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课程

【文研课程03】沈卫荣: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

授课教师:沈卫荣       授课地点:文研院

授课时间:


课程简介


2018年9月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将正式推出课程“项目,这是文院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专题课程,本学期共四门。其中,有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合作的三门人文通识课程:赖建诚教授的“经济史的趣味”、孙歌教授的“现代日本政治学方法:西方政治理论的转化”和沈卫荣教授的“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以及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的一门专业课程:王炳华教授的“新疆考古与西域文明”。



教师介

/bdrw/upload/fckeditor/20189/20189191726261188535(0).png


沈卫荣

1979年9月—1990年3月: 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3月—1998年6月: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系,获博士学位。

1998年12月—2005年12月:历任尼泊尔蓝尼国际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研究系合作研究员、Macalester学院历史系访问教授、德国洪堡大学中亚系代理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共同研究员、日本地球环境研究所客员教授等职。

2006年1月—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藏学出版社英文总编、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曾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台湾佛光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2010.9-2011.3)、哈佛大学南亚系合作研究员(2012.1-10)、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2012/2013年度研究员、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2014/2015年度研究员等职。

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2013/14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专门研究领域: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的比较研究。

 

/upload/file/word/370dfdb4-ee0f-4f7d-8c1c-6c923a3b2c45/http://119.255.240.188:1024/upload/file/word/3d81f29c-c23c-4042-aa24-81db25598f80/1.002.jpeg

沈卫荣教授《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书影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首先介绍作为现代人文科学研究之基础的语文学的定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基本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语文学于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研究,特别是于汉学、印度学、西藏学、佛教学等研究学科内的运用和具体实践,最后总结讨论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和世界观的语文学对于当今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的现实意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们于各自的学科内如何运用语文学这一基本的学术工具,进而倡导中国的人文科学研究回归到作为现代人文科学之基础的语文学轨道上来。

 

教师寄语:

You are not what you read, you are how you read! 语文学(Philology)是一门教人如何阅读的学问,用尼采的话说,它是一门教人“慢慢读书”的学问。语文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是现代人文科学的源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学者,那你就应该先从接受语文学的基本训练开始。

/upload/file/word/370dfdb4-ee0f-4f7d-8c1c-6c923a3b2c45/http://119.255.240.188:1024/upload/file/word/3d81f29c-c23c-4042-aa24-81db25598f80/1.003.jpeg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藏学教授雅各布·道尔顿代表作《伏魔:藏传佛教中的暴力和解脱》(左)与小唐纳德·S. 佩兹所编《佛教研究关键词》(右)

 

显而易见,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我们都可以从“语文学”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经典节选

 

显而易见,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我们都可以从“语文学”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为了正确理解一个文本,解决一个学术问题,我们必须像傅斯年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下最大的功夫去收集、编排、比较和它相关的所有其它文本,替它重构出一个可靠的语言的和历史的语境,从而给它一个逻辑的、合理的解释。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抑或过度诠释,都与做学问的宗旨背道而驰。

同样,为了理解“他者”,并与他人共建和平与幸福,我们也必须将他者所发出的信息,放在属于它自己的语言的和历史的语境中来分析,以正确地理解“他者”的本义,并以真正开明的心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如果跳不出“诠释循环”,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永远将他人的文本,放在自己语境中来解释,那么这个世界必将充满冲突、战争和灾难。

在今日这个世界,获取文本、信息并不难,但要自觉自愿地跳出“诠释循环”却很难。人们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背景书”来阅读他人的文本,收集有关他人的信息常常是为了证实他们头脑中早已先入为主的有关他人的观念的正确性。对与他们既定的观念不相符合的信息,他们可以像马可波罗当年对中国的筷子一样熟视无睹。要打破这种“诠释循环”,既需要道德勇气,但更需要“语文学”方法。一位现代的开明(tolerant)、博雅(liberal)君子一定是像Steinkellner先生一样,为学、为人皆深得“语文学”精髓,且身体力行的人。

    中国的学术背离傅斯年先生积极倡导,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先生身体力行的“语文学”传统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尽管上述诸位先生今日复为学界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但他们当年奉行的“语文学”传统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今天对他们顶礼膜拜的后生学者们的理解、欣赏和和继承。这些偶像人物的学术和人生之所以成为传奇,只不过是因为它们正好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合拍,变成了后者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学术和国际学术之“接轨”之所以举步维艰,最大的困难恐怕并不见得是我们不够“后现代”,缺少理论或“范式”,而是我们许多的学术著作离最基本的“语文学”标准都相差甚远。

时常听人抱怨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不重视我们中国人的著作,殊不知,不但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情况并非如此,而且即使今天西方人依然挺重视日本学者的著作。我看问题的关键或在于我们的著作是不是水分太多?我们在解读古典文本时不是有点太着眼于当下了?我敢说“语文学”基本素养的缺乏是我们这一代学人最要命的缺陷。


——摘自沈卫荣:《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寻找香格里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upload/file/word/370dfdb4-ee0f-4f7d-8c1c-6c923a3b2c45/http://119.255.240.188:1024/upload/file/word/3d81f29c-c23c-4042-aa24-81db25598f80/1.004.jpeg

“中国的学术背离傅斯年先生积极倡导,王国维、陈垣、

陈寅恪等先生身体力行的‘语文学’传统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课程大纲

 

一、语文学的定义

1、沈卫荣,《我们能够从语文学学到些什么?》

2、沈卫荣,《寻找香格里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3、Jan Ziolkowski, “What is Philology: Introduction”, On Philology, pp. 1-12

 

参考:

1、Sheldon Pollock, “Philology in Three Dimensions”, Postmedieval: a journal of medieval cultural studies, 2014, vol. 5, 4, pp. 398-413.

2、Sheldon Pollack, “Philology and Freedom”, Philological Encounters, Vol. 1, Issue 1-4, 2016, pp. 4-30.

 

二、语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1、Richard F. Thomas, “Past and Future in Classical Philology”, On Philology, pp. 66-74.

2、James Turner, “Philology :The Forgotten Origins of the Modern Humanities "(选择其中的第一和第十三章).

 

参考:

1、Franco Montanari, “From Book to Edition: Philology in Ancient Greece”, World Philology, pp.25-44.

2、Anthony Grafton, “Humanist Philologies: Texts, Antiquities, and Their Scholarly Transformations in the Early Modern West”, World Philology, pp. 154-177.

3、Markus Messling, “Text and Determination: On Racism in 19th Century European Philology”, Philological Encounters 1, 2016, pp. 79-104.

4、Geoffrey Galt Harpham, “Roots, Races, and the Return to Philology”, Representations, Vol. 106, No. 1, 2009, pp. 34-62.

 

三、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

1、张谷铭,《Philology 与史语所:陈寅恪、傅斯年与中国的“东方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七本,第二分,2016年6月,第375-460页。

 

参考:

1、Angelika Neuwirth, “Qur'anic Studies and Historical-Critical Philology: The Qur'an's Staging, Penetrating and Eclipsing of Biblical Tradition”, Philological Encounters 1, 2016, pp. 31-60.

2、K. R. Norman,"A Philological Approach to Buddhism, The Bukkyo Dendo Kyokai Lectures 1994, The Buddhist Forum", Volume 5,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5. (建议将其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结合起来)

3、Jose Ignacio Cabezon, “Buddhist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and the Role of Theor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18, No. 2, 1995, pp. 231-268.

4、Sheldon Pollock, “What was Philology in Sanskrit ?”, World Philology, pp. 114-136.

 

四、语文学与文学研究

1、Paul de Man, “The Return to Philology”, 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pp. 21-26.

2、Edward W. Said, “Return to Philology”, Humanism and Democratic Cri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7-84.

 

参考:

1、Christoph Koenig, “The Intelligence of Philological Practice: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ilkes Sonnet “O komme und geh”, World Philology, pp. 285-310.

 

五、未来语文学

1、Sheldon Pollock, “Future Philology? The Fate of A Soft Science in a Hard World”, The Fate of Disciplines, eds., Critical Inquiry, 35 (4): 931-961.

2、Hans Ulrich Gumbrecht, “What are the Powers of Philology”, The Powers of Philology, pp. 1-8.

 

基本参考书:

1、Sheldon Pollock, Benjamin A. Elman and Ku-ming Chang eds., World Phil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2、James Turner, Philology:The Forgotten Origins of the Modern Humani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3、Hans Ulrich Gumbrecht, The Powers of Philology: Dynamics of Textual Scholarship,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3.

4、Jan M. Ziolkowski, On Philology, University Park and Lond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TIPS

课程要求:

A.本课程按课程进度设置分文献选读和选讲两部分。选读文献由教师讲授,课前会将文献发给学生预习。选讲文献由同学在指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课下自己阅读、课上汇报。

B. 每一部分的“参考阅读”可帮助同学预习准备相关内容。

C. “基本参考书”可帮助同学拓展学习内容。

 

考核方式:

课堂表现:30%;课堂报告,30%;期末作业,40%。

 

课堂报告:

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轮流重点准备教师指定的相关阅读文本,结合自己选择学科领域,报告与其相关的文献及其阅读心得,并积极参与到其他同学之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开展过程之中。

 

期末作业:

结合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研究,就自己选择的学术领域,最终写成一篇有关语文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授课教师
沈卫荣

授课地点
文研院

授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