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良渚vs石峁:史前中国的江南和塞北

发布时间:2020-03-20

值此特殊时期,文研院公众号“文研线上学堂”栏目将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或回顾文研院往期学术活动的内容,或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交流。希望能够切实凝聚学术议题与学者力量,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学术内容。

 

在关于“对早期中国的叙事与想象”的讨论中,学者们不断探寻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最早以什么开始?最早中国这一国家形态什么时候出现?在今天的推送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掘领队刘斌研究员,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研究员,将为大家讲述史前中国的江南和塞北,寻找最早的国家形成的思路及其内在关系。本期内容选自于北大文研论坛第九期,由文研院2016年秋季学期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常怀颖担任主持,并已更新在文研院与三联中读共同打造的音频栏目“北大文研学堂”,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即可收听并订阅。


 

手机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收听课程

 

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可,新石器时期最后的五百年中,整个东亚大陆出现了新的社会状态,文明和国家兴起。而良渚和石峁遗址,无疑是这个时空中最重要的两个遗址。跟随两位领队的足迹,了解最新的考古研究范式,一窥中国文明前进的道路。

 

一、良渚

1. 年代及地理位置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分布于太湖流域,北可至江苏新沂,南可到浙江金华。遗址位于杭州北面的盆地之中,海拔约2至3米,钱塘江在其南。良渚古城位于余杭区瓶窑镇,余杭古名“禹杭”,临平镇则发现了良渚水稻田遗存。

 

2. 都城结构

古城分为宫殿区、内城和外郭城三重结构,与后世都城的三重结构类似;都城选址于两山之间的低洼之上,苕溪流经,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似亦传于后世。良渚的筑城方式为采石于沼泽地中筑基,再以山上黄泥堆筑。古城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土方量为120多万立方米,设有类城防设施,因城外环水,该设施或实际用作码头;城四面各有两个城门,唯南面中心之一为旱路,其余皆为水路城门。宫殿区,即莫角山遗址,整体由古尚顶(莫角山俗称)土台与其上的三个小土台组成

 

3. 玉礼器

冠状饰标识通神和权力,玉钺表达王权神授的理念,玉琮是通神的法器,三叉形器和玉璜分别是贵族男女的装饰,晚期的玉璧同样是神权的载体等。良渚文化传播甚远,北至江苏花厅遗址,南至曲江石峡遗址,包括稍晚的延安卢山峁、榆林石峁和襄汾陶寺遗址等,都有良渚玉器出土;甘肃的齐家文化中,亦有大量玉琮,是良渚玉器的后续发展;再晚至前文所述的历史时期,良渚玉器的身影仍频现。

 

二、石峁

1. 年代及地理位置

石峁文化距今4300年至3800年,遗址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的榆林市神木县,在黄土高原的最北,坐落于黄河支流秃尾河与其支流洞川沟流汇之处的梁峁山地之上,高家堡镇之北,海拔为1100米左右。

 

2. 都城结构

根据城墙的分布范围,石峁确实应为“三套城结构”,即外城、内城、内城偏西中心部位的台城——皇城台。皇城台门道由广场、南北墩台(夯土为芯石为墙,南小北大)、挡墙和类似内外瓮城一类的设施等组成。该城为石峁的核心区域。皇城台为金字塔形结构,台顶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建筑和类似“池苑”的遗迹;从台顶往下,错落有致的石墙将其层层包裹。石墙上等距分布着一排排木头洞,中插木头。内外城墙长约一万米,基本沿山而建。外城的东门与皇城台门道结构相似,由内外瓮城、南北墩台和挡墙等组成。在内外城墙上发现的瓮城与成组马面引人注意。

 

3. 玉礼器

城墙里出有玉钺、玉铲和牙璋等,有的玉器被切片塞于石缝中。其中牙璋有明确的出土层位,这为它的年代序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藏玉或因欲赋予都城神与宗教的力量,使城门具威慑力,构建石峁人的精神凝聚力,共同抵御敌人。石峁玉器又颇杂,兼有良渚、石家河等多种文化元素,或启示着石峁在其区域内拥有万邦来朝的影响力。

 

 

2016年12月,北大文研论坛第九期三位学者讨论现场

 

从良渚和石峁遗址来看,玉礼器有所传承,都城结构却大为不同揭示了南北互相交流、影响和传承的过程。通过两位学者的讲述,在清楚了史前中国的江南与塞北之后,中原地区的情形呼之欲出。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塑成应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多元一体化过程。

 

看似隔绝的文明点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勾缀出早期中国满天星斗的局面。在下一期内容中,我们将继续沿着这一脉络,展开二里头与陶寺究竟谁是“最中国”之辨,进一步认识早期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国家的

 

相关链接:

【文研论坛09刘斌 V.S. 孙周勇:良渚与石峁

【邀访学者论坛02常怀颖:何来金镶玉——早期玉石器矿、作坊的发现与殷墟早期的绿松石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