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胡适与北大”专题展览,在这里开幕。我代表学校,向为这次展览付出了心血的各位朋友和同事表示感谢!
今年是胡适诞辰125周年,也是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70周年,我们举办这次专题展览,回顾北京大学的那一段历史,具有特别的意义。
胡适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是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奠基者之一,是许多学科的开创者,也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引领者之一。
胡适也是北大校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先后在北大执教18年。1917年9月,胡适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文科学长陈独秀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从此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北大这样一个舞台,胡适不可能在当时拥有那样大的影响力。
1946年9月,胡适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可惜很多都没有机会实现。1948年12月,胡适离开北大,他在临行前,留言给汤用彤、郑天挺,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京大学。”而他在台北去世后,灵柩上覆盖着北京大学校旗。他还留下遗嘱,要将留在祖国大陆的藏书赠给北大。这份情怀,令人感动。
这场“胡适与北大”专题展览,展现了胡适与北大深厚的历史关系,许多实物和资料都非常珍贵。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帮助我们大家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有新的反思与启示。
祝愿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