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李天纲、陈少明谈“从《中国礼仪之争》到《金泽》、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宗教”、“我为什么要讨论《兰亭序》”

发布时间:2021-11-30

2021年11月25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邀访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李天纲老师发表报告《从〈中国礼仪之争〉到〈金泽〉: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宗教》;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陈少明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要讨论〈兰亭序〉》,阿依达尔、曹家齐、杜斗成、姜文涛、刘永华、缪德刚、苏杰、武琼芳、於梅舫、虞云国、张国旺、张浩、张涛、赵灿鹏、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李天纲老师首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提到,自己在入学之前读了相当多的理论,但感觉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自己身边的环境,于是他带着这些困惑进入学校,认真从西方的经典学起,后来还是决定努力解决中国最迫切的问题。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李老师决定从事思想史的研究,当时大家都在关注如何突破封闭的阶级斗争史观局限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面向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近代最重要的两个议题就是“传教”和“通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其实在明代就开始了,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传教士和宗教组织(如耶稣会等)发挥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学者们在罗马发现了一大批17世纪形成的中文资料,其中反映的中西关系、科技文化交流等信息比林则徐时代的《海国图志》还要丰富。李老师强调,中国不像日本那样模仿欧洲进行过明确的宗教改革,但宗教议题是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宗教学”就作为独立的学术对象应运而生。《中国礼仪之争》研究的就是宗教的问题。李老师提到,儒家讲祭祀,道教讲科仪,宗教仪式场景中表现出的天人关系等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所以“礼仪”的问题关涉宗教本身,并延伸出“400年来怎么看待中国和西方”这个重要的问题。在《金泽》中,他就想要考察中国的宗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老师强调,考察中国的宗教,必须把祀典考虑进来,尽管杨庆堃总结的中国宗教是“弥散性”的,但从祀典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宗教是自有其制度的。另外,在研究中国的“宗教”时,在参考涂尔干、马克斯·缪勒等宗教学家的理论的同时也不能唯西方论。李天刚老师总结,他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找到中国宗教的本体,找到中国文化的宗教性。中国作为人类的一部分,不会是单纯的“食色性也”“敬鬼神而远之”,要进行宗教的思想、文化研究,可能要考虑更多的“人的本性”。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老师


陈少明老师首先对自己的报告题目进行了解题,提到相对于某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本次报告主要是介绍一篇文章的写作经验,因为不少人对于他关注《兰亭序》感到很意外。事实上,从哲学视角分析《兰亭序》在时空中的漂浮也是解读陈老师提出的“经典世界”概念的一个例证。陈老师提到,《兰亭序》这部作品问世后就被王家秘藏了7代,贞观时现世之后据说又成了唐太宗的随葬品,见过其真迹的人数寥寥,这样一件书法作品为何会成为一千多年以后的经典?首先,从“经典世界”的角度来说,进入了经典的人、事、物有独立于其历史原型的生命力。从发生的逻辑讲,《兰亭序》首先是一个事件,其次是一篇美文,最后才是一个名帖,是“人、事、物”的三位一体。第二,《兰亭序》能够成为经典,和临摹有密切的关系。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不同于完全仿制原本的摹拓,“临帖”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所得的作品不仅有被临写对象的特征,还有实践者自己的意志。陈老师强调,临书不只是原作形的再现,而且是其神的传承。原作与临作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临作不仅让原作的典范性得以实现,同时形成像树一样张开的谱系式扩展的传统。另外,陈老师还和与会学者们讨论了存世的《兰亭序》相关作品真伪的问题。


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老师


本次活动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场邀访学者交流会,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人:石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