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承办北京论坛“文明的交界面:生态与族群的历史反思”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2-12-23

2022年11月18日,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共创人类文明的未来:信任、对话与合作”为主题,下设12个分论坛和1个海外分论坛。12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分论坛“文明的交界面:生态与族群的历史反思”以线上形式圆满召开,来自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语文学、考古学等不同领域的十余位中外学者共聚云端,就“文明研究的谱系”“欧亚大陆的流动性:人和物”“文明的走廊和腹地”三个主题分别展开研讨与交流。




自2016年成立至今,文研院已先后六次承办北京论坛分论坛,主题遍及出土文献、社会转型、早期文明的书写实践、百年中国与世界等广阔领域,致力于以全球化的视野,推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要议题的对话与研究。围绕文明跨越各种边界的核心特征,本次分论坛聚焦“文明的交界面”,以文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的遭遇为展开问题的场域,从生态与族群两大角度切入,邀请国际和国内重要学者从文明的上述根基性问题出发展开讨论。


12月10日下午,分论坛正式开幕,文研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首先为论坛开幕致辞。在他看来,“文明”是一个复杂牵动着世界上各个国家与族群命运的恒久论题,值得在跨学科的层面上不断加以深入探讨。同时,“文明”概念本身就包含着交界面,一种所谓的文明必然要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遭遇、连接、构造才能成就自身。因此,文明既是就其本体论而言的单数形式,同时也必然是复数形式,包含着各个文明相互融通而进行自我塑造的结果。在此背景下,渠敬东老师欢迎各位与会学者以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式检讨“文明的交界面”话题,呈现面向自身与世界的思考。


随后,分论坛举办首场讨论,与会学者以“文明研究的谱系”为中心奉献四场主题报告,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飞宇主持讨论。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沈卫荣通过研究不同佛教传统中的观音菩萨崇拜,倡导打破学科壁垒而进行整体性的汉藏佛教研究,强调所谓的印度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同属一个文明体系与同一文明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袁剑从文化接触区角度考察作为文明交界面的长城地带。以对拉铁摩尔相关论述的解读与分析切入,袁剑老师分别讨论了互动主体、互动关系、跨互动三种观察视角,并就未来如何深化长城地带的讨论提出展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张忞煜以印度文明研究的视角转换为线索,在概括、提炼不同时代与情境中印度文明研究具体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90年代以来印度研究环境史转向的发展路径,及其对世界文明研究的启发与意义。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汲喆则选取列维-布留尔、葛兰言、列维-斯特劳斯、德斯科拉等代表性的法国人类学家为例,分析中国文明在人类学发展史上扮演的关键角色,还原中国文明在人类学图式中的发展脉络。首场讨论侧重于从学术史角度梳理不同文明研究的谱系,领域多样,视野广阔,为此后论题的进一步延伸与展开打下扎实基础。




12月11日上午,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昝涛主持第二场讨论,主题为“欧亚大陆的流动性:人和物”。与会学者分别选取地理、人口、乐器、宗教等历史与文化中的具体侧面,共同考察欧亚大陆上文明交界面的形成与流动,彼此之间展开精彩对话。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西书院特聘教授刘迎胜介绍了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的交流过程,分析了中国所在东亚大陆地理位置论、史前东西交流的欧亚草原通道、中国从“天下”到“世界”认知转变这三方面内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欣着眼于丝绸之路历史流动中的琵琶华化与分层问题,介绍了传统丝路琵琶的历史,比较了当代与民间琵琶的特征,试图分析中国琵琶保留的周边文明的痕迹与出现的全新特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教授Jamsheed Choksy以帕尔萨波斯人、马达梅德人、蒙古人这三个先后在亚洲西部生活过的民族为主要例证,讨论了民族迁徙对当地语言、信仰及习俗的改变。最后,昝涛老师介绍了四种探讨土耳其与中亚世界关系的四种理论框架,并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奥斯曼帝国与中亚各国的历史发展背景,试图探讨伊斯兰化的精神性结盟与当今泛突厥主义联盟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午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王明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郑少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共同参与第三场讨论“文明的走廊与腹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耕主持。王明珂老师以“文化传播、民族迁徙与文明起源”为题,希望反思文明的传播、接触和冲突论,从文明、民族和国家形成的角度思考文明,以藏彝走廊为例,通过研究其间的社会类型和整体人类生态,展现人类走向复杂社会的多样途径,并关注文明世界的底层,了解农民和农村与文明之间的关系。郑少雄老师基于王权理论的启发和“陌生人王”的概念,围绕“头人为什么造土司的反?”这一问题,分析土司和头人二者各自与土地的关系、等级流动性、社会起源、社会分工等面向,揭示了土司与头人之间范畴性的差异。梁云老师则根据周代考古过程中发现的葬俗与族属间的强相关性,基于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北向墓人群为姒姓夏族,南向墓人群为彭姓、己姓部族,夏王朝的兴起可能开始于姒姓夏人与“祝融”后裔部族的联盟。与会学者围绕文明跨越交界面的传播、冲突与演变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再度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思想互动,在为分论坛落幕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留下了长久的学术回响。


文研院自成立以来,始终是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广袤园地,孕育与滋养学术的动脉。通过此次承办北京论坛“文明的交界面:生态与族群的历史反思”分论坛,文研院再次为中外学者搭建了国际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与会学者、观众中取得良好反响,未来将继续为广大学友展现前沿成果,传递人文关怀与思想跳动。



撰稿:徐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