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看花是种世界观——博物学考察记

2020年4月-6月

线上展览






第一单元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原名《汗漫录》)中说:“东坡在琼州有句云: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此二语可以移咏檀岛。竹林果园,芳草甘木,杂花满树,游女如云,欧美人谓檀岛为太平洋中心之天堂,非虚言也。”


檀岛,即夏威夷群岛。2011年8月8日我“借着洛克的光”来到了夏威夷,接下来的一年,在博物学家威尔逊所说的这个“生物多样性的刑场”开展个人的博物考察,重点是植物。为访学而设计的研究题目是“洛克对夏威夷本土植物的研究历史”。


浩瀚的太平洋中间着夏威夷群岛。这里仍是这个星球上有关地壳变迁(如活火山)、生物演化(如适应辐射、生态危机)、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研究之地。夏威夷是独立的国,直至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中国人确实一直就与夏威夷有往来,夏威夷土著人是从江浙一带波利尼西亚辗转过去的。西方人来访则是最近的事,但后果很严重,80-90%的夏威夷土著人纷纷死掉,因为他们对外来的病菌完全没有免疫力。当年美洲印第安人大部分死去,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若说一点启示,将涉及“辩证开放”的问题:完全开放,则失去文化个性;完全不开放也有风险,因为一旦联通,后果不堪设想。应当介于开与放之间。人这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一样,必须与其他生命和环境协同演化,缓慢接触大量病菌以尝试产生免疫力,能适应就存活下来,不适应就拜拜了。


夏威夷群岛是一串火山岛链,由132个或大或小的岛组成,较大的岛有4个,从西向东、从老到新分别是考爱岛(Kauai)瓦胡岛(Oahu)毛依岛(Maui)大岛(Hawaii)。这些岛的中文名并不统一,对于旅行者来说一定要清晰地记住其英文名,并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


我是东北人,对于南方植物并不熟悉,刚到夏威夷时,绝大部分植物从未见过也不认识,但凭着以前的经验有一多半能立即猜测出它们所在的“科”(family)。仅经过一年,就已比较熟悉了,并撰写出《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一书(三册)。中文世界关于夏威夷植物基本找不到文献,书中植物均由自己拍摄、鉴定。




据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统计,《檀岛花事》共记述蕨类植物22科,41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离瓣类81科,313种,合瓣类26科,172种,单子叶植物19科,91种;共计151科,621种。许多属和种第一次有了中文名。王先生甚至说:我过去对夏威夷群岛的植物区系毫无认识,读了刘教授的《檀岛花事》之后对这个孤立的植物区系有了初步了解,收获颇丰《中国科学报》2014.08.29



 

   


(左)博物学家、人类学家、夏威夷植物学之父洛克(Joseph F. Rock, 1884-1962),中文名骆约瑟照片下部有洛克的签名。1960年摄于苏黎士,两年后洛克于夏威夷去世。2011年照片由洛克遗嘱执行人韦西奇(Paul R. Weissich)先生赠送。(右)由女学者萨顿撰写的洛克传扉页,中译本为《苦行孤旅》,李若虹译。



  

 

(左)洛克遗嘱执行人韦西奇先生手持大风子大风子的果实,此树由洛克收集的种子繁殖而成。2011年11月17日摄于檀香山。(右)韦西奇先生从柜子里拿出洛克的旅行箱。一件一件地给讲述其中的遗物。行李签上洛克手书的地址是Dr.J.F.Rock/3860 Old PaliRoad/Honolulu,Hawaii,其中老帕利路3860号是洛克女粉丝家的地址,晚年洛克一直住在这所大房子中。



“夏威夷植物学之父”洛克出版过《夏威夷群岛本土树木》《夏威夷观赏树木》。在他前面还有“祖父”,19世纪时国王的御医希拉伯兰特(William F. Hillebrand, 1821-1886)写过一本《夏威夷群岛植物志》,1888年出版。希拉伯兰特的身份、经历十分像由德国到日本的博物学家西博尔德(Philipp F. B. von Siebold,1796-1866)。上述作品只能当史料阅读。当今在广泛使用的是两卷本获奖著作《夏威夷开花植物手册》,1990年初版,1999年出修订版主编有三位:魏格纳(Warren L. Wagner,其导师是在上海出生的美国植物学大佬雷文[Peter H. Raven]院士)、赫伯斯特(Derral R. Herbst)和索末(S.H.Sohmer)。此书只收开花植物,不考虑蕨类,而夏威夷有大量有特色的蕨类植物,帕尔默(Daniel D. Palmer)的《夏威夷蕨类和拟蕨类》可以参考

 

 


黑喉红臀鹎在啄食豆科大叶宝冠木(Brownea macrophylla)的花蜜,同时为其传粉。

“花谢花会再开,只要你愿意”!一个月后观察,树上依然有几簇花,原来的落了,结出豆荚的又。三个月后观察,依然如此。过了一年,还在开放!




玉蕊科炮弹树整个花序

每个花序上通常最多有一只花最终能结果。这一株为美国作家怀尔德(Thornton Wilder,1897-1975)1933年所植,他三次(1928,1939,1943)获得普利策奖。怀尔德童年曾在香港和上海度过,父亲美国驻中国领事



马兜铃科美洲马兜铃(Aristolochia durior)花的喇叭口中央入口处微距图,可见密密麻麻的倒刺儿,客人到此,“请君入瓮”,倒刺儿会推着昆虫向前走,一直走到雌蕊着生的花筒底部。花在演化过程中展现出的所有“设计”,都为了一个“目的”:传粉从而传宗接代。喇叭口部紫红色,白色的花筋儿闪电状,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


马兜铃美洲马兜铃(Aristolochiadurior

喇叭口中央入口处微距图,可见密密麻麻的倒刺儿,客人到此,请君入瓮,倒刺儿会推着昆虫前走,一直走到雌蕊着生的花筒底部。花在化过程中展现出的所有设计,都为了一个目的:传粉从而传宗接代。喇叭口部紫红色,白色的花筋儿闪电状,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




莲叶桐科莲叶桐(Hernandianymphaeifolia

它的英文名相当奇怪:Jack-in-a-box Tree。英文名反映了其果实的构造:黑杰克被包裹在一个盒子中,莲叶桐的核果隐藏在碗状的肉质总苞中。总苞顶部有一个半径约为果实半径四分之一的圆形开口,透过这个小孔里面的黑色核果隐约可见。此植物原产于东非和马达加斯加。在夏威夷的街上很容易见到同名的连锁快餐店

 



杜英科圆果杜英(Elaeocarpus angustifolius

植物容易识别,远远望见大量绿叶中的若干红叶(老叶),就能猜出它是杜英科的。圆果杜英果皮的蓝色招人喜欢。大树下,满地都是圆圆的蓝果,像散落的珠宝。BBC影片《植物的私生活》中讲过,这类果实的颜色与森林中一种鸟双垂鹤驼脖子下的肉锤颜色相仿,鸟以树的果实为食。树与鸟在化过程中形成了有趣的共生关系。

 



夹竹桃科(原萝藦科王犀角(Stapelia gigantea

此植物外形有点像海星,生长非常茂盛,看来山坡上火山石缝中有它喜欢的丰富养料。


 


秋水仙科(原百合科)嘉兰(Gloriosa superba

原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和非洲,其根状茎有剧毒。

 



豆科铁岛合欢Wallaceodendroncelebicum)的豆荚

 



桃金娘科草莓番石榴Psidium cattlenium

这是外来种。在夏威夷野外最容易吃到的一种野果。这一串红果就能让人吃个半饱,而一株大拇指粗的小树就能长出好几串。它一边开花一边结果,什么时候上山差不多都能吃到果子。

 




山龙眼科火轮木(Stenocarpussinuatus

夏威夷大学校园Webster Hall东侧有两株。树太高,无法接近像小火轮一样的花序,只得用150-500mm的“大炮”拍摄。

 




玉蕊科小猴钵树(Lecythis minor

蒴果像厚胎的小茶缸一样。成熟时,果实前端的蒴盖会与母舱分离、落地,于是枝头举着一只只丢了盖、满载种子的茶缸。在植物学上,这种果实应该叫盖果,是周裂蒴果的一种。在风的吹动下,茶缸中紧密排列的外表带棱的种子撒到地面,空茶缸还会在枝头保留许久。种子外形与柚的种子相似,更加丰满。我的牙能迅速打开一排啤酒瓶,咬开这类种子不成问题。果仁香脆,脂肪较多。与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所谓“鲍鱼果”(巴西栗)是同类,同科同味,就是小点。

 




玉蕊科小猴钵树的花

花黄白色,雄蕊柄和雄蕊束合在一起有字母e形结构,雌蕊圆盘状。同科炮弹树的花也有此结构。

 


 


左图:小猴钵树的果实,成熟后盖与缸子之间自动裂开。 

右图:小猴钵树的果实形如厚胎的小茶缸,里面挤满了种子。



 


蒺藜科愈疮木Guaiacum officinale,也叫绿檀、愈创木。

木材芳香、比重远大于1你可能用过由其木材制作的梳子或笔筒,可曾注意它的花?

 



粗壳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也叫夏威夷果。

有一登山失败,返回时突然发现有逸生的澳洲坚果采了许多。放置几天,外果皮沿缝合线裂开。德裔植物学家穆勒(Ferdinand J.H. von Mueller, 1825-1896)于1858年描述了这个种,属名用来纪念好友麦克亚当(John Macadam, 1827-1865),这样一来, 穆勒也同时建立了澳大利亚的一个特有属。



 

由洋底岩浆不断生成的夏威夷山地上,生存着大量珍贵的植物特有种。特有种在当地全部植物中占有比例为89%,这个数值相当高。夏威夷有32个特有属,另有5个接近于特有属(属内只有一两个种分布于太平洋其他岛屿上),特有属的比例接近15%。如果仅考虑双子叶植物,特有属、特有种的比例更高,分别达到19%和92%。不过,普通人所见的满地绿色并无特别之处,基本上是外来种,在地球的别处也能见到。如保护生物学家、鸟类学家皮姆(S.L.Pimm)所说:“你一定要经受了寒冷、潮湿和疲累的考验后,才能见到夏威夷的本土鸟。”看特色夏威夷植物,通常得登高山,甚至有生命危险。


上面展示的植物,还算好看,甚至可以说很奇特。但是它们都是近期引进的,严格讲并不属于也不能代表夏威夷!如果来到夏威夷整天被这类植物吸引,就很可怜了。


欣赏夏威夷植物,最好知道其分科信息和对应的夏威夷名,比如Loulu=棕榈科金棕属Huluhulu=锦葵科毛棉(夏威夷棉),Hapuu=蚌壳蕨科灰绿金毛狗,Lapalapa=五加科宽叶桕叶枫,Koa=豆科金合欢属寇阿,Kawau=冬青科异型冬青Kanawao=绣球科浆果绣球,Haha=桔梗科半边莲亚科樱莲属,Iliahi=檀香科檀香属,Wiliwili=豆科夏威夷刺桐,Ahinahina=菊科剑叶菊属,Ohai=豆科美田菁Ohe=五加科夏威夷羽叶五加,Ohelo=杜鹃花科齿叶越橘,Ohia lehua=桃金娘科铁心木属。





桔梗科半边莲亚科卡科瓜莲(Clermontia kakeana

花被长45-55毫米,托杯长8-14毫米。果实像小南瓜,黄色。瓜莲属在夏威有22个种,都是特有种。属名用以纪念法国海军大臣Aimé de Clermont-Tonnerre1779-1865),此属的夏威夷名为Ohawai

 



洛克1911年7月采集的8801号标本,此植物为桔梗科夏威夷瓜莲,特有种。

希拉伯兰特曾定名为Clermontia macrocarpa var. hawaiiensis,洛克后来重新处理为Chawaiiensis,延用至今。摄于毕晓普博物馆的植物标本室。


 




桔梗科紫冠瓜莲(Clermontiafauriei),特有种。

 




桔梗科窄叶樱莲(Cyanea angustifolia),特有种。浆果紫色。

 




桔梗科展序孔果莲(Trematolobeliamacrostachys),特有种。

 


  


桃金娘科摇叶铁心木(Metrosiderostremuloides),特有种

叶细小、枝弱。种加词tremuloides相当于aspen-like, 即像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的。而tremulus是trembling的意思。这种树的叶在这个属中算是小而薄的,风一吹就会摇,在山岗上其枝叶随风抖动。  



 


左图:洛克1909年采集的摇叶铁心木标本4827号,摄于Bishop博物馆植物标本室。与标本馆的标本对比,是鉴定植物的重要手段。

右图:洛克采集的摇叶铁心木标本4827号标签放大图。



 


桃金娘科光叶多形铁心木Metrosideros polymorphya var. glaberrima,特有种。

此标本2012.02.20采集于拉尼坡山道中下段木麻黄林中。

 

 



2012.02.21,星期二。

观察、压制、晾晒昨天采集的标本光叶多形铁心木。从叶形上与附近的灰叶多形铁心木容易区分。晚上读钱穆的书。法华经注:“真理自然。悟,不是离开生活而另有某种超然的东西。世间法即佛法。生活世界即科学世界。生活史即科技史。当下看不是这样,那是因为科技、科学史观出了问题。博物分形:一叶,一叶,复一叶。/真理自然。/悟在当下,/悟在点滴而不觉。

——摘自刘华杰日记




 

杜鹃花科火山越橘(Vaccinium reticulatum),特有种。

在草丛和新生的熔岩上大量分布。果实可食。

 




澳石南科(尖苞树科)普基阿伟Styphelia tameiameiae,特有种。

小灌木,Styphelia是硬(叶)的意思。此科在夏威夷只有一个种,当地先民在宗教或政治仪式中会用它燃起烟雾,夏威夷名Pukiawe。此植物多细而脆的分枝,果实颜色多样,白、黄、粉红等。在毛依岛的山坡上此植物更常见。


 



2012.02.07,星期二。

看似贫瘠的火山渣上其实并不缺营养,少水、存不住水倒是事实。地表长着一些坚强的本土植物,如普基阿伟和火山越橘,它们俩都贴着地结出了红红的小果实。本土特有种短叶红猪蕨更是‘炉渣’上的勇士。这种树蕨的基部常有陈年的枯叶,但它们并不显得老气,因为新叶泛着亮光,小叶密集交错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乐观。草丛中外来的竹叶兰也特别多。无患子科本土非特有种车桑子在其他地方结的果实呈绿、淡黄色、淡粉红色,而在此植株矮化的同时果实也红些。

——摘自刘华杰日记

 


2011.11.02,星期三

尝试行走计划已久的拉尼坡(Lanipo)山道。到达相对平缓的局部坡顶,见到一株书带木,旁边有一些半卷叶的灌木,一时没认出来。仔细端详数量不多的花和果,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卷叶弗氏檀香!它是当年檀香木贸易的主角。其长相与海岸厚叶檀香差别悬殊。

——摘自刘华杰日记




 


檀香科卷叶弗氏檀香Santalum freycinetianum varfreycinetianum,特有种。

半卷的叶,形似鞋拔子,好像缺水,其实它就这个样子,即使雨水充足叶也如此。它的木材极为珍贵,这也为它引来杀身之祸,令人想起《庄子》里的寓言故事。福斯特植物园门口一棵榄仁树下堆放了一些压舱石(ballast stones)。这些形状规则的花岗岩条石竟然来自中国,时间在1790年到1840年间,它们是檀香木贸易的产物。满载檀香木的货船返回夏威夷时,为了安全通常载入一些压舱石。

 




檀香科椭圆叶檀香(Santalum ellipticum),特有种。

分布于瓦胡岛钻头山北坡。



 


东君殿檀香(Santalum haleakalaevar. haleakalae

只生长在毛依岛的高山东君殿(Haleakala)高海拔处,植株呈半球形。

 




梨果檀香(Santalum pyrularium),只生长在考爱岛。

果上有纵棱,果上环的位置变化很大。生长于林缘,土壤相对干旱。此种檀香木的名字和指称关系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变来变去,到2010年为止,好象又回复到了一百多年前!此特有种的特点是叶长椭园形、纸质,叶柄和叶脉红色,花裂片内侧为紫红色、红色、粉色、淡黄色,果实个大。果上有环,环的大小变化很大,有的接近果实末端,大部分在果实三分之二处,个别竟然在果实腰部以下。果实常有纵棱,夏威夷其他种均没有。果实成熟后紫黑色,果仁香脆。估计全世界没几人品尝过。

 





菊科韦尔克斯菊(Wilkesiagymnoxiphium)。

世界上只有夏威夷有这种植物,在夏威夷也只有考爱岛有,在考爱岛只有红河谷一带才有!算准了时期(花期5-7月),乘飞机从瓦胡岛到考爱岛,租车直奔红河谷专程看它。可以说主要为这一种植物而花费1000多美元。多轮菊属Wilkesia)由美国植物学大师格雷建立,属名用来纪念海军上尉韦尔克斯(Charles Wilkes1798-1877)。他是美国1838-1842年南方诸海探险考察(也称韦尔克斯考察)的指挥官。

 



远处是夕阳照耀下的红河谷东坡,近处是相对平缓的西坡。约会韦尔克斯菊的现场十分安静,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在第一天的天黑前就与目标植物相遇,考爱岛之行至此已经值了!过了一会,我相机上的土制GPS才正常工作,坐标为( N 22°3.08'W 159°39.55')。16:20拍摄到有花序的植株,坐标(N 22°3.08'W 159°39.52')。如果没有准备,第一眼见到这种特有的菊科植物,可能误以为是龙舌兰科的某种龙血树。

——摘自刘华杰日记

 




B26草海桐科黄花草海桐(Scaevola glabra),特有种。

 




菊科东君殿剑叶菊(Argyroxiphiumsandwicense subsp. macrocephalum),夏威夷名Ahinahina

夏威夷最具标志性的木本植物。此属以前译作银剑草属,将其改为剑叶菊属。在北京赴夏威夷前,一位植物学家曾跟说,如果见到请采一份标本。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采。这种植物极其稀少,生长不易,如果人们都想采集标本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灭绝。





菊科东君殿剑叶菊,其叶厚肉质,像剑一样。





瓦胡岛库劳岭的最高峰生长的五加科宽叶桕叶枫Cheirodendronplatyphyllum subsp.platyphyllum

坐标为(N 21° 21.18' W 157° 47.33')。叶非常漂亮。跟洛克描述和拍摄的完全一样,也与莱昂采集的标本相符。它生长在山脊,风吹树叶发出啦啪啦啪lapa-lapa)的声音。其夏威夷名Lapalapa。幸运的是,在附近同时还见到了五加科特有种瓦胡羽叶五加、三叶桕叶枫原变种。后者叶全缘,与大岛所见同变种的叶有明显差异。这类植物同一变种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后来到考爱岛进一步确证了这一点。




 

五加科宽叶桕叶枫标本,毕晓普博物馆。

莱昂1908915日采集于瓦胡岛。夏威夷的莱昂树木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2.07.13,星期五。

为什么要写夏威夷植物日记呢?这是个问题。偶然间看了以夏威夷瓦胡岛迎风海岸为拍摄场景的电影《失忆的露西》(50 First Dates),答案是:写日记并非为了保存历史,而是帮助恢复记忆、憧憬新的一天Good Morning, Lucy!’

——摘自刘华杰日记

 


 


 



第二单元





云南全世界范围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一个省就有18000种植物(北京只有2000种左右)。勐海县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的西部,植物约5000。许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勐海这个地名,甚至把勐字读错,正确读音是第三声(类似“蒙”)。那里是普洱茶最大产区,孔雀公主的故事、“马儿你慢些走”的歌声、上海和北京知青下乡的沉重往事,能令人回想起这个神奇的地方。


    


虽到过云南其他地方多次,但西双版纳只在2003年来过一次,只是几天时间的旅游观光,谈不上对植物有何观察、理解。也就是说对那里的植物根本不熟悉。2018年秋突然接到一项邀请:为勐海县撰写一部介绍当地植物的图书,县委将提供具体帮助。全国有那么多做植物学工作的,为何找到了我?我自己也不清楚,也许《檀岛花事》《崇礼野花》《青山草木》有了一点信用积累?对于喜欢植物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透人的项目。与多数植物爱好者一样,太想借机会考察那里的丰富的植物了,云南的植物可比夏威夷丰富而复杂多了!听到这个消息,也难免激动。不过,我没敢马上答应,而是想了一整夜。紧了终还是接手了这个项目,立即收罗除苔藓外的全部各卷云南植物志,此前自己只购买过3卷。这是一笔不少的钱,而且花高价也难找,以前出版的一些卷册总印数也就1000左右。实在找不到就从图书上馆借出全文复印了。虽然有一些更新的资料可以参考,但没什么能取代《云南植物志》。收罗资料的同时,立即飞到勐海试着进行一次田野调查。结果令人满意,心里才有点谱。一年后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漂亮的《勐海植物记》,不久就登上了几个好书榜。



  


《勐海植物记》不是坐在家里搜索、下载、阅读文献就能搞定的事情,必须一次又一次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现场采集数据(观察、拍摄),于是往来于勐海和北京成了一年当中的常事。早期阶段还得经昆明中转,到了后来有北京直飞西双版纳的航班,前后浪费的时间少了一些。一年当中,在北京一上完课就飞到勐海,足迹遍布勐海县所有6个镇(勐海镇、打洛镇、勐遮镇、勐混镇、勐满镇、勐阿镇)和5个乡(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境内最高点在东北部的滑竹梁子,亲自攀登,做到对各种地貌类型下的勐海植物、人与植物的互动有具体了解。以至于到了后来,满脑子都是地名和植物名,两者牢固锁定,比如苏湖/湄公锥、曼搞/韶子、曼阿/勐海天麻、贺松/滇五味子、南糯山/高盆樱桃、勐往/榆绿木、勐阿/铁刀木、格朗和/密毛山梗菜、滑竹梁子/大序醉鱼草、曼瓦/大果山香圆、勐宋/沟槽山矾有的植物看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甚至看过五次!当然,具体位置不能记差了,每次来要拍摄新植物,也要迅速访问“老朋友”。





野外工作辛苦,却一定是快乐的。而回到北京后的鉴定、分类常常是痛苦的,分到科属相对容易,属下分种有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我毕竟不是专业植物学工作者,三是学术界对于一些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不同文献有不同的处理。快的时候,一分钟搞定,慢的时候几天甚至一周一个月也搞不定。现场解剖鲜花或者事后标本干花的结构,推翻自己好不容易得出的判断,都是经常的事。这是哲学家该做的事情吗?但谁又能说这只是专业分类工作者才需要关心的事情?认不清野地实际生长的物种,怎么知道生态;不了解生态现状,怎么作出更宏观的政策判断?

 


 


宿勐海苏湖山顶,听了一夜鸡鸣,“半夜鸡叫”一点不虚。天刚亮就迫不急待地看小路旁蔷薇科乔木多依和壳斗科湄公锥大树上的两种附生蕨类植物。第一种叶两型(生殖叶一回羽裂),以前在湖南崀山见过槲蕨属的槲蕨,这个与它有点像,同属不同种。另一种叶多回羽裂,远远望去至少大于三回,骨碎补科的,哪个属不清楚。补:回到北京后查得前者是石莲姜槲蕨,后者是骨碎补科细裂小膜盖蕨。仅后者就用了4个小时。

——摘自刘华杰《勐海植物记》,2018年8月28日。

 



1969年3月8日,17岁的上海青年(准确讲还不能算青年)朱晓钟从黄浦区东昌中学初中毕业,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4000千米外的边陲插队。从上海乘火车5天到了昆明,再乘卡车走5天,坐1天的马车和1天的木轮牛车,便来到了云南省勐海县的这个曼松村。如今,原来12天的路程可以压缩到1天完成。17岁是什么概念?现在17岁孩子能够离家到数千千米外的边疆独立生活?实际上,当时许多知青只有16岁,比如北京女孩刘洁。她从北京市经过9天的颠簸最终来到勐海县的勐遮坝,住进了全寨最破旧的竹楼,如果没有傣族咪涛(傣语妈妈的意思)的日常陪伴和照料,接受改造的她可能根本活不下来。

——摘自《勐海植物记》,2019年8月29

 

 










玄参科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

勐海当地人用它来染米饭,因此也叫染饭花。民族植物学特别关注这样的植物及其利用方式。早市上也能见到这种植物。早起逛当地早市,是外出到任何地方的一项奇怪举动,目的就了瞧瞧当地有什么植物食材,它们反映了当地人对植物的认知,是博物学、民族植物学的重要部分。比如要立即知道当地人称呼的苤菜、水香菜、臭菜、染饭花、刺五加、水蕨菜、细苦子等长什么样,即哲学上的指称是什么,然后要根据植物学文献,确定它们的植物志正式名和学名,它们分别是宽叶韭、水香薷、羽叶金合欢、密蒙花、食用双盖蕨、白簕、刺天茄。注意,勐海刺五加并不等于华北、东北的刺五加。

 




蹄盖蕨科食用双盖蕨Diplaziumesculentum,也称菜蕨、水蕨(菜)、过猫蕨。

在夏威夷也经常上山采集它来食用。夏威夷的这种蕨是从中国、东南亚一带传过去的。在勐海可食用的蕨类还有一些(如碗蕨科毛轴蕨),但这是口感最好,食用最普遍的一种。

 




天南星科刺芋Lasia spinosa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圆柱形,多少具皮刺;叶柄有刺,截面蜂窝状,叶柄长于叶片;叶形多变,幼叶戟形,成年叶鸟足状、羽状深裂。以前在植物园倒是见过它,但当时不知道它的嫩叶可以作蔬菜。其实《中国植物志》上明确写着:“幼叶可供蔬食类似地,发现市场上还出售雨久花科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这个也超出了想像。

 



 

水龙骨科石莲姜槲蕨(Drynariapropinqua

叶两型。不育叶阔卵形,羽状深裂。能育叶半米左右,裂片大小近似相等。据此可排除同属的小槲蕨,因为它只有能育叶。其次,能育叶裂片数相对少,8-12对。而中华槲蕨、川滇槲蕨、毛槲蕨裂片均大于或等于15对,硬叶槲蕨更达30-40对,显然这四种都排除在外。第三,孢子囊群靠近裂片中肋着生,每侧各排成整齐的1行,在裂片上呈双行结构。据此可明确排除栎叶槲蕨、槲蕨、团叶槲蕨,因为这三个种孢子囊群散布面较大,不呈整齐的双行结构。

 




水龙骨科石莲姜槲蕨

 




骨碎补科细裂小膜盖蕨,学名原作Araiostegia faberiana

若采用PPG应当变为Davallodesfaberianum。但是关于属名的性有一条规则:-odes-oides结尾的都视作阴性而不是中性(但也有例外),于是正确的学名是Davallodesfaberiana。若采用PPG提议的大属概念,其学名应是Davallia faberiana此蕨附生于树干上,四回羽状复叶,末回小羽片有羽裂,或者按《中国植物志》的说法为五回羽状细裂。其中一回羽片12-15对,第一对通常对生,其余的互生。具体参见《云南植物志》21卷第258页细节图。鉴别蕨类植物有一绝招:大类符合后,关键看末回羽片的结构及附近孢子囊群着生的相对位置。如果这一项不符,其他项符合也没用。此种蕨在茶园的老树上也经常可以见到。

 




金毛狗科(原蚌壳蕨科)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一种比较高大的蕨类,叶一般斜升。根状茎卧生,粗大,柄棕褐色,基部被一丛垫状的金黄色茸毛,12厘米,有光泽;刚发出的嫩叶基部金毛更明显;叶片较大,长达180厘米。见于林间单侧透光、通风处。

 




金毛狗科金毛狗

 




乌毛蕨科苏铁蕨(Braineainsignis),叶的下面。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一种非常漂亮的大蕨,远观如苏铁。植株高1米左右,叶长130厘米。叶簇生于主轴顶部,略向外斜。叶一回羽状,坚硬;羽片30-50对。羽片互生,羽脉中能看到清晰的小三角形;两侧均能见到清晰的小脉。此物种应当好好保护,禁止采挖。勐海镇的一处分布距离马路不远,地势平缓,将来可考虑开辟生态旅游线路或者建立生物多样性考察线,引导人们直接到野外观赏。

 




乌毛蕨科苏铁蕨,叶上的上面。

 




乌毛蕨科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

狗脊属在云南有三个种:顶芽狗脊、狗脊和滇南狗脊。分辨此属一要看上二要看下。向上看是其否有珠芽,若有则是顶芽狗脊;向下看其“下部几对侧生羽片的基部下侧的一片裂片”的形状,如果缩小成圆耳状,圆头,与其上的裂片不同形,则为狗脊,否则为滇南狗脊。对于蕨类,各个部位都要拍摄,“魔鬼在细节”。至于此植物为何取名“狗脊”?猜测“是因为蕨孢子囊群的排列很像狗的脊背,比较瘦的狗才能看得清。”你看像吗?狗脊属还有一个种珠芽狗脊特别好玩,云南没有分布,详见下图。

 




乌毛蕨科珠芽狗脊Woodwardia prolifera

与上面的狗脊同科同属不同种。叶上能够看许多狗脊,更特别是有许多站立的珠芽,理论上珠芽落地可以长出新的植株。2019715日拍摄于福建古田大吴地。

 




乌毛蕨科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

叶二型,簇生株高2米。根茎粗短,直立,木质。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互生,下部的圆耳状红棕色、光亮的幼叶非常有特点,这决定了它是蕨类大家族中比较容易识别的种类。它是酸性土指示植物。



 


乌毛蕨科乌毛蕨

 



凤尾蕨科云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 var. yunnanensis),西南凤尾蕨的变种。

丛生,叶柄长可达110厘米,栗红色;叶革质,三回深羽裂,叶柄顶端分为三大枝,侧生两枝再一次分枝,最外边的枝二次分枝,最终整个叶子上有7个主要分枝,中间3个稍长;在每一分枝上羽状复叶的小羽片深裂或全裂;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裂片的两侧边缘。这种凤尾蕨最显著之处可能就在于叶柄的分枝过程。云南凤尾蕨区别于原变种之处在于:植株高达2叶柄及叶轴密被紫褐色节状刚毛小羽轴下面也疏被紫褐色节状毛。

 



桫椤科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茎干下披残存的旧叶柄。

二回半羽状复叶(二回完整的羽状复叶,末回羽片羽状深裂),羽轴及小羽片中肋下面有毛,孢子囊群圆球形,紧靠裂片中肋。



 


水龙骨科膜叶星蕨(Microsorummembranaceum附生于大树树干下部。

叶近生或簇生。中脉和侧面的叶下面凸起,孢子囊群橙黄色,散生于叶下面侧脉之间,像夜空中的星斗。

 




金星蕨科西南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

叶远生,叶片长1米以上,二回深羽裂;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9-11对囊群盖呈压扁的字母c形;裂片达40对



 


鳞始蕨科乌蕨Odontosoriachinensis

孢子囊群着生于4回羽裂末端,成长中先变白再变褐色,成熟时囊群像小耙子。



 


凤尾蕨科线羽凤尾蕨(Pteris linearis)标本

采于勐海曼瓦瀑布。二回深羽裂侧生羽片对生或互生。

 




凤尾蕨科蜈蚣草 Pteris vittata

叶近革质,一回羽状;小叶片近似对生,基部有耳,叶脉平行。叶幼时密被鳞片蜈蚣草分布于云南各地。

 




里白科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chinense),干枯叶的下面(局部)。

孢子囊群显著,由此区别于红毛里白、里白、光里白等。

 




金星蕨科红色新月蕨Pronephriumlakhimpurense

叶远生,奇数一回羽状复叶,羽片8-12对;羽片阔披针形,边缘有浅波浪,宽V形小脉互相连通,覆瓦状。见于卫东百丈崖瀑布。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Lygodiumsalicifolium

攀缘蕨类植物。小羽片互生,条形,基部心形;“关节”位于小羽柄的顶端,即心的凹陷处;侧脉二歧分叉,直达小羽片的边缘;孢子囊穗位于小羽片的边缘。请注意“关节”的位置。

 




金星蕨科华南毛蕨Cyclosorusparasiticus

株高70厘米;叶近生,二回羽裂;叶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片12-16对,近似对生,无柄;羽片上裂片深裂,20-25对,基部一对向叶轴伸展,超过叶轴;孢子囊群圆形,生侧脉中部。

 




苦苣苔科斑叶唇柱苣苔Henckeliapumila

一年生草本,茎短伏地。叶绿色,有紫色斑,边缘具浅锯齿,叶面疏被柔毛;聚伞花序腋生,花萼漏斗状钟形;花冠淡紫色,筒部黄白色,外面略被微柔毛,冠筒狭漏斗状,冠檐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蒴果线形,长达12厘米。斑叶唇柱苣苔花期较长,101日重访,依然旺盛地开着花。此植物可考虑作为园艺品种开发。苦苣苔科花卉展中,中国人培育的品种并不多。



 


山茶科叶萼核果茶PyrenariadiospyricarpaFOC

叶纸质(并非植物志上说的薄革质),果皮薄而脆,未木质化,果实多汁,以此可区别于勐腊核果茶。种子很有特点:片状,长圆形,种皮坚硬骨质,与山榄科的种子有几分相似。

 




山茶科叶萼核果茶,切开的果实。

 




五味子科滇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subsp. yunnanensis

翼梗五味子的一个亚种,《云南植物志》称云南铁箍散,模式标本采自思茅,即现在的普洱。品尝了一下,不很酸,没有东北的五味子(S. chinensis)味重。滇五味子的雌花梗长达8厘米,是五味子2倍。



 


锦葵科基苹婆Sterculia principis

灌木,高一米左右。叶椭圆形或条状椭圆形总状花序或少分枝的圆锥花序。花期3,果期6见于蚌岗林中。

 




锦葵科西蜀苹婆Sterculia lanceaefolia

灌木或乔木。叶柄长2-4厘米,两端均膨大;叶顶端钝状渐尖,基部圆形;叶长22厘米,宽6-9厘米;侧脉每侧7-10条;总状花序腋生,花红色;萼钟形,5深裂,呈灯笼骨状,无花瓣。见于曼瓦瀑布。



 


豆科巴豆藤Craspedolobiumunijugum

巴豆藤属仅此一种,在勐海常见。叶3出,荚果内有种子3-7。多种植物志上均说此藤长3米,不准确,实际上可达25米,甚至更长!在民间,巴豆藤也称血藤。而血藤对应的植物非常多。要鉴定此植物,必需爬到藤子顶部采到花或果。



 


爬到顶部摘下来的豆科巴豆藤花序,等到它开花就是件困难的事情,摘下来同样困难。



 


在野外用迷你军刀快速解剖豆科巴豆藤的花。



 


返回北京后用温水泡开豆科巴豆藤的干花解剖,绘出图。龙骨瓣(K)与翼瓣(W)近等长。龙骨瓣单侧有耳(a);翼瓣(W)一侧有耳(b)一侧有缺刻(c)。



 


山柑科小绿刺Capparis urophylla

只见小苗,高约1米。小枝有小刺,叶基部圆形或急尖,顶端渐狭延成长尾。侧脉5对,在抵达叶边缘三分之二处互相联络。就叶脉而论,整体上有点像缩小的菩提树的叶。



 


壳斗科湄公锥Castanopsismekongensis

傣语称麻个龙。叶脉11-20对。不要小瞧了叶缘的性质,相当多壳斗科植物的叶缘都有锯齿,而湄公锥没有!仅凭这一点,就能排除一部分种。湄公锥是勐海林区最重要的乔木之一。总苞内只有一枚坚果,这也是一个重要鉴定特征。其坚果可生食,味道甜美,在野外可充饥。集市上有成麻袋装的炒熟的坚果,本地老百姓称之曼登果、野板粟。坚果从8月底就可以食用,虽然此时并未完全成熟,到了9月中旬就成熟了,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的2月份。林区的湄公锥总会掉落大量果实,不过都包裹在带刺的总苞中。



 


壳斗科湄公锥

总苞像刺猬一样,很难对付,它是植物进化出来用于保护坚果不被随便糟蹋的部件。在野外如果没带专业工具,可以用鞋底在石头上揉搓包着坚果的总苞,不要在正中央用力,而是朝侧向发力,沿缝合线先把总苞撕开一个口子,坚果露出来一点,接着再踩掉散开的总苞,快速取到坚果。



 


夹竹桃科思茅藤Epigynumauritum

攀援灌木,幼枝、叶两面均被黄色长柔毛,幼枝断口有乳汁。叶对生,纸质,椭圆形,先端短尖至尾尖,基部浅心形;侧脉10-13对,中脉在叶上面凹陷,在叶下面凸起。外表有点像忍冬锈毛忍冬,但只要用手掐一下,就可排除它。思茅藤属全球约14种,我国仅产此一种。

 




姜科草果Amomum tsaoko的果实(8粒,红色)、买麻藤科垂子买麻藤Gnetum pendulum的叶和种子、壳斗科大果青冈Quercusrex的壳斗(只有1个,反扣着)、杜英科大果杜英Elaeocarpus sikkimensis的果实、薯蓣科五叶薯蓣Dioscorea pentaphylla的珠芽(11粒),2018年8月30日拍摄。



 

无患子科韶子(Nepheliumchryseum

跟热带水果红毛丹都是韶子属的,但不是一个种。韶子属在我国有三个种:红毛丹、韶子和海南韶子,其中红毛丹是外来种。韶子在在勐海长成大乔木,树干笔直,胸径40厘米,高约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常4对;叶薄革质,长圆形,全缘;侧脉每侧大于9条。这种植物跟踪了整一年,如愿以偿,看到了花也吃到了大量的果。



 


无患子科韶子的果实,剥开外皮。



 


檀香科寄生藤(Dendrotrophevarians,据FOC)

木质藤本,茎以左手性为主,也有右手性的且同株,即与蓼科何首乌、菊科微甘菊的手性相似。叶基出脉3条;果实椭圆形,实测长9-12毫米,直径7-8毫米。这是展示的是其果实和种子。为什么要仔细看花和种子?因为繁殖器官相对稳定,对于分类很重要。



 


蔷薇科坚核桂樱Lauro-cerasusjenkinsii

第一次见时,别说“种”了,连“科”都判定不了。询问当地傣族波涛,说了一串听不大清的俗名,似乎是ma-man-tun,按此音到《植物傣名及其释义》中查找,没有收录。又听说果实可以吃,便到树底下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上一季的一粒果核(见下图)。有这一果核可做出初步判定,但不无法确认就出自此树!几个月后,再次来观察,花期以过,结出了果实,之后又观察了几次,最终还品尝了,味道尚可。有希望培育出一种水果。



 


在树下搜索到的一粒蔷薇科坚核桂樱果核(同一粒多个侧面)

这个果实对于猜测植物的种类起了很大提示作用。桂樱属中只有坚核桂樱这一种果核较大,与拾到的那枚大小相符。



 


茜草科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茎上的钩子,可以互相钩住而防风



 


五列木科(原山茶科)茶梨(Anneslea fragrans)的球形果实。

果皮较厚,革质,近于下位,外表有麻点。宿存萼片5,质厚,比较大,长达15毫米。这种果实能吃吗?品尝过,觉得没有可食用的价值。茶梨另有两个俗名:安纳士树和猪头果,一洋一土,很有意思。



 


蔷薇科棕红悬钩子Rubus rufus

悬钩子属悬中国就有208种,其中139种为特有种。云南有105种、33变种。可怕不?仅这个属就可以写一部书了。如果分不清,可以统一叫如布施Rubus),认准了这个属,即使不认识具体种也没关系,依然可以从黑龙江到海南,由北吃到南(果实可食)。201914日清晨摄于南糯山气象塔附近,前一晚就住在这座废弃的塔上。

 




葫芦科糙点栝楼(Trichosanthesdunniana

勐海栝楼属十分丰富。与红花栝楼相比,糙点栝楼果实顶端有更明显的柱基,种子略宽,种子中间有三分之一条形凸起。红花栝楼、糙点栝楼、马干铃栝楼三者都是红果,但种子依次增大。有人将糙点栝楼并入红花栝楼。



 


葫芦科马干铃栝楼(Trichosantheslepiniana

果为倒圆锥形,末端是尖的,具喙,不同于几天前在勐翁见到的球形红花栝楼。叶子轮廓近圆形,槭叶状,五角,并非深裂。当场解剖了一只果实,瓜瓤仍然是黑绿色,一种非常难看的颜色。种子较大,脚板状,左右不对称,种脐端相对窄,新鲜时为亮黑色,干后成为暗褐色。种子长13-17毫米,宽10毫米,厚3毫米,要比红花栝楼的种子大许多,颜色也不同。



 


兰科筒瓣兰(Anthogoniumgracile

此属仅此一种。叶纸质,狭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收为短柄;花葶纤细,直立,高于叶;总状花序,疏生花数朵。



 


桑科鸡嗉子榕(Ficussemicordata),叶的下面。

初来勐海时没有找到榕果,不敢轻易定种。半年后终于在勐往乡意外找到其榕果,水落石出。这种榕树在贺松、布朗山也常见。为何称“鸡嗉子”?请看叶基部的形状!如果再问:鸡嗉子长什么样?只好说:下次见到吃饱的鸡,好好瞧瞧就知道了。

 




桑科鸡嗉子榕的榕果

等了多半年才找到它的果实。




 


无患子科干果木Xerospermumbonii

我国仅一种。高达6米。偶数羽状复叶,果卵圆形,黄色像同科的龙眼,个头小些,也不够圆。非常甜,有希望培育成一种水果。



 


漆树科藤漆(Pegia nitida

攀援木质藤本。小枝密被黄色绒毛。复叶具9-15小叶果实未充分成熟不能食用。熟透时可以吃。那么现在这样图上的果实熟了吗?还远着呢,此时吃下去嘴里火辣辣的,反复漱口,几个小时后才正常。



 


山榄科大肉实树Sarcospermaarboreum

乔木,叶对生或近对生,有时互生,长圆形或稀椭圆形,全缘核果长圆形,种子1枚。据说果实可食。

 


楝科皮孔樫木(Dysoxylumlenticellatum

落叶乔木,高10-30米;小枝有小皮孔,叶痕明显。叶互生,小叶9-11枚,对生花期2-4月。只在布朗山一条河边见到一株。落地的果实大多被动物啃食了。为了观察到成熟的果实,开始了精准投掷活动!



胡桃科的云南黄杞Engelhardiaspicata

偶数羽状复叶,薄革质,小叶4-7对,侧脉12-15对。果序比较长,达40厘米,下垂;每序上果实达百枚,果球形。果实下部与宿存苞片贴生,苞片基部密被白色刚毛,裂片三指状,中间裂片较大。果实上有膜质宿存苞片,它相当于果实的翅,果实掉落时会因它而旋转。



胡桃科的云南黄杞。摆在纸板上的果实。


 

第三单元





能来滑雪的,在目前的中国,家庭经济条件算不错的。这类人收入高,自身行为的环境影响也大,理应有高度责任感,他们的环境意识十分关键。我对任何事都讲‘人人有责’的推卸责任的做法持反对意见。即使理论上人人有责,责任性质和责任大小也不一样。我希望来滑雪的人对雪场周边的大自然多一点关注和了解,感恩大地,心怀敬意。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不仅仅提供滑雪服务,休闲度假的功能正在开发出来。通过地产项目,将来到这里旅行、度假的人会非常多。在这里也可以很自然地开展自然教育、博物旅行、科学考察、夏令营等活动。

——摘自刘华杰《青山草木》


 


《青山草木》封面。描写吉林松花湖大青山的植物。



花儿为自己开放;如果你喜欢它们,它们也为你盛开!河北崇礼(多处)、赤城(新雪国工地)以及北京延庆(闫家坪)均大兴土木。崇礼的许多山岭、沟谷布满重型机械,桦树林、草地等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小山沟(如葫芦窝铺东北的几条沟)也被违法倾倒了大量垃圾。但愿这是暂时现象,也盼望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加强管理,为了美丽的崇礼,为了美丽的崇礼的明天,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好祖先的遗产,慎重开发。

——摘自刘华杰《崇礼野花》




L02《崇礼野花》封面。描写河北张家口崇礼的植物。

 

草木的多样性包括种类的多样性(对应于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的多样性(对应于生态多样性),但是现代性的规训常常与多样性相矛盾。规训追求的是某些人看中的秩序,表现为某种简单性、整齐划一性和显示度。于是,坏的表现是,某些有显示度的品种被过分地大量引进,过多占领了校园极有限的空间,被认为不重要的物种被人为限制、清除。这些与对学科、对人才的处理,是非常类似的。

——摘自刘华杰《燕园草木补》

 



L03《燕园草木补》封面。描写北京大学校园的植物。

 




夏威夷算远距离、勐海算中等距离,现在该轮到近距离的东北与华北了。


1984年秋我从东北来到北京大学地质系读本科,之后就一直生在北京,北京成了第二故乡。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入北京大学校园的那天夜里在校园北部的一片树林中(对应于今日鸣鹤园的区域)首次见识桑科构树的情景,的家乡东北的吉林并没有此物种。后来在北京的山坡上各处也见到了构树,再后来在四川、云南、越南、美国夏威夷也见到了。并知道了它的果实可以食用,纤维可以用来造纸。


人走到哪里,所见的植物也就扩展到哪里。植物有很强的地域性,于是就认识了各地不同的植物。此理适合于任何人,只是多数人并没有把所遇植物当回事,即使朝夕相处也不相识。


为了观察东北的野花,从北京出发,沿东北边境驾车走了一圈,用时20天,行程约7500千米。为看缘毛太行花这一种植物而往返800千米;为核实张家口怀来一处鼠尾草属植物和延庆的睡菜、某种短柄樱桃,先后跑过去多次。

  

在雪道上我突然发现林缘有许多东北百合的蒴果,显然是上一季留下的。走进树林,见到黄心卫矛张开的蒴果、大叶柴胡的茎叶、兴安升麻蓇葖、黄海棠的果序、钝苞一枝黄花的总苞。又发现了林生茜草和宽叶蔓乌头。这种蔓乌头很特别,其茎的手性可左可右!看着周围的白桦、硕桦、裂叶榆、胡桃楸、水曲柳、蒙古栎大树和猕猴桃属大藤子,再瞧着林下的多种枯草,我猜测这里植物非常丰富,早春的地被植物一定差不了。第二天我专程乘A索道到了大青山最高点,用长焦了拍摄了山顶公园中裂叶榆树干上的槲寄生,然后慢慢从西侧雪道边走下来,只为了沿途在雪中看植物。” 在《青山草木》的后记中写道。


这个地方是吉林松花湖,36年前参加全国地学夏令营时就来过,当时在通化市一中读高二。全国总营长是侯仁之(1911-2013)先生,吉林营营长是董申保(1917-2010)先生。经历那次夏令营博物学的种子悄悄地埋下高考报志愿时选择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这次来时间是2016年12月,是受万科高级副总裁丁长峰先生邀请专程来滑雪,顺便讲一次课。与丁虽是北大校友,以前并不认识,说起来还是杨弘博(当时在北大哲学系)牵的线。


大青山位于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原本也没想着为这里的植物写一本书。只是在滑雪的过程中看到小时候就熟悉的植物(那时只知道其地方名,不知道科学分类),触景生情,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这里具典型的东北林区特征,植物极为丰富。冬季可滑雪,春夏秋三季可观花。近些年中国滑雪产业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开辟雪道与生态保护展现了一定的张力。万科集团一向重视环保,何不编本植物手册,为将来的博物、自然教育留下一点基础性材料呢?同时,这也相当于为家乡做一点实事。长峰非常支持这个想法,愿意提供各种帮助。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锁定大青山,3次乘飞机由北京到长春再到吉林松花湖大青山,2次驾车由北京到大青山,对9平方千米左右的地方展开密集的植物调查,一年四季拍摄数万张照片。2018年《青山草木》正式出版,实际收录野生植物75科243种,采用APG IV系统对植物进行分类。








 


夏季的吉林松花湖。近处是万科滑雪场的大青山。

 




蔷薇科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

乔木,在大青山多处、不同海拔都有生长。事后看这并不是十分特别的树种,但是当时硬是没有认出来,而且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因为始终没有见到花、果。仅这一种植物就为它拍下了近百张照片。中间拿着一些正反面叶的照片咨询过当地的植物学专家,以前请教别的物种马上就有反馈,但这次没了下文,也就是说信息不足当地志家也识别不了。到了2017年秋季,突然在地上拾到一些小红果,谜题瞬间解开,花楸属植物无疑!之后,又在辽宁、北京延庆找到了水榆花楸。



 


蔷薇科水榆花楸,秋天叶子很美。




 


冬天在大青山顶部看到的蔷薇科水榆花楸,细看树上还有未掉落的红果。拍摄此照片时《青山草木》已经出版。


 



毛茛科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

别名冰凉花、福寿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粗。茎上有紫色纵条纹,常扭转。茎下部叶有长柄,无毛叶片正三角形,三全裂,全裂片有长柄,二至三回细裂萼片约9,下面常带淡灰紫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长圆形,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瓣约10,黄色心皮多数,子房有短柔毛。瘦果倒卵球形,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东北早春最具特色并且分布极广的一种优秀野生观赏植物。



 


毛茛科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cernua

植株高22厘米。根状茎长约达13厘米。先花后叶或者近同时。基生叶4-6,在开花时还未完全发育,有长柄叶片卵形,长8厘米,宽5厘米,三全裂总苞近钟形,裂片线形,背面密被柔毛萼片紫红色,外面有密柔毛。



 


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毛茛科。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外皮黑褐色。茎高40-110厘米,上部多少分枝。基生叶数枚,为二回三出复叶,3裂或3深裂萼片紫色,稍开展花瓣瓣片黄白色顶端近截形,距长1.5-2厘米,末端强烈内弯呈钩状。蓇葖长2.5-3厘米;种子黑色。



 


毛茛科宽叶蔓乌头(Aconitum sczukinii

块根倒圆锥形。茎缠绕,可左旋也可以右旋,以左旋为主。茎中部叶有短柄叶片基部心形,三全裂,全裂片具短柄或长柄。滑雪时首先注意到雪地上露出的蒴果,于是启动了《青山草木》写书计划。



 


毛茛科拟扁果草Enemion raddeanum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不明显,生多数细长的根。簇生,茎直立,高20-45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有1-8花总苞片3,叶状萼片瓣状5-6枚,白色,顶端微钝。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乳白花丝白色丝形,上部变宽



 


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毛茛科。

别名两头尖(大概根据根的形状)。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横走,圆柱形,长2-3厘米。基生叶1,有长柄叶片三全裂萼片9-15,白色,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顶端圆或钝,无毛花丝丝形;心皮约30。早春林下著名观赏野花。



 


猕猴桃科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大型落叶藤本,藤长达7米,右手性。叶膜质,沿主脉左右稍翘起(呈V形),阔椭圆形阔卵形边缘具繁密的锐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面绿色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花绿白色或黄绿色,芳香花瓣4-6片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顶端有钝喙。东北著名野果,美味,但不耐储。

 




无患子科(原槭树科)髭脉槭(Acer barbinerve

FOC给出的中文名簇毛枫不妥。落叶小乔木叶纸质,外部轮廓近于圆形或卵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5裂。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白色的长硬毛及短柔毛,在叶脉上更密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小坚果近于球形,脉纹显著;翅长圆形,张开成钝角。



 


无患子科东北槭(Acer mandshuricum),落叶乔木。

树皮灰色,粗糙但不暴皮。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黄色或紫褐色复叶具3小叶,小叶纸质,边缘具钝锯齿。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微被白粉,沿中肋被白色的疏柔毛小坚果凸起,嫩时紫红色,成熟后紫褐色,翅宽1-1.2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



 


无患子科三花Acer triflorum),别名拧筋槭拧筋子。

落叶乔木。树皮褐色,常成薄片脱落。叶由3小叶组成,小叶纸质,边缘在中段以上有2-3个粗的钝锯齿,稀全缘;顶生小叶的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叶下面淡绿色,沿叶脉特别是中肋有白色疏柔毛。叶的中肋在上面稍凹下,在下面凸起小坚果凸起,近于球形。背景为白桦。



 


在松花湖大青山摘野生的葡萄科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叶阔卵圆形3稀5浅裂或中裂,或不分裂边缘有粗锯齿。叶下部网脉明显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花瓣5果实直径1-1.5厘米。东北著名野果。通化葡萄酒原来就是由这种野生的山葡萄酿制的。



 


小檗科红毛七(Caulophyllumrobustum),别名类叶牡丹、藏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60-80厘米,簇生。根状茎粗短,多须根。茎生2叶,互生,2-3回三出复叶,下部叶具长柄;小叶卵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苞片3-6;萼片6,花瓣状花瓣6,远较萼片小。腊叶标本。



 


笔龙胆(Gentiana zollingeri

四月下旬就会长出来。高3-6厘米。茎直立,紫红色。叶卵圆形或卵圆状匙形,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边缘软骨质基生叶在花期不枯萎,与茎生叶相似而较小茎生叶密集,覆瓦状。花多数,单生于小枝顶端,小枝密集呈伞房状花萼漏斗形,裂片狭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具短小尖头



 


伞形科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brachycarpa

APG III调整,从茴芹属分出大叶芹属。《中国植物志》视其为短果茴芹。多年生草本。茎圆管状,有条纹,上部2-3个分枝,无毛。基生叶及茎中、下部叶有柄,长4-10厘米;叶鞘长圆形;叶片三出分裂,成三小叶,偶尔2回三出分裂,裂片有短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3裂,裂片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白色果实卵球形,光亮无毛,果棱线形。吉林最有名的野菜,以前出口到日本。



 


伞形科大叶芹

春季刚长出来的嫩苗。可炒食、做馅或凉拌。附近有百合科的北重楼。采食这种野菜要特别注意,不要与罂粟科的有毒植物荷青花混淆。最简单、最易操作的区分方法是手搓一下闻味道。当然还有N种别的区分办法。

 




罂粟科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别名鸡蛋黄花。

多年生草本,具黄色液汁,疏生柔毛。茎直立,不分枝,具条纹,草质。基生叶少数,羽状全裂,裂片2-3对,宽披针状菱形、倒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面深绿色,面淡绿色花瓣金黄色,倒卵圆形或近圆形。有毒。



 


五加科辽东楤木(Aralia elata),别名嫩芽。

灌木小枝灰棕色,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毫米,基部膨大嫩枝上常有长达1.5厘米的细长直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轴和羽片轴基部通常有短刺。圆锥花序,伞房状花黄白色果实球形,黑色。吉林省著名野菜,现在已有人工栽种。滑雪场的雪道上夏季会长出来许多。



 


唇形科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urticifolia)。

多年生草本,丛生,直立。茎细弱,不分枝,幼嫩部分通常被长柔毛或倒生的长柔毛顶端无花的茎,常伸出细长柔软的匍匐茎,逐节生根。叶心形边缘锯齿或圆锯齿,两面被疏柔毛轮伞花序,稀成对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花冠淡蓝紫色至紫红色,上内面柔毛

 




桔梗科牧根草(Asyneumajaponicum)。

常生于林下。根肉质,胡萝卜状,直径达1.5厘米,长可达20厘米。茎直立,一般不分枝。茎下部的有长柄,上部的近无柄,下部卵形或卵圆形,上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萼筒部球状,裂片条形花冠紫蓝色或蓝紫色,裂片长。蒴果球状。可尝试培育成园林花卉。



 


桔梗科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别名轮叶党参、羊奶参、山胡萝卜。

植株光滑无毛茎叶偶疏生柔毛。根肉质肥大呈纺锤状。茎缠绕,以左旋为主,同一株植物也同时右旋。花盘肉质,深绿色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有喙。遭受毁灭性采挖,应注意保护。现已大量人工栽种。北京附近偶尔也能遇见。



 


菊科长白蜂斗菜Petasitesrubellus

茎单生,直立。叶厚纸质,肾状心形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倒锥状,雌花有短舌片。见于吉林抚松。

 




马兜铃科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据FOC而非《中国植物志》。根稍肉质,有芳香气。花紫色,稀紫绿色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厘米,喉部稍缢缩,内壁有纵行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



 


罂粟科临江延胡索Corydalis linjiangensis

多年生草本,近直立。块茎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花蓝色。萼片早落。外花瓣宽展,全缘,顶端微凹。上花瓣瓣片稍上弯;距圆筒形,近直,基部稍膨大下花瓣直。内花瓣鸡冠状突起近圆。见于吉林临江。



 


罂粟科临江延胡索,花的侧面图。



 


铁角蕨科对开蕨Asplenium komarovii

3-8片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棕或褐棕色,疏被鳞片;叶片舌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基部心形,两侧耳状,全缘略波状侧脉纤细,斜展,平行,两面可见。见于吉林临江。

 




虎耳草科槭叶草Mukdeniarossii

多年生草本,类似独根草多生长石壁岩缝中。根状茎较粗壮,具暗褐色鳞片。叶全部基生,具长柄掌状5-9浅裂或深裂多歧聚伞花序花瓣白色。见于吉林抚松、临江。



 


百合科猪牙花Erythronium japonicum

植株高达30厘米,鳞茎非常深,茎约1三分之一埋于地下。叶2枚,对生于茎中部以下。花单朵顶生(自然状况下重瓣现象常见),俯垂;花被片披针形,紫红色或白色,下部有字母M状黑色斑纹柱头3裂。花期4-5月。猪牙花属在中国只有两个种,另一个分布于新疆。此种见于吉林抚松、白山、通化。



 


藜芦科吉林延龄草Trillium camschatcense

根状茎粗短。茎直立,不分枝。叶3枚,轮生于茎的顶端花被片6,离生,排成2轮外轮3片,绿色,内轮3片,花瓣状,白色花药长于花丝7-8毫米。浆果绿色。近些年由于不负责的宣传和非法贸易,野生种每年都被大量采挖,再不管控将灭绝。见于吉林抚松、通化。此图片中还可以见到大叶芹和荨麻叶龙头草。



 


虎耳草科大叶子(Astilboidestabularis

多年生草本,高1茎不分枝基生叶1,盾状着生直径100厘米,掌状浅裂圆锥花序顶生,长15-40厘米,花小,白色或微带紫色于吉林长白县。





 

 


 

撰写《崇礼野花》是想曲线保护那里的野生植物。“发展旅游业,总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如果考虑不足,自我约束不足,情况更危险。旅游有许多模式,我希望推动一种好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模式。当冬奥会举办权2015年8月申请到之后,崇礼的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快车道。一些人去屋空的小村庄也缓过神儿来,有的甚至活跃起来。我编这部小书,首先想让崇礼的本地人进一步意识家乡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好它。其次,为旅客提供必要的自然信息,希望人们好好欣赏崇礼的大自然,更加尊重当地的习俗,少破坏人家的自然资源。第三,提醒有关部门,慎重开发。为了长远利益,不要太短视,要合法、合伦理地开发。”早在2015年以前,张家口的各区县都一一考察过:北部的张北和康保、西部的尚义和怀安,南部的蔚县,东部的沽源和赤城、东南部宣化、崇礼、下花园、怀来、涿鹿。张家口各区县地貌类型极其多样,有沙漠、草原、湿地、小山、高山、大岭等,植物多种多样。


我愿意提醒一句:崇礼除了雪花,还有野花!“崇礼最具特色的植物是冀北翠雀花,其学名中的种加词siwanense意思就是西湾子,即现在的崇礼,因此也可以称它为崇礼翠雀。它是在华北地区能够见到的第二种翠雀属植物,非常漂亮,也比较罕见。法国遣使会谭卫道(即大卫神父。麋鹿、珙桐、大熊猫标本的的采集与全命名均与他有关系)1862年来华,在北京附近采标本,后来上到了宣化、西湾子(现在的崇礼)。他采集到这种植物的标本,寄给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馆的植物学家弗朗歇(Adrien René Franchet1834-1900)。后者于1893年发表了这个新种。”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会驾车带朋友过去瞧冀北翠雀花,但不会带有意采挖它的人过去。


从地理上看河北崇礼与北京延庆接近,物种相似度较高,但到崇礼更容易观察到在延庆要费很多力气登山才能见到的种类。崇礼的道路系统非常发达,马路边就容易见到胭脂花、箭报春、囊花鸢尾、粗根鸢尾、三花顶冰花、长毛银莲花、花荵、高山紫菀、蒙古黄耆、蓝花棘豆、唐松草、麻花头、香花芥、草本威灵仙等。这里还有草原天路。也就是说,到崇礼来看花,实在太自然的事情(2020年北京到崇礼太子城的高铁开通更是方便了许多),但科学界、文化界为此并没有做足够的信息服务。

 




毛茛科冀北翠雀花(Delphinium siwanense)。于河北崇礼。





毛茛科冀北翠雀花





毛茛科长毛银莲花(Anemone narcissiflora subsp. crinita)。于河北崇礼。





毛茛科长瓣铁线莲(Clematis macropetala)。于河北崇礼。





兰科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chlorantha),于北京延庆玉渡山。





兰科掌裂兰Dactylorhizahatagirea),于河北丰宁。





兰科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于北京百花山。





兰科紫点杓兰(Cypripedium guttatum),于河北兴隆。





紫草科勿忘草Myosotis alpestris),于河北蔚。





胭脂花报春花科(Primula maximowiczii),于河北崇礼。





鸢尾科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于河北崇礼。





毛茛科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于河北沽源。





川续断科日本续断(Dipsacusjaponicus),于北京延庆。





唇形科香青兰(Dracocephalummoldavica),于北京延庆。





辽吉侧金盏花(Adonis ramosa),于北京延庆。





菊科款冬(Tussilago farfara),于北京延庆。在北京算濒危物种。





睡菜科(原龙胆科)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北京市算濒危物种,只分布在延庆田宋营一带,急需专门保护。





毛茛科槭叶铁线莲(Clematis acerifolia),于北京门头沟。

当地称崖花。某种意义上可算作北京的市花。图片上这一株在修公路的岩石护坡铁丝网时被毁。





菊科银背风毛菊(Saussureanivea)。于北京延庆松山。





菊科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延庆与河北交界处闫家坪北坡。





龙胆科辐状肋柱花(Lomatogoniumrotatum),于河北赤城大海陀山。





百合科野韭(Allium ramosum),于河北大海陀山。





毛茛科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于北京延庆。





毛茛科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

原来称细花铁线莲。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

二回或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9片,下部叶的小叶多,上部少。

二岐聚伞花序,花多达20多朵。花未开时呈四棱锥状,粉白色,开后四深裂,展开呈十字形。于北京延庆。





菊科驴欺口Echinopsdavuricus),于内蒙古赤峰。





伞形科石防风(Peucedanumterebinthaceum

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下弯曲,长度超过花柱基。于北京延庆。





罂粟科小药八旦子(Corydalis caudata),于北京延庆。





远志科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于北京延庆。





芸香科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





伞形科蛇床(Cnidium monnieri

花柱基略隆起。分生果长圆状,横剖面五角形





绣球科东陵绣球Hydrangea bretschneideri





胡颓子科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于河北塞罕坝。





堇菜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于北京昌平。





忍冬科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于河北栾平。





列当科疗齿草Odontitesvulgaris),于河北崇礼。





毛茛科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于河北崇礼。





菊科山牛蒡(Synurusdeltoides),于河北崇礼。





黄麻科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于河北张家口康保。





菊科紫苞风毛菊Saussureapurpurascens),于河北赤城。





白花丹科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于河北张家口康保。





金丝桃科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于北京延庆松山。





缘毛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var. ciliata),2015年3月29日于河北武安







最后说到校园植物,并不意味着这里的植物不重要。相反,博物学极其在乎地方性,观察身边的植物才体现博物的最高境界!简单说博物分两大类型:帝国型和阿卡迪亚型(田园牧歌型)。后者更重要,值得向所有人推荐。前者的有些做法反而值得反思。阿卡迪亚型的杰出代表是怀特(Gilbert White)、梭罗、利奥波德、卡森等。不关心不了解身边的植物,也不可能了解远方的植物。正是因为熟悉日常所见,对校园植物、北京及周边植物有一定基础,对上百个心中有数,到了云南、四川、西藏甚至夏威夷才有可能快速认出陌生的植物。


北京大学校园植物虽没有隔壁清华园的种类多,但也十分丰富。下面展出的全部为北京本土物种。本土植物是好的、美的、安全的,而外来种也可能是美的但其中许多不安全,因而是不好的。一个好的校园应当维持足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要轻易铲除本土物种。


校园空间有限,引入植物应当有整体考虑和长远打算,我在《燕园草木补》中提出应考虑如下四原则:

1)多样性与节约原则2)本土性原则3)匹配原则4)记忆原则。





禾本科长芒草Stipa bungeana)。

见于未名湖东北角的三角地上。多年生草本。秆丛生,基部膝曲。

叶鞘光滑无毛或边缘具纤。圆锥花序为顶生叶鞘所包,成熟后渐抽出,长约20厘米,每节有2-4

弱分枝小穗灰绿色或紫色芒两回膝曲扭转,有光泽,边缘微粗糙,第一芒柱长1-1.5厘米,第二芒

柱长1厘米,芒针长3-5厘米





禾本科鹅观草(Elymus kamoji

学名据FOCFOC柯孟披碱草。见于38楼,图书馆南,备斋东,力学大院,中关新园,中关村技物

楼。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倾。叶鞘外侧边缘常具纤毛;叶片扁平穗状花序长7-20厘米,弯

曲或下垂小穗绿色或带紫色





禾本科雀麦(Bromus japonicus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叶鞘闭合,被柔毛;叶舌先端近圆形;叶片两面生柔毛。

圆锥花序疏展,长20-30厘米,宽5-10厘米,具2-8分枝,向下弯垂;分枝细,

5-10厘米,上部着生1-4枚小穗;小穗黄绿色,密生7-11小花 见于新校

医院西南角草地。《北京植物志》1182页就曾记载见于北京大学校园。





禾本科羊草(Leymus chinensis)。

见于未名湖东北。多年生草本,具下伸或横走根茎。秆散生,直立,高40-90厘米,具4-5节。

叶鞘光滑,基部残留叶鞘呈纤维状,枯黄色;叶舌截平,顶具裂齿,纸。穗状花序直立,长7-15

米,宽10-15毫米;穗轴边缘具细小睫毛小穗轴节间光滑





卫矛科卫矛( Euonymus alatus

落叶灌木,小枝具木栓翅,叶对生,高2-3米。聚伞花序蒴果。分布于东北、华北,著名绿化

植物,但在中国园林绿化中使用不广。原位于生物楼东草地边,后移到静园草地南。它是幸运

的,附近比它高大百倍的数株鹅掌楸大树,在修建生命科学研究大楼时被活活摊死,另外一些

植物如桑、海棠、大刺儿菜、加杨、新疆杨则被直接废掉。





卫矛科卫矛的种子,采于吉林松花湖。





十字花科葶苈Draba nemorosa

利奥波德曾专门论述过这种不起眼的小草。见于静园草坪、塞万提斯像小桥边。一种有益无害的

小草。园林工人每年都费力地从草地中把它们挑选出来拔掉,校园中所剩不多,建议不要再拔了。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50厘米,疏生叶片或无叶,但分枝茎有叶片;下部密生单毛、

叉状毛和星状毛,上部渐稀至无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倒卵形边缘有疏细齿或近于全缘;茎

生叶长卵形或卵形。总状花序有花25-90朵,密集成伞房状短角果长圆形或长椭圆形




睡莲科芡实(Euryale ferox)。

较晚来到北大。见于人文学苑1号楼北水塘、朗润园岛南入口桥东。一年生水生草本。沉水叶箭

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盾状

下面带紫色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直立,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外面密生稍弯硬刺

浆果球形外面密生硬刺




大麻科(原榆科)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北京大学校园中仅一株。





桑科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

北京潭柘寺就与此植物有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

有棘刺,刺长5-20毫米。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单生

或成对腋生,具短总花梗聚花果近球形。见于静园草坪西南角,北大仅一雄株。





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bumalda

见于人文学苑东北角。落叶灌木高约2米,稀达5。枝略带弧形。树皮紫红色或灰褐色,

有纵棱;枝条开展复叶对生具三小叶圆锥花序顶生,直立,花白色;萼片长椭圆形,

浅黄白色,花瓣5,白色,倒卵状长圆形雄蕊5。蒴果外形像荷包,扁平,2室,先端2

北京大学校园仅一株。





蔷薇科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

乔木,高达8-10米;树皮暗紫色,光滑。叶卵状披针形,具细锐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

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紫色。核果近球形花期3-4月。北京地区优秀的野生花卉,极

易繁殖。此株从四院那株老树所结的果实繁育而成,位于人文学苑东北角,摄于2019

3月。那株老树已经死掉,目前四院中的三株也都是从老树那里繁殖的。





睡菜科荇菜Nymphoidespeltata

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节下生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飘浮,

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基部心形,全缘。花常多数,簇生节上,5数花冠金黄色,昼

开夜合。《诗经》中描写过这种植物,认识了它,能更好地与古人对话。

 

 

 


第四单元



有一年早春时节,在东北鸭绿江边的一个山沟,我见到地表刚刚发出新芽的一种植物,猜测可能是“新东西”,又找到前一季留下的总苞,便断定它是风毛菊属的。后来专家确认为岩风毛菊,《中国植物志》和FOC均没有收录。那一天还同时找到一种开乳白色小花的鸢尾属植物,当即觉得不一般,后来确认《中国植物志》未曾收录,FOC则有文字描述。从北京大学校园走过,不经意间也能觉察到植物的微妙变化,2019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发现了不速之客:一株黄顶菊。

 

 



豆科埃塞俄比亚刺桐Erythrina abyssinica)。于肯尼亚。





芸香科海角丽云木(Calodendrumcapense),也称海角栗。于肯尼亚。





锦葵科(原椴树科)粉花扁担杆Grewia similis),灌木或小乔木。于肯尼亚。同属北京有小花扁担杆(孩儿拳头)。





与老校长许智宏院士在青海年保玉则,2013年7月13日。秦大公摄影 。





在深圳七娘山,20171215日。吴健梅摄影。





在肯尼亚,2019107日。吴海峰摄影。





拜访王文采院士并赠送檀香属植物标本,201482日。杨虚杰摄影。



 


菊科岩风毛菊(Saussureakomaroviana)。《中国植物志》和FOC均没有收录此本土物种。于吉林临江。





鸢尾科朝鲜鸢尾(Iris odaesanensis)。《中国植物志》未收录,FOC有文字描述。于吉林临江。可培育成园林花卉。


 


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些年由近到远,由远再到近,一直在看花。在北大校园看,在北京房山、延庆、怀柔、密云看,在河北张家口、邢台看,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看,在日本、越南、斯里兰卡、英国、美国看。既挑地方又不挑地方,同一处同一种植物可能反复看,一年内看数次。


几年前在演讲中回应一个提问时,突然冒出一句:看花就是做哲学。听众愣了一下,遂大笑起来。看花与做哲学之间差得太远了吧,世界上没有哪所大学、研究所这样说哲学吧?


我笑着解释:有时,执着会遮蔽视野,分别心会限制想像力。现象与本质并非分属两界。花、繁花、花花世界之外还另有精神、理性和本质吗?阳明格竹、晦庵一日格一物都白费功夫吗?再比如,哲学家把连贯融合的人类推理分解为归纳和演绎两个类型或子过程,不注意期间的相互依赖,非要为强行划分出的每一子过程寻求独立辩护,这是在做哲学甚至一度成为主流哲学,却是糟糕的哲学。


可是,在看花与做哲学之间用就是连接,是不是太强了,如何证明这一点? 这只是一种修辞。A=A可以证明,A=B则不可严格证明,但前者是定义,不言说经验内容,后者明显可错却富有启发性。当人们说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生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你明白言者的用意、知道在强调什么。还会对它们进行量纲分析吗?时间、速度的量纲显然不一样,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显然也不是一类东西。通过量纲分析证明时间就是速度这句格言错了,是一本正经地做蠢事。”“如果我重复哲学就是论证,也许大家更能接受。但这样讲好比说人是一种动物,与其如此,还不如说The world is beautiful, but has a disease called man’”


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看电影、淘大粪也是做哲学?没错,禅宗早有类似的修辞:佛是干屎橛。不过,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有明确的时代语境,他创造性地道出了一句格言、名言,抓住了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了现实问题。后来的大学教授也想做一点创新工作,接着发挥: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因而也是第一生产力,人文学术也重要因而也是第一生产力,最后哲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情况就不一样了。说好听点叫句型练习、模仿,说不好听点叫不加思索地抬杠。


观察植物是一种个人化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经验性十足的肤浅活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与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什么具体关联呢?


首先,许多人都有业余爱好,有的能与自己的专业结合,大多数无法结合。也是在后来才找到结合,中介是重新发现了古老的博物之学。站在博物学文化、博物编史纲领的平台上,看花,一种普通的行为,便具有了另一层意义。


第二,我相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不但相信而且反复实践。做为哲学工作者,格物格多深为止,总不能像科学家一样一直深入下去吧?博物,总不能万事万物都关注吧,哪来那么多精力?正因为人生有涯、精力有限,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喜欢就别做或者少做。我并没有排斥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但世上许多人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自己知道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还在呼吁、教唆别人跟着做,当今各级教育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植物是我个人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一条门缝。不只是肉眼的看更包括心灵的看(即思)。观察丰富多彩的植物,能更加体会演化的复杂与生命的精致,对共生有更全面的理解。这也让我直面本土种与外来种的矛盾、体会全球化和人类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学会欣赏地方性知识、民间智慧。


第三,我认为近现代才兴起的科学世界诉求,应当服从于一直延续至今的生活世界要求,人类可以并且应当用博物驾驭高科技。此判断基于有着博物学背景的达尔文演化论思想。人类若想获得长久生存,就得学会适应,权衡的尺度亦不能太小。当下科技与资本驱动的智力军备竞赛,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盖娅系统的平衡,导致人和环境的全方位不适应。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理应对此做出反应。


最后,看花,让我从内心中真正欣赏、认同老子、庄子、怀特、歌德、梭罗、缪尔、利奥波德等博物学家的思想。由此而来的博物生存或博物人生(living as a naturalist)或许不仅适合本人,也可以推荐给大众。当然,总有一些人不想做凡人,偏要折腾,忽悠大家及自然环境跟他一起折腾。那么,就需要一种社会机制,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关切。博物顺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理想。


田松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说:华杰在很多领域提出过原创性的思想,如前面说过的,在科学文化领域的科学主义缺省配置说,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立场分析,科学社会学的学妖概念,科学与社会界面的分形结构说,还有我没有来得及说的科学负面效应的不对称说。而在博物学领域,华杰则开辟了一个方向,建构了一个范式。这些思想首先来自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描述和反思。当然,也来自文本,来自与其他学者及非学者的论战。原创基于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有自己独立的对世界的观察,有自己的困惑,才有自己的问题,才有原创的学术。我想,对于华杰而言,生命体验、现实世界与文本世界三者已经达成了某种统一。博物学意味着什么? 它直接关联着华杰的生命体验,直接关联着现实世界;而且,它还直接关系到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思考。所以华杰说,看花就是做哲学!好友的夸奖不能当真,当作一种努力方向是可以的。


最后再提一下,本土植物是好的、美的、重要的。外来植物并非总是那么招人喜欢,比如下面一些入侵种,对于北京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对它们,见了应诛之,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不是喷撒除草剂,而是用手拔除。下述6种入侵植物,我都跟踪调查过,并且及时加以报导。与此对照,对于北京的濒危物种,也可给予关注。2018年曾在《生物多样性》杂志撰文救救北京的睡菜,向北京市有关部门反映延庆田宋营睡菜遭到破坏、险些灭绝的事件,引起政府的重视,立即派专家前往调查。


博物学不是高科技,连一般科学都算不上。2003年8月,SARS过后,我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一篇小文章到:“我们生活在高技术的时代, 但必须求得高技术与人的理性行为的平衡。高技术可曾预测到了今年春天北京竟然没有一场沙尘暴, 却来了一场SARS ? 没有。人算不如天算。我们搞科学、用科学就是要预测未来, 知道潜在的危机, 但是恩格斯讲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很难预测的。我喜欢一首老歌《世事不可强求》, 它表达了未来不完全‘可预测 、‘不完全可控制的常识智慧。‘The future' s not ours to see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以现代文明武装起来的人不相信这个基本的事实, 这是未来的危险所在。 靠博物也难以预测,但博物能培养人的好感觉。我们已经感觉到现代性有些不对头,要多加小心。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种,原产于南美洲。

见于北京五棵松沙窝街2019年在北京大学校园发现一株。图片上这株最早在北大办公楼北通往赛克勒博物馆的路口发现,在结果前及时请生命科学院采集做了标本。





茄科黄花刺茄( Solanum rostratum),入侵种,原产于北美。

见于河北张家口,近些年迅速传播,G6高速路休息区及附近荒地均有分布。





菊科印加孔雀草(Tagetesminuta),入侵种,产南美洲南部见于北京昌平。





葫芦科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入侵种,原产于美国。见于北京延庆。





菊科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入侵种,原产于北美。见于北京门头沟。





菊科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入侵种,原产于北美。见于北京门头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