天的发言与讨论,再次对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的发行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