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潘光哲、张小刚谈“我为什么研究史学史”、“我为什么研究敦煌石窟木雕像”

发布时间:2022-09-26

2022年9月22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邀访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光哲谈“我为什么研究史学史:史学实践与知识建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小刚谈“我为什么研究敦煌石窟木雕像”,孟宪实、王振忠、Enrique Stephanus Dussel、孙卫国、金以林、应星、赵晓力、唐克扬、Keith Adam Woodward、万海松、徐欣、李成晴、渠敬东、杨弘博、韩笑等出席并参与讨论。


潘光哲老师分享了他对“史学史”何为这一问题的理解。首先,他回顾了“新史学”这一概念的历史脉络。美国新史学流派代表人物Robinson的The new history: Essays Illustating the Modern Historical Outlook一书于1924年被翻译成中文,这被公认为中国新史学诞生的标志。“新史学”强调将视野投向平民大众,并引进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以更好理解历史。若以此观之,中国史本身的脉络中亦存在“新史学”的相关讨论,潘老师详细介绍了梁启超、章太炎、陶孟和、雷海宗等人与此相关的主张,并指出史学刊物是“新史学”的具体表征,以“史学研究会”为例强调了史学体制与物质基础之于史学成绩彰显的重要性。接下来,潘老师回顾了以往史学史研究的若干路径并指出其缺陷所在:史学史常常呈现为“史学流派史”、书籍史或个人思想史/精神史,然而这些研究路径都回避了的重要问题是,说明已有文章或著作对于实质的史学知识生产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由此,潘老师反思了历史学家的自我期许这一问题,认为历史学家应扮演“拯救者”,为那些“历史的受害者”说话发声——这一角色不仅意味着为失语的下层民众发声,更意味着提供这样一种视野,使得我们能够对“大问题”有新的认识,增长实质历史知识。之后潘老师分享了他对于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思考。他以《燕行录》的不同读法为例,说明史学研究应该放宽视野,即陈寅恪所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潘老师将其概括为“讲宋学”与“行汉学”两方面。“讲宋学”即行“拿来之道”,要积极接受西方的新想法、新主张与新观念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历史,但同时也要了解到我们自己所要吸收的观念与主张是在怎样的具体脉络下产生的。而“行汉学”则意味着对本土固有材料的重视。在当下,大量电子资源材料涌现,这使得亲手翻阅原始档案成为“手工作坊”式的费力之举。然而,潘老师以“president”在晚清的音译为例,说明数据库检索并不能替代对史料本身的详整阅读,也必须在翻检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它其中的精华。由此,他反思了史学史这一学科研究本身,认为今天做史学史意味着透过具体的实践程序,帮助我们理解近代以来历史知识是如何被建构出来、如何生产的,进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我们所承受的学术业绩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史学史其实也就是反省“历史学”作为学科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光哲


张小刚老师结合丰富的图片资料,介绍了敦煌石窟木雕像的特点、现存情况以及他的研究兴趣。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自汉唐以来一直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而敦煌石窟建筑尤以壁画和彩塑闻名。壁画方面,张老师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第220窟壁画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而雕像方面,敦煌石窟的雕塑以泥制的彩塑为主,制作方法上可细分为石胎泥塑、模制影塑与木骨泥塑等,雕塑技法上可细分为高浮雕、圆雕与影塑等。此外,彩塑不同的艺术风格也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然而,在泥制彩塑之外,也有一些特殊材质如石质或木质等材质的雕像。石雕像方面,张小刚老师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第224窟西夏龛内一佛一弟子一天王石雕像,敦煌研究院现存石雕天王像、菩萨像及法国吉美博物馆藏莫高窟所出石雕弟子像。至于木雕像,由于本身数量就不多,加之大部分又被外国探险家劫走,藏于英、法等国的博物馆中,在国内留存的实物很少,所以过去学术界对它们关注较少。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敦煌现存石窟内都没有发现木雕像,它们只在藏经洞和千相塔中有少量发现。以上世纪60年代窟前遗址发掘中所得木质莲花花苞为契机,马世长老师推测莫高窟应该存有木雕像。后来,英藏、法藏文物及笔记材料逐渐公布,亦提及洞窟确存在木雕像。而张小刚老师在2008年和2016年前后曾断断续续做过木雕像的相关研究。他指出,敦煌木雕像作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数量、种类、年代、尺寸、出处及入藏地等情况都需要做较为全面的调查工作。接下来,张老师介绍了木雕像的现存情况与相关资料:散藏于英、法等国博物馆的木雕像有20余件,其中,斯坦因和伯希和至少分别掠走1件与21件木雕像。《吉美博物馆所藏敦煌木雕》、《西域美术(吉美博物馆所藏伯希和收集品)》、国际敦煌项目(IDP)的网站上均可以查阅到有关这些敦煌木雕像的相关图片和简要介绍。而敦煌研究院现藏也有约30件佛教木雕像及其残件,它们中一部分作为洞窟内不可移动的尊像仍旧保留在洞窟之中,另一部分则成为馆藏文物,这其中有一些是从洞窟内收集而来的可移动文物小件,有一些则是通过历年的考古清理和发掘得到的出土文物。张老师指出,这些木雕像的艺术风格、在敦煌石窟中的功能或作用等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此外,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以及阿富汗等地区也发现了一些木雕的佛教造像。这些造像可以与敦煌地区发现的古代木雕像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这对于研究丝绸之路佛教造像艺术传播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小刚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张诺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