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张浩、姜文涛谈“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为什么研究英国漫长的18世纪文学”

发布时间:2021-11-12

2021年11月11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浩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的姜文涛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研究英国漫长的18世纪文学》,张涛、曹家齐、陈少明、刘永华、张国旺、李天纲、缪德刚、苏杰、於梅舫、虞云国、杜斗成、阿依达尔、武琼芳、赵灿鹏、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报告伊始,张浩老师表示,自己对于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注来自于自身经历。他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体会到了乡村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极度贫困,一开始他认为贫困只是个人、家庭层面的问题,但是当他来到城市,看到巨大的城乡差距时,他开始意识到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在辗转谋生的岁月中,张浩老师时刻能够感受到农村的匮乏,很想问一句“为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张浩老师重回校园,在北京大学,除了社会学之外,张浩老师广泛地学习各个专业的课程和书籍,包括经济、法律、中文等。张浩老师提到,费孝通先生的诉求是“富民”,主张乡村工业化,并且关注富起来之后的“文化自觉”。在费先生等前辈的思考的基础上,他本人的学术旨趣主要指向“还权赋能于民”,关注乡村受到的体制性压迫及不完全的改革造成的遗留影响、乡村治理、土地改革等相关问题。张浩老师还简要梳理了自己从事过的研究工作,如整理49年到99年的北京大学学生的学籍卡片,以期对教育开放性及教育公平进行分析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浩老师


姜文涛老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之后,姜文涛老师向与会学者们介绍了与“长18世纪”和近代(modern)相关的重要学术话题及相关研究。姜老师指出,“长18世纪”指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其实关于这个术语的年代观念并不是很清晰,主要是把启蒙和浪漫主义合并为一个“问题域”进行持续的研究。姜老师提到,“长18世纪”被视为“Age of sensibility,sentiment,sympathy”,关于情感的讨论明显增多,文学史家们又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情感的世纪”,可以与中国晚明至清中叶的“情”进行对比。在报告的最后,姜文涛老师还提出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首先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都会面临的secondariness问题,即如何恰当处理与研究对象国本国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的距离的问题,亦步亦趋或自行其是显然都不是正确的选择。第二是关于“语言与大陆”的问题,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并不容易,在进行西欧国家文学研究时,可以考虑将整个欧洲联系在一起整体看待。第三就是外国语言文学和中文世界的关系问题,姜文涛老师提议,研究不同语种文学的学者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尤其是应该和中国语言文学有更多联系。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姜文涛老师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石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