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邓小南院长文研周年致辞

发布时间:2017-09-21

【按语】2017年9月20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迎来成立周年。当天,文院举办了文周年、主题学术报告、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文院的新老朋友重聚二院,以学术活动的方式,朴素而庄重地祝福文研周年。仪式上,邓小南院长发表致辞,带领大家回顾过去一年所走过的路。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拨冗来参加我们的“文研周年”活动。

不知不觉中,我们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周年。一年前在英杰中心揭牌的情境都还历历在目,忐忑的心情还没平息,居然已经一年了!

各位老师刚刚看到了视频,翻阅了周年纪念册,跟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一年来,在学校和老师们多方支持下,在文院活动的“人”,在文院做过的“事”。

  文院的基本宗旨,是“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在我们心中,“学术”和“思想”是融通一体的。学术需要内在的思想力量,大学需要探寻精神的高度,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需要激发和培育。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北大需要的,学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

一年时间里,院系老师们的倾力支持,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帮我们撑起了众多的活动。每次讲座、论坛之前,看到二体、二院门前路边成排的小黄车,看到讲堂、会场内外聚满的人群,看到座位上、过道中专注凝神的听众,看到举手提问者的热烈神情,……这一切让我们由衷地感动,也让我们感受到精神的历炼。

这一切,都还只是起步。文院的“开篇”,并非完成于2016920日那一天。这一年里,我们都是为文院的今后、为她在北大的持久生命力“开篇”。

讲座的开篇者,是“敦煌女儿”樊锦诗老师。她带给北大的,不仅是一股敦煌旋风,更是一种强韧的精神力量。她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每一个人。正如讲座的主持人荣新江教授所说,樊锦诗老师是北大的骄傲,是北大精神的楷模。

“科技与人文”系列的开篇者,是韩启德院士。“医学是什么”,韩老师从历史讲到未来,从科学属性讲到人文属性、社会属性,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的广阔视域及求善求真的人文精神。

深度对话,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方式。北大有琳琅满目的高端讲座。我们希望文讲座和文研论坛,既能有厚实的学术底蕴,也能有活跃的思想交锋。论坛交锋的开篇,从揭牌当天的四组圆桌对谈已经开始;讲演者交锋的开篇,始自社科院考古所许宏、何努研究员有关“最中国”的观点对垒;其后考古界古派、信古派有关“早期中国叙事与想象”的阐释与辩论,直面认识的异同,呈现不同的研究范式,有效深化了核心议题。

青年教师的“未名学术讲座”系列,或许称得上是北大类似学术活动的开篇。有的青年老师说,在北大这么多年,第一次站在校级讲台上,第一次感觉自己如此受到重视。

零老师组织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导读》,是师生们在二院阅读讨论的开篇。读书班不仅指导了博士生硕士生,吸引了文院的邀访学者,也吸引了多位海外著名汉学家。来访的牛津大学教授Jessica Rawson说,如果早些知道有这样的读书班,她应该来北大两个月,而不是访问两周。

多学科组合的田野调研,是文院尝试性的“考察”开篇:秋季开学前,我们组织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文献学、社会学的学术团队,远赴内蒙居延,边考察,边讨论,学者收获丰厚,也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历史遗迹保护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
 

 

“近者悦,远者来”,这是学者心中的愿望,也是文院筹办之初,学校对我们的嘱托。一年来,文讲座、文论坛、未名讲座,静园雅集,形成了学术热点,凝聚了学界人气。

院能有今天,是因为我们身处北大。北大师生,从来不缺好的想法;老师们帮我们策划学术活动,帮我们把握学术标准。有老师说,我们都是文之友;也有老师说,如果需要帮忙,我们时刻听候调遣。文院的51位邀访学者,有资深教授,也有学界新锐;有的来自大陆高校、科研单位,也有的来自台湾、香港,来自比利时、荷兰、美国、土耳其、新加坡。大家汇聚在一起,把文院视为共同的精神家园。

生机盎然的静园,有“动”也有“静”。二院有活跃的瞬间,有从容的恳谈,也有安静沉潜的读书写作。曾经有朋友拍过二院的夜景,静谧的院落中,月光映着一间间研究室透出的一排灯光,灯光下看得出一位邀访学者伏案的身影。

有邀访学者说,文院“将学者从量化测评、资源争夺、人际关系的纷扰中短暂地抽离出来,回归思想者单纯自主的工作状态”。他们说,“相信‘结构迢递’、‘旷望高深’的北大文研院,必将吸纳学术界更多的远朋近宾,成为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准的重要推手。”

院生长在北大的沃土中,植根深厚的学术传统,共享前沿的学术理念。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平台,我们的责任是凝聚议题,引领方向,促进“共享”。共享也是分享,不仅共享知识,也共享思绪激荡的过程,共享思想碰撞的火花;不仅校内共享,也与国内、国际学界共享。

我们秉持的工作信念,是“清新风气,一流标准”;我们心中的追求,是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感谢学校给予我们尝试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学界同仁,鼎力支持文院历时一年的“开篇”。我们知道,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我们相信,有同道,同人,同德,同心,大家共同的努力必将延续,理念必有发展,希望正在于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