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五周年|叶少勇:让学者以学者的面目示人

发布时间:2021-09-21


2016年9月20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揭牌成立。作为北京大学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五年来,文研院始终秉持“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宗旨,围绕“文明:中华与世界”的核心关怀,凝聚了大批优秀学术人才,举办了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在昨天举办的文研五周年纪念活动上,文研院“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叶少勇老师应邀致辞。在叶老师眼中,文研院是一个“让学者以学者的面目示人,让学者以学者的状态生存的地方”。以下为叶少勇老师的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作为“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代表在北大文研院五周年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场合发言。


五年前,当接到文研院的“未名学者讲座”邀约的时候,说实话,我对“文研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完全没有概念。我的研究领域是“大乘佛教梵语哲学文献”,从“文献”这个词之前有四个定语就能知道,我们这个领域被划分得多么细碎。所以,当知道要面对一个背景十分宽泛的听众群体来做讲座的时候,我十分惶恐,硬着头皮上吧。后来讲座很顺利,而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研院的系列讲座很不一样,海报精美,会场气派,讲座有仪式感。那个时候我认为,文研院是一个高密度地举办高质量学术讲座的地方。



叶少勇“未名学者讲座” 海报

2016年11月9日


从这次讲座以后,我发现所谓的学科壁垒并没有自己原来想象得那么恐怖,我开始克服了以前的学术社交恐惧,鼓起跨领域、跨学科交流的勇气,于是便混迹于文研院的各种活动,享受于各种“跨学科”和“多元视角”的议题,什么讲座、评议、与谈、组团出访,文研院凡有邀约我都欣然从命,后来甚至得寸进尺,我主动申请用文研院平台来实现一些活动构想,例如举办梵文写本读书会、工作坊、视频论坛等等,这些想法总能第一时间获得文研院的肯定,并且获得强大、高效的团队支持,最后实现的效果往往超出最初的设想。这时发现,我最初的想法——文研院是一个举办高质量讲座的地方,是多么狭隘。



叶少勇参加在巴黎举办的“早期文明的书写实践”会议

2018年9月


文研院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虽然也称为“科学”,但似乎从没觉得“科学家”这个词跟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关系。如果理科、工科等组织性强的学科可以比作一个分工清晰、衔接紧密的产业链的话,我们文科人就有点像个体户,缺乏整齐划一的评判标准,大家自产自销,各自为政,容易蔑视权威,不听号令。所以,文科的学科建设,往往是上边觉得已经加大力度投入和推动了,而这边还总觉着不开心,你们提供的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又说不出来。要满足我们自己都说不出来的需求,这是一门玄学。而文研院做到了。这里弥漫着人文社科学者所认同的、所喜欢的调性,她切中了文科发展的脉搏。文研院就是一个我们愿意参与、愿意在这里实现我们想法的地方。



叶少勇

文研五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文研院所支持的“未名学者讲座”,是以北大的青年教师为主体。我们青年教师背负着生活和学术的压力,常常在教师、班主任、项目候选人、报销助理、填表秘书等等各种角色之间切换,总觉得没有一个是我们的本真面目。而我们自身又恰恰处在一个学术成长期,很需要一个平台,能让我们以学者的主体身份融入到学术生态圈,能够参与高层次的、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还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按照自己的学术规划和前进节奏来构思和组织各种活动。这正是文研院为青年学者所提供的。这里我无法展开细说,就说一个我自己体会的微小侧面。现在回想起来,五年来我在文研院参与和组织各种活动,从来没有提交过一份书面申请,或者是任何总结评估,没在文件上签过一次字。在这里,我们真的是只需要专注于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所以,文研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呢,我的感受是,这是一个让学者以学者的面目示人,让学者以学者的状态生存的地方。


向文研院所有老师、同仁致以衷心感谢和美好祝愿!祝文研院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延伸 | 文研院“未名学者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