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六十一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日俄战争、东北亚与世界近现代史的转折——《日俄战争》新书研讨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田春树主讲,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主持。文研院四期访问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孙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中文系教授王中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高士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出席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文研院、三联书店联合主办。
论坛伊始,翟德芳对《日俄战争》一书的历史背景作简要介绍。1904至1905年间,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日、俄两国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打响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日俄战争。战争持续了一年零七个月,双方伤亡达五十余万人。这场战争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也是日、俄、朝、中四国各自历史发展或明或暗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东北?它与朝鲜、中国以及当时其他的殖民地国又有怎样的关联?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上,俄罗斯史与朝鲜史专家和田春树教授出版了这本学术巨作,全面地呈现了这场战争的错综起源,以及开战前一年与战争第一个月的历史全貌。
随后,和田春树教授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撰写《日俄战争》的初衷。在日本国民意识中,日俄战争是一场被美化的战争。近代日本的观念诞生于明治时期,然而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国民才开始建立国民身份,树立国民意识。因此,要修正日本国民的日俄战争观是很困难的。但是,日本要在东北亚地区长期发展下去,这件事情又是必须要做的。
司马辽太郎所著的《坂上之云》以日本的主体性描写了日俄战争的实质。和田教授通过对这部作品作批判性研究,围绕日俄战争展开了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脉络。和田教授认为,在研究日俄战争观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朝鲜的存在——而这在司马辽太郎的作品中被忽略。因此,和田教授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详细描写朝鲜和俄罗斯的动向。
至于明治维新的成果,和田教授也与司马辽太郎观点向左。他表示,早在1880年中期,日本就已经对朝鲜半岛存有野心。在日本,当时的普遍观念是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有野心——若俄罗斯占领朝鲜,日本的独立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日本必须进军朝鲜。
然而,这种维护独立的观念将日本的野心伪装了起来。事实上,俄罗斯开始支持朝鲜半岛独立。日本外交官在1890年代中期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既不想控制朝鲜,也不想和日本一起在朝鲜半岛分割而治。所以,如果日本能够强势出兵朝鲜,就能够控制朝鲜半岛。因此,日本计划在1903年日俄双方展开谈判时,若意见不被接受,就展开战争。而此时,正是战争的最佳时机。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本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控制朝鲜半岛,还将目光“瞄”向了南满洲。最终的结果是,满洲被俄罗斯控制,朝鲜被日本控制。而实际上,对日本来说,占领朝鲜是理所当然的——便于之后进军南满洲。所以,战争因日本长期觊觎并入侵朝鲜而肇始,最后发展成日俄双方在中国东北展开战争,其结果是俄罗斯承认了日本在朝鲜的权益。
日俄战争是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虽然战争只发生在日俄双方,但它对全世界(包括朝鲜在内)都有很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交互的、多面的。
日俄战争为俄罗斯带来了第一场革命。俄罗斯的革命派对日方取得胜利表示欢迎,列宁尤其如此。在1905年旅顺陷落之后,俄罗斯爆发血色星期日革命。但是,第一次革命未能彻底进行,而第二次革命直到1917年才发生。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复杂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派(如孙中山)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持积极的态度。但在日本占领朝鲜之后、开始进军南满洲时,孙中山也意识到了日本将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桥梁这一严酷真相。
总体而言,日本的胜利确实是“有色人种”对“白色人种”的胜利。但这只是事情真相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在看待历史时必须看到历史的整体面貌。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们,一开始也对日本抱持期待心情。但在看到其侵略行为后,期待幻灭。中国人可能也是同样的心情。
随后,汪晖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几点体会。首先,这部历史著作不止讲述过去,同时也试图与所处的时代对话。和田教授以重新叙述日俄战争的方式检讨战后日本史观。作为确立日本现代主体性和国民革命的重要开端,日俄战争被凝固成一种历史记忆。战争、历史记忆和现代主体性之间相互关联,因此,批判战后日本的史观并不容易。
其次,和田先生的观点具有启发性。他将日俄战争的架构从朝鲜延伸至满洲,实际上是将朝鲜放到了整个日俄战争的脉络之中。肇始于朝鲜的日俄战争与50年代的朝鲜战争之间构成了纵向的解释脉络。在今天,朝鲜半岛又处于紧张的时刻,我们可以将朝鲜在整个帝国历史中的战略地位为参照,揭示其背后的地缘政治意义。
汪晖教授也谈及日俄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战争爆发之后,欧洲社会民主党主流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欧洲人道主义社会民主派的“破产”——大国不再有可能以均势实现和平,过去的维也纳体系也无法维持世界和平。与此同时,这也成为他们转向革命的重要契机。因此,从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脉络见证着帝国均势逐渐被打破的过程,也见证维也纳体系破产的过程。日俄战争是开启世界性的一个重要节点。从亚洲觉醒的革命序列来看,从1905年的俄罗斯到波斯、土耳其,再从中国到1917年的俄罗斯,这形成了一个世界历史的新格局。
汪晖教授认为,若要重新研究20世纪的中国历史,日俄战争是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民族革命转向成为压倒性的新潮流便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田先生的研究为中国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机会。
沈志华教授借日俄战争往后的历史考察日苏关系的变化。他认为,20世纪以来,在任何一个双边关系背后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国际背景。日俄战争之后,三个转折点“定格”了日苏关系。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938至1940年间。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关东军想要继续北进攻打苏联,这一战略行为威胁到了斯大林,张鼓峰战争使之进入僵局。事实上,迫使关东军放弃攻打苏联的变化发生在欧洲,苏德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39年,苏德签订秘密条约。然而到了1940年,苏德就瓜分欧洲的线路发生了分歧。希特勒实施入侵苏联的计划,这一举动使得世界局势再一次发生变化。苏联与日本的关系再度紧张。与此同时,日本也因关东军的失败使得海军得势,与美国开战——这促成了苏联加入英美同盟国。
第二个转折点是1945年。英美为减少在日陆地作战人员的损失,想要苏联参战。双方达成协议后,美国甚至同意苏联在日本本土登陆。转变发生在投放原子弹以后,美国拒绝苏联参与对日作战,日本本土也不能让其插手。然而在日本投降以后,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在后续的谈判中,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对朝鲜半岛进行划分。但由于优势不在,苏联排除了对日本战后问题的处理。从此,苏联和日本脱离了彼此间的接触。
第三个转折点是1955年。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希望与日本关系正常化。然而在1955年协议将要达成之际,美国介入并干预。美国分别与日本、韩国达成日美安保条约和美韩条约,在东亚地区对中国形成包围。1955年以后,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基本定格,美日韩同盟、中苏朝同盟,且双方互不来往。
接下来,孙歌教授发言。她认为,历史学与现实有一种断裂的连接。一个历史学家在自己的历史研究中回应同时代的课题是一个分寸感强的问题。同时,她注意到了《日俄战争》一书的几个鲜明特色。
首先,《日俄战争》讲述的是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与过程。孙歌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历史学家所尽到的、最大的本分。只有当我们讨论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的时候,才能知道它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其次,和田先生在讨论日俄战争这一具体历史过程的时候,关注的是作为结构性的历史本身。在这一结构中,日本挑战了强大的俄国,并且以“有色人种”这样的身份战胜了白人的帝国,打破了当时的国际秩序。将这样的真实相对化之后,我们看到了另外的真实。比如,日俄战争的胜利作为一个积淀下来的、被传媒不断复制的民族国家记忆,在20世纪的日本历史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孙歌教授表示,1941年底日本挑起的太平洋战争与日俄战争胜利这样一个集体记忆至少存在一个潜在的关联。
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20世纪是一个帝国主义战争与改变国内秩序的革命相交错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对这样的历史进行复杂的辨认和分析?学者在谈论战争及革命的时候都会以国家、民族为单位去定位整个暴力事件。然而,和田先生的书能够帮助我们进入这个暴力过程本身并认清事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强烈的内在冲突和矛盾交织时进行决策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一些偶然性事件推动整个历史进程。
如果我们承认20世纪是帝国主义与革命重新打造人类秩序的时代,那么,21世纪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和平的世纪?孙歌教授认为,这才是战争研究中最根本的课题。
接下来发言的是王中忱教授。他首先评述了司马辽太郎《坂上之云》一书。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叙述非常深刻地浸透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所谓“司马史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晦暗的昭和、明亮的明治”,《坂上之云》是其代表。和田先生以严谨的历史学家态度来对抗这种已经成为共识的历史认知,令人敬佩。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和田先生在这部巨著中所叙述的不仅是日俄关系,更是世界史的事件——牵动了整个东北亚地域政治格局的大事件。王中忱教授由此联系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后者更多地是在一个国家的格局内部、一个线索里来讨论,对国际性事件关注较少。
试举一例。《日俄战争》一书细致地写到俄罗斯在1900年利用义和团事件出兵满洲,要求签订俄清密约却未能达成的事件。中国的近代史叙述会较多地强调中方的抵抗。和田先生则在书中提到,其实日本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帝国列强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国也有可能维护和争取自己的主权权益。实际上,中国学者可以继续关注的方面有:怎样认识当时那个世界?特别是在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中,弱国该怎样找到自己维护和争取主权的空间?
高士华研究员则分析了日方对日俄战争的阐释。日本学者认为,俄罗斯自从占领西伯利亚以后,就有了南下的想法:先进入中国东北,再进攻日本。日本是为了阻止苏联南下做准备。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2015年,安倍晋三在发表讲话时谈到,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在殖民地统治之下的亚洲和非洲的人民。事后,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对此话发表抗议,他们表示“本质上,日俄战争是两国围绕满洲等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支配权而展开的战争。其主战场也在上述地区。换言之,这是怀着帝国主义的野心,在其过程中不断侵犯被当作战场的非当事国人民的人权而持续的战争”。
日俄战争的胜利确实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独立的愿望。但问题是,日本在之后开始了其侵略步伐。高士华研究员认为,这场战争让日本军队野心膨胀。不仅如此,日本对日俄战争一直没有反省,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成人礼”。日本军队可与白种人对抗并取得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特别危险的。英美国家的人认为甲午战争是第一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中日战争,而忽略了中间1905年的日俄战争。无论是日本史还是中国史,日俄战争都非常重要。
昝涛副教授关心的问题是:除了故事上的历史源头和过程,《日俄战争》一书在知识和思想上能带给没有日俄战争记忆的人什么启发?尽管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但它仍会以不同的形式与每个人相遇。
昝涛副教授在研究土耳其史时“偶遇”到日俄战争这段历史。在一位土耳其社会科学家的传记中,学生们得到了日俄战争的消息后,情绪空前高涨,自发欢呼游行,庆祝俄国战败。
昝涛副教授表示,可以从两个视角解释亚非拉人民对日本战胜俄国的看法。首先,在种族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存在对立关系。其实,这种观点不是亚非拉人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西方人打着科学的名义制造出来的。
其次,日俄战争是两个近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且在第三方领土上发生。作为世界史的重大事件,它在思想史的维度上也会有多视角的呈现。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他需要知道这件事对他的思想和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切实相关性。
论坛最后,和田教授回应了讨论中的部分问题,并希望日后能与中国学者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翟德芳总编辑总结到,中日两国学者围绕日俄战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触及很多问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这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日俄战争这个历史事件,深刻认识东北亚错综复杂的现实和我们所处的特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