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欧树军、陆一谈“我为什么研究现代国家的构成问题”、“我的教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1

2022年3月17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2年春季学期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的欧树军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研究现代国家的构成问题》,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陆一老师发表报告《我的教育学研究》,王明珂、包慧怡、包伟民、陈文龙、杜华、谷继明、姜守诚、焦南峰、梁云、刘清华、刘文飞、罗鸿、盛珂、赵丙祥、渠敬东、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欧树军老师


欧树军老师从普京对俄乌关系的论述入手,引出了“现代国家”与“政治文明”的话题。欧老师首先向老师们介绍了亨廷顿关于“文化-政治关系”的讨论,亨氏从“文化、实力、利益”三个维度考量后冷战时代的多文明世界,试图用“文明”的范式来解释世界。亨氏主张,西方作为强势文明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在下降,文明冲突的根源就是西方不愿意放弃“价值观外交”的傲慢,面对亚洲文明的崛起,西方应该“退守”,甚至是向亚洲学习。欧老师提到,亨廷顿的视角在政治学上很有代表性,现在的政治学实际上是“冷战政治学”。亨廷顿六十年的学术思考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是对政治制度的思考,他对自由主义政治理论进行了全面反思,认为政治制度本身应该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后三十年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政治。欧老师将“政治的力学”划分为 “帝国的科学”“民主的科学”“国家的科学”三个方面,其中,“民主”和“国家”是比较常见的范式,但欧老师强调,对欧洲世界来说,帝国跟民主和国家有密切的联系,帝国扩张和民族国家的建构是同步的。接下来,欧老师向与会学者们简要介绍了研究现代国家构成的理论脉络。韦伯从制度发生学视角对政府支配权的结构以及支配合理性的追溯对后世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学们对“国家”的讨论各有侧重,波兰尼、亨廷顿关注“制度”;迈克曼、芬纳重视“结构”,列维、贝茨提供了“个体”视角;内特尔、斯科特则从“文化”角度入手。欧老师总结,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隐藏的“国家性”影响。最后,欧老师介绍了他个人在治学过程中的“学”“问”“思”“辩”“行”。欧老师提到,少年时代阅读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一书以及从事法学研究的时候翻译政治学书籍的经历让他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对现代国家,特别是对美国的思考则于教学过程中的沉淀有关。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一老师


陆一老师首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她从中学就开始进行语言学习,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促使她开始关注文化之间的比较。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陆老师开始关注关于“通识教育”的问题,做教育研究需要结合落地实践,所以她选择回国读博,在清华大学开始进行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的研究。接下来,陆老师分享了她关注的学术话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当代中国精英大学的学生应该得到怎样的教育?”陆老师带着基于中国国情的问题意识撰写了梳理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教养与文明:日本通识教育小史》一书并进行了其他研究。陆老师强调,“通识”这个名词从被翻译过来开始就携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不能等同于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陆老师及其团队也采用了一些量化实证方法来测评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与学习效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量化方法的效用之有限性。陆老师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她的博士论文主要进行了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的个案研究,后来对中科大少年班等项目也有所关注。在这个话题下,她主要对学生的“学术志趣”问题和中国特色“选拔式培养”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思考,关注“选拔度”和“竞争度”之间的张力,将“家庭教育期望”这个因素引入了相关研究。未来,陆老师想要研究“公的教育”与“私的教育”的关系问题,考察国家、地方、学校、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对现代社会的新“能力观”(素质、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高考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问题进行分析。陆老师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学业竞争大众化社会”,高考存在“普惠性增强,选拔功能钝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她会继续深耕的学术命题。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石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