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邀访学者项目第十三期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01-09

2022年9-12月,十三位学者从海内外多地赴约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作为文研院第十三期的邀访学者,在此度过了短暂但深刻的驻访生活。文研院迎来了首位墨西哥学者,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学院研究中拉关系的Enrique Dussel Peters 教授。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Keith Woodward教授和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潘光哲研究员经数十日的集中隔离辗转到文研院。除以上三位教授外,本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学者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或机构,研究专业覆盖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建筑理论等不同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近者悦,远者来”,邀访学者项目是文研院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学术共同体建设,文研院在四个月里开展了近三十场报告、茶叙等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一系列高端学术讲座、论坛或读书会,组织京内京郊数次田野文物古迹考察,学者们研究切磋、深度交流、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受疫情干扰,线下交流受到阻碍,但学术活动并未停滞,学者们即使在身体欠佳的状况下,交流和讨论仍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受邀在北大多个院系授课及开展讲座,多样的学术活动,不仅活跃了北大的学术氛围,也推动了基础研究的传承与发展。以下简要介绍本期邀访学者驻访期间开展学术活动的情况。


第十三期邀访学者与文研院工作人员合影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之研究。访问期间,孟老师以“如何研究皇帝制度”和“我为什么研究敦煌民间结社和武则天”为题,分享了他关于“王言”制度的研究,并借此指出,学科交叉最深刻的彼此影响,不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在于促发各学科在方向上的内部自省,即从具体学科到人文社科的身份认同与关怀递进。此外,他还指导了北京大学宋史读书班关于“历史研究与历史课题”的讲座;主持“文研论坛”第171期 “图像·音乐·文学——丝绸之路三重奏”。


孟宪实老师指导北大宋史读书班关于“历史研究与历史课题”的讲座


王振忠,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访问期间,发表以“东亚海域史视野中的徽商与长崎贸易”为题的学术报告;与同期邀访学者分享了“为什么收集、整理和研究徽州文书”;主讲“文研讲座”第275期“明清以来徽州的‘华云进香’:民间信仰、朝山习俗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收藏的徽州文献,完成明代新安医籍珍本《生生录》研究一书;利用图书馆专题数据库“韩使燕行录全文检索系统”收集资料,撰写《明清丰润县域景观与朝鲜使者的中国意象》;发表《从门图文书看徽州僧(道)俗关系与传统社会之变迁》、《太平天国时期徽州的木簰转运纠纷与诉讼处置》、《二十世纪前期旅外徽人的商业活动与社会生活》、《徽州文书收集、整理与研究的方法及实践》等文。


王振忠老师做题为“东亚海域史视野中的徽商与长崎贸易”的邀访学者报告


Enrique Dussel Peters,墨西哥自治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重点是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发展,政治经济,以及在拉丁美洲和墨西哥的制造业,贸易和区域专业化的模式。访问期间,在文研院发表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为例”为题的学术报告,并以“我为什么研究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活动”为题分享研究心得;主讲“文研讲座”第272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拉关系——以投资为中心”;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研究生课程“中拉关系研究——历史与现实概论”;开启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对中国的投资研究项目。此外,完成书稿The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China Relationship Under Great Power Competition;在China Daily上发表Building on experience、Chinese Green Investments in Latin America、《中国基建在拉美:覆盖更广泛,项目更多元,前景更广阔》等文章;并接受CGTN等中国和墨西哥多家媒体的采访,参与海内外线上线下16场学术会议。


Dussel老师在北大历史学系开设 “中拉关系研究——历史与现实概论” 研究生课程


潘光哲,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访问期间,潘老师发表了题为“蔡元培学术的日本渊源(一):以《中国伦理学史》为中心”的学术报告并完成同名论文;分享了“为什么研究史学史:史学实践与知识建构”;同时召集了文研论坛“胡适的生活世界”;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汉字概念在近代东亚的理论旅行——以公法为中心”和“新文化史与新政治史:互鉴与思考”两场讲座,并参与“第二届档案与民国史会议”;在中文系参加了“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研讨会。此外,完成书稿胡适《中国哲学史》的校对工作,完成《从“新名词”到“关键词”:近代中国的概念革命》等学术论文。


潘光哲老师召集文研论坛“胡适的生活世界”


金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代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近代教育史、国民党史。访问期间,金老师发表题为“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共产国际的解散”学术报告,与同期学者分享了“近代史研究所海外珍稀文献的征集整理与研究”;原计划以“从蒋介石日记看民国政治”的讲座由于疫情延期举行。


金以林老师和潘光哲老师驻足老北大地图前,追忆曾在东厂胡同一号居住的胡适、傅斯年等学人往事


应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社会科学》主编,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革命社会学。访问期间做了题为“中共早期军队组织形态研究”的专题报告,并以此为书名展开写作。同时分享了“为什么研究中共革命史”的学路历程;评议了“文研讲座”第258期“田野调查——经验与反思”。应老师秋季学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历史与政治社会专题研究”研究生课程。此外,参与文研院组织的北京京内和京郊文物古迹考察活动,分享田野考察方法。


应星老师主持文研讲座“田野调查——经验与反思”


赵晓力,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政治哲学、家庭法等。赵老师于访问期间交流了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家庭法”,报告了“两头婚与双系继替” 其中关于中表婚的论文已完成初稿,关于中国、西欧、阿拉伯婚姻家庭模式的比较研究确定了思路。此外,完成了书稿《法律与文学讲义》的编订工作。


赵晓力老师在李零先生年度荣誉讲座现场


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致力建筑设计及其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访问期间,主讲了学术报告“漫步长安:历史事实与日常想象”;分享自己“为什么研究空间的历史和实践”;并以二院为案例,讲述题为“塑造学问之家”关于空间和设计的思考;主持蒋人和教授主讲的“数字人文与艺术史研究”的文研讲座,参与“不列颠想象中的意大利园林”讲座的与谈。此外,受邀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开设书院成长课程:“创新空间设计”,这是一次“目的导向、资源优先、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实践,以元培学院宿舍楼作为创新空间设计的改造对象,每位参与同学既是空间创新的设计师又是实际的用户。


唐克扬老师在“创新空间设计”课上指导学生搭建模型


Keith Woodward,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理论和人文地理教授。Woodward老师是一位研究空间本体论、情动政治学以及共同政治行动的社会理论家。访问期间作了题为“情动/通行: 关于感觉与(自我)欺瞒的社会理论”的主题报告,并分享了自己“为什么研究空间”的学路历程。同时,与同期访问学者徐欣老师共同开设Saidiya Harman Scene of Subjection读书班。此外,Woodward老师完成专著Affective Passing两章节的写作;完成March of the Kitten Herders、Speed and Space: Rates of Motion in Health and Wellbeing两篇论文。


Keith Woodward老师以“为什么研究空间”为题做学术分享,PPT中分别为Dussel老师和唐克扬老师


万海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重点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赫金。访问期间,万老师就主题“俄国的‘眼’和‘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前期创作中的彼得堡”进行了学术报告,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遗产与思想魅力——我为什么要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进行了学术研究历程的分享。同时还带领文研院和同期学者细读《〈罪与罚〉及其多重阐释维度》。驻访期间,万老师完成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前期重要小说研究》。


万海松老师领读《罪与罚》


张小刚,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石窟考古与敦煌学,长期从事敦煌图像学研究和河西中小石窟的调查与研究。张老师也是敦煌研究院第四位到访文研院的学者。访问期间,发表了学术报告“添枝加叶的历史传说——历史政治和宗教传播视野下的刘萨诃故事的演变”,并分享了自己为什么研究敦煌石窟木雕像;参加了文研院组织的文研论坛171“图像·音乐·文学——丝绸之路三重奏”并作报告;在文研院举办的“敦煌学”系列讲座中,做题为“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的线上讲座。


张小刚老师向同期学者讲解二院内的敦煌壁画(复制品)


徐欣,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英文期刊《亚欧音乐研究》编委,长期关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音乐文化交流与互动等问题。访问期间,发表题为“何以为史: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史书写的问题与路径”的学术报告;同时就“我为什么研究丝绸之路弦乐器史”与同期学者进行分享交流;参加“北京论坛(2022)——文明的交界面论坛”,发表“丝绸之路历史流动中的琵琶华化与分层”;参加文研院第30期学术雅集“苏菲诗歌赏析”和第171期文研论坛“图像·音乐·文学——丝绸之路三重奏”;受邀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做题为“从地理景观到声音景观:内亚地区的音乐与生态”的讲座。此外,与同期访问学者Woodward老师共同开设Saidiya Harman Scene of Subjection读书班;完成《为表演记谱:音乐表演民族志的视觉化描写与分析》、《作为方法论的记谱: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理论与实践百年》、《史料与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史编纂的两个问题》和《“术语中心”的音乐民族志:从音乐观到世界观》四篇学术论文。


徐欣老师在交流上弹奏冬不拉


李成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文献、古典文献学研究,近期关注唐宋文集的体制生成与写刻演变。李老师在文研院作了“‘家集藏祠中’:近世中国的文集与祠堂”的报告,研究宋以后文集与宗族之关系,完成同名论文;与同期学者分享“我为什么要研究‘集部之学’”;参加“书志学与书籍史”第21期“写刻转换与文集生成”;另外完成书稿《中古文集的“唐宋变革”》的修订和随笔集《书带留青草》的编写。


李成晴老师在交流会上展示写卷本唐诗钞



目前,文研院已为迎接2023年春季学期17位邀访学者(第十四期)的驻访做好了准备,来自京内、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香港、日本及首位加拿大学者将在文研院开展为期四个月的研究与交流。文研院将继续养成一方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天地,为北大文科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