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举办“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恳谈会

发布时间:2016-11-16

 

 2016年11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就“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这一议题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召开恳谈会。本次恳谈会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罗新、叶炜,社会学系教授马戎、王铭铭、田耕,文研院邀访教授、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魏斌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与会,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工作委员韩笑等参加会议。

 邓小南院长指出,目前文研院已经形成“文研讲座”、“文研论坛”、“未名学者讲座”等常规学术活动。展望文研院的未来发展,她表示文研院将围绕几个核心议题来谋划和推动学术活动,聚合一批重要学者,为他们在文研院的深入对话搭建平台。文研院正在探讨中的五个研究议题包括:“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中国视角下的西方文明”,以及“多文明的互动与比较研究”。她指出,这些议题的意义并非为划分未来文研院学术活动的范围,而是以它们为中心,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对话。本次恳谈会就邀请来自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者,围绕“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这一议题各抒己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马戎教授率先就民族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他提出要警惕“族群”这一带有西方种族主义色彩的词汇进入中国后政治涵义弱化的现象,随之引出 “民族构建”(nation building)的概念。其次,马戎教授列举了近百年来中国被纳入世界殖民体系后走的几条道路:一是照搬西方种族含义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道路;二是了解欧洲文化后再融合中国文化的五族共和立宪共和道路最后,马戎教授强调,五十年代中国的民族构建在基本思路、制度和方法建设上是以苏联为参照的。因此,中国民族问题虽然走过许多弯路,却实属历史必然,而当代学者则应以史为镜,理性分析经验教训。

 随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回到概念本身,就国家秩序这一议题做出辨证的回应。以政治制度为例,阎步克教授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未来世界格局将会有怎样的关系? 一方面他指出制度史观视野下的国家秩序仍是很重要的议题;另一方面他也提出,国家秩序的形成并非封闭的,而往往需要在中原王朝与外部族群的关系互动中来加以考察。

 其他参会学者也都围绕恳谈会主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旨趣。王铭铭教授提出,他近年所关注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尽管版块不大,却在汉族中央朝廷与东南亚之间,构成一种文明关系,这提示我们在开展民族问题研究中,要警惕西方社会科学所内在的“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紧张。罗新教授继而提到了现代社会存在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并指出匆忙地去政治化是危险的。虽然宗教,族群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问题,但并不必然引起政治动荡。魏斌教授则强调他的研究兴趣注重族群关系之于中古史研究的意义,包括关注此一时期族群、宗教的变化所带给地方秩序的影响。叶炜教授的关注点在于制度史观,尤其是汉唐之间的皇帝角色的不同之处。田耕助理教授则将研究视角聚焦在清代西北历史,探索政治制度和社会交往两个含义上对人的区分和认识等问题

 此外,各学者在讨论中,强调要重视非汉族学者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积累。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认为民族及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问题的要害中国学者不应把民族研究固守在专业领域和东方学的想像中,而要在中国的文明系统中讲出來。邓小南院长也在最后的会议总结中肯定了学科融合对于这一主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表示期待在未来关于其它议题的研讨会中能够秉承此次会议的精神,展开新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