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87】黄盈盈:跨越学科的“性”史

发布时间:2019-11-26

 

20191126日下午,文研院第七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12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黄盈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跨越学科的。第七期邀访学者李开元、景跃进、吴雅婷、李放春、田雷、姜南、肖铁、彭春凌、叶晔、周月峰、路国权,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黄盈盈老师首先对讲题进行界定,即希望在近现代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梳理的历史,并带着自己的学术经历展开思考与提问。在强调了性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以及学科之外性话语的重要性之余,她指出性研究的三个突出特点:议题的高度道德化、对话的多主体性以及研究的切身性。报告简要辨析了性与性别的不同以及概念的翻译,随之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西方性学的百年简史及其与当下中国的连接;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性研究;三,历史与中西视域下性知识图景中所缺失的板块与可能的拼接(重新认识)。

 

报告第一部分,黄盈盈以人带史,从几位重要的性学家入手,概览了19世纪以来西方性学从强调科学主义的sexology到强调社会人文特点的sexuality这一研究历程。自1886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撰写《性的心理病:临床-法医学研究》开始,性就被作为一个独立现象从生殖医学中剥离出来。此后的近百年间,伴随着很强的优生学特点,霭理士、弗洛伊德、赫希菲尔德、赖希、桑格、金西、马斯特斯约翰逊等人通过精神分析、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陆续繁荣了性科学时代。而性的科学主义随后受到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建构范式的挑战——后两者的主要推动力来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类学跨文化研究与社会史中的性记录、60年代以来的女权主义与同性恋运动以及80-90年代兴起的酷儿理论。福柯、卢宾、威克斯等人则是重新思考的重要人物。不可忽视的是,自80年代以来,艾滋病的横空降世再次搅动了性研究的生态,带来了性知识的再度医学化。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

黄盈盈老师进一步指出,以上这一部从欧洲到美国的性学简史在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这两个时间点通过翻译以及学者间的交流与中国的知识界发生关联并影响至今,但缺乏足够的反思与拓展。而近现代西方社会所流行的压抑-解放”“正常-异常二元思维,即便早已受到了福柯等学者的消解,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去甚远,却依然在当下大众的观念中留有很深的印迹。

 

在简要提及20世纪初张竞生、潘光旦、高罗佩等人的著述之后,报告会进入到第二个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性研究。期间,刘达临、潘绥铭、李银河等性社会学家的著述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黄盈盈老师基于自己的认识与观察,将这四十年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80-90年代初,在经历过文革时期性的高度政治化特点之后,性科学知识的译介与性医学、性教育的兴起掀起了一股性学热;二,90年代至2010年左右,性研究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期,触及历史文化、不同人群的社会调查、法律探讨等内容;三,2010年以来,扫黄、反性大妈、新女权、LGBTQ、性教育与性咨询等不同力量型塑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性话语生态,也凸显了多重政治性的特点。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除了艾滋病带来的再度医学化道德恐慌,黄盈盈老师批判地指出,近年来,传统、西方、进步、保守这些政治话语在公开争论中进一步彰显;性的议题,在当下以更加(多重)政治化、更加聚焦却也更为窄化以及(很可能)更加西化的面貌出现在国内外的舞台上——“我们依然尚未进入历史文化的宝藏,可是离丰富的生活常识与实践和广袤的地面却渐行渐远。黄盈盈老师不无忧心地反思,我们不仅做不到历史有关,对当下经验生活世界的好奇、耐心与切身的行动力也正在逐步消失;各类话语(包括法律政策)与人们生活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在一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在一个混杂不同人群、虚拟与赛博格(cyborg)在内的多重世界里,有效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困难。

 

报告第三部分,黄盈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办会与研究体会谈到,就性领域而言,个人境遇(包括代际更替与知识局限)、学术体制、社会与政治背景乃至更大的世界变动格局前所未有地聚集于当下的思考与实践,带来更多的复杂性及困境。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为黄盈盈老师颁发文研院邀访学者聘书她开始对提问本身进行提问:我们如何思考那些尚未进入性话语的生活实践与经验?如何更好地扎根于中国历史、民间社会、生活百态来提出当下的问题?在充斥着多重性与世界性的当下,如何接地气地思考中国经验并提出更具穿透力也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而这种提问与回应能更好地理解当下、理解世界、理解人,以及理解自身,而这种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延伸至积极的实践。

 

报告结束后,与会老师就的跨学科性质以及不同文本(社会调查、文学本文、法律文本、历史文本、考古器物等)的特点与可能的拼接展开了讨论,并就推动性变迁的社会力量、当下性研究的困境以及所处的经济与政治背景(包括性研究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建设性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