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76】叶晔:古典文学文本的整体凝固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9-09-03

 

201993日下午,文研院第七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晔作主题报告,题为古典文学文本的整体凝固及其意义。第七期邀访学者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Schefold)、李开元、景跃进、石立善、李放春、吴雅婷、黄盈盈、田雷、姜南、肖铁、彭春凌、姚达兑、周月峰、路国权,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近年来,文本研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写本时代中文学文本的不稳定性问题,不同代际、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叶晔老师表示,他的研究方向在宋明文学,这一历史时期因为印刷业的发展,文学文本的形态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宋明的情况本不适合去讨论中古的话题。但古代文学研究亦须具有通贯意识,他希望在解决明代文学实际问题的同时,看看在文本研究的内部,有否可能形成近世文学与上古、中古文学的一些对话。

 

《早期文本的生成与传播—— 周秦汉唐读书会文汇•第一辑》刘跃进 / 程苏东 主编,中华书局,2017.(本土学界有关早期中国文本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叶晔老师首先提出了文本凝固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建立在印本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学现象,主要表现为全录式分体总集与大型文学丛刻的编纂、刊印。它由文本稳定文本汇集两个维度及发展阶段构成。二者有先后之别,文本稳定是一种无关人之精神的技术必然,主要借助宋代印刷业的兴起得以实现;而文本汇集是一种时代风气及读者需求驱动下的使然,得益于明代延绵持久的文学复古生态,及明嘉靖以后出版业的复苏与再繁荣。上一个文学复古期(中唐至北宋),因尚未发生印刷革命;上一个商业出版的发展期(南宋中晚期),因没有文学复古之氛围,都不足以完成古典文学文本凝固的时代使命。

 

近年来,作品异文被视为经典变动不居的一种反映,明代在汉唐文学经典化进程中的意义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以莫砺锋、陈尚君先生为代表的唐代文学专家,对明代在唐诗流传、纷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一视角同样为海外汉学家所认同,包括《剑桥中国文学史》在内的诸多研究成果,也强调晚明是伟大经典的共识得以确立的时代。在回顾学界已有的研究路径之后,叶晔老师希望将关注点从有关读者接受的社会文化问题,转移至较纯粹的文献文化史问题。他认为可以暂时不去讨论意义的凝固,而是先试着讨论凝固的意义,探究文本凝固如何在阅读史层面形成经典时代文学代胜的文学观。

明·冯惟讷《诗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重要蓝本

 

叶晔老师坦言,古代文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一般来说,是作家及其原创的文学作品。作家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是评价古典文学的重要标准。明代因有文学复古运动相始终,故评价一贯不高,唯有通俗文学与晚明性灵文学闪光于文学史中。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文学史观中,经典的终结的衔接对象理应是新经典的开始。但如果我们将经典的终结的衔接对象视为凝固的开始,那便是一个古典文学从鲜活的生长者转变为稳定的宗法对象的过程。若此路径成立,我们或可对先作者后读者的传统范式作出调整,换以先读者后作者的角度,探究作家个体的阅读经历与知识结构,甚至可以代表某一时代标准读者的普遍阅读书籍与常规知识体系。复古思潮中的明代文学,尤其具有代表性。

 

最后,叶晔老师指出,有关经典终结凝固开始的话题,明代并非唯一的朝代,汉代同样是一个经典终结凝固开始的时代。西汉五经博士的设立,以及刘向、刘歆等人的古籍整理活动,让先秦文献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无论《诗经》《楚辞》,还是各种经部、子部著述,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西汉学人重新编定后的文本。以上文献特别是经部著述在汉代的凝固,深刻地影响了先秦学术在后世的传播。而事实上,集部文献在明代的凝固,对汉唐文学之批评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人以复古为创新,正是古人经学思维方式在文学创作及批评上的一种投射。如果我们将文献文化史视野下的,同置于中华文献之文本凝固与思想再创造的历史长河之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亦未可知。

 

邓小南院长为叶晔教授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