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访问教授邓淑苹应邀主讲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7-12-23

11月10日,文研院第三期访问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邀请以“考古所见黄土高原史前先民的玉器文化”为主题作学术讲座。讲座由考古文博学院邓振华助理教授主持,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详情如下:

“史前黄土高原”的时空范围指公元前5000到前1500年的黄河上中游,此地理区域是华西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山脉链把远古的华夏大地分为湿润低平的华东地区与高亢干燥的华西地区,以下即是在这一地理背景划分下展开的。将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1500年的5000余年以公元前3500年和公元前2300年切割为三段,比较华东、华西两区域玉文化的发展,则会发现虽然双方都有相似的发展进程,但是制作的器类不同,承载的思维也不同,研究发现,双方可能曾发生三次不接壤的上层交流。

公元前7000到公元前3500年为第一阶段,华西、华东都发展出用精美的玉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即大传统中玉礼器里的瑞器。其中,华西以带刃玉器为主,华东除带刃玉器外,还出现小的环璧类、璜、耳饰玦。第二阶段即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区域性玉祭器形成。华东除了玉工具外,自北向南如辽西地区红山诸文化与巢湖—太湖流域凌家滩、崧泽、良渚等考古学文化中,出现了许多以动物为母题的玉雕,这些玉器可能为巫觋的行头,考古发掘的随葬很多玉器的大墓,推测其墓主也应为巫觋。考古资料显示,约公元前3300年前后华东的辽西地区与巢湖—太湖地区存在上层交流网,此种文化现象应是彼此间“动物精灵崇拜”(简称:物精崇拜)观念交流的结果。此阶段,华西地区仍有玉工具,但出现无实用功能的圆璧方琮,常见等数量璧琮掩埋。与华东先民物精崇拜的信仰不同的是,华西先民相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与同类感通的哲理,希望用圆方玉器感应天神地祇。而在公元前2600年前后,华西的宇宙观与感通哲理,可能也通过上层交流网传播至华东,促进了良渚文化内部的质变,这一点可以从良渚晚期的玉器突变看出:代表物精崇拜的所谓“龙兽纹”玉器消失,原本只在四角雕“兽面纹”、剖面做圆方形,器壁带弧边的玉镯突然变高、变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琮”。 第三阶段即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时,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海岱与江汉平原此不接壤的两区,可能经由上层交流网,传递了阴阳二元神祖的信仰。

史前时期玉料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为统治阶层所垄断,所以我们见不到用华西玉料制作典型华东造型纹饰的玉器,反之亦然,即或同一地区内部也是如此。最常见的典型华西玉料有五种,第一种乃是微带透明感的青白玉,因带有微量元素而呈现青黄、青绿色,甚至泛灰黑,但质感仍较为清透。第二种是灰白色的宽带包围细腻无透明感的草绿、蓝绿闪玉,含铁量非常低。第三种从浅牙白、牙黄到灰褐、灰蓝色,细腻无透明感,有明显不规则团块或平行带状波浪条斑,因为是由很小的雏晶紧密堆积而成,所以可剖成很大的薄片而不崩碎,华西先民多用之制作长形带刃器。第四种为无透明感的浅棕黄色、灰白色闪玉。第五种为墨绿、深褐近乎黑色的闪玉。这种墨玉在龙山时期被石峁文化先民垄断,用以制作牙璋、长刀,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黄土高原史前玉文化发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的成组玉礼器“璧琮组配”和玉礼器的定制“圭璧组配”,后者贯穿了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据周礼可知,中国文化的玉礼器有象征拥有者身份的瑞玉和祭典中作神祖之灵依附实体的祭玉,此两者都在华西地区有其本土根源,后者或还曾经由上层交流网外销华东。约在仰韶文化早期龙岗寺墓葬,至仰韶文化中晚期之交的西坡墓葬中,明显地看到玉石质端刃器逐步礼制化。此即为瑞玉的滥觞。杨官寨、师赵村两个具标竿意义的遗址证明从仰韶中期,经先齐家时期,发展到齐家文化早期,璧琮组配从萌芽发展到定制。此即为祭玉的滥觞。到了龙山时期,齐家文化之外,在陕西和山西形成的几个区域性文化,如陕北的石峁文化、陕中庐山峁类型、陕东南的东龙山文化、晋中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晋南清凉寺墓地等,可称之为晋陕龙山系文化。其中,对于石峁文化玉器的认识,即是上文“华西系玉器”概念提出的基础。龙山时期文化交流频繁,本无本土玉作传统的晋陕地区突然出现大量玉器,虽然有可能是自制,但更多迹象显示,常见的是改制来自外地的玉器。其璧琮制作融合东西特征,如用圆璧改制仿华东牙璧和仿华西联璧。具有创新性的是石峁兵器中的墨玉牙璋,长刀,以及很可能由石峁先民创作的有领璧。 此种牙璋、长刀,刃部常有严重使用伤缺,含铁量高,可能是铜兵之前最锋利的玉兵。掌握了此玉料的石峁先民,大量制作、使用牙璋为杀伐兵器,更将其发展成礼器,且创造出了扉牙以及石峁式斜格纹。并且,具象的华东式神祖从东向西传播,越过太行山后便以华西玉料的有刃器为载体,与源自河姆渡文化“介”字冠顶的抽象的华东式扉牙都暗示或有上古东夷族系向西迁徙。

植璧秉圭是周族在克商之前固有的玉礼制,《尚书》有载周公为其兄武王病重向三代祖先祈求时即是植璧秉圭。在地缘关系上,作为黄河中上游本土氏族的周族可能受齐家文化影响甚深,或即是在齐家文化衰亡到周族茁壮的这段时期,华西地区主流玉礼制从“璧琮组配”转变为“圭璧组配”,其时间点大约落在公元前第二千纪的中叶。由于周族长期统治,以圭璧为首的玉礼制 ,成为中国三千年玉礼制的主流。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玉礼制从萌芽到定制主要都发生于华西地区。

 

文研院第三期访问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

 

邓淑苹,1948年出生。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主攻中国上古史,中国玉器史。1974年起服务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器物处至2013年退休。专著十余本、论文及通俗文章一百多篇。邓淑苹教授自2017年9月至12月作为文研院第三期访问教授驻访北大。在此期间,除在文研院完成研究计划外,她还会于每周六上午9-12时在静园二院211会议室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上课,课程名称为“中国考古玉器史”。另外,邓淑苹教授还于11月27日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新石器时代考古课上授课,题目为“何以'万国玉帛'~探龙山/二里头时期玉文化的形成与意义”,于12月10日参加由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与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考古・艺术・设计”交流平台“源流运动”沙龙等学术活动。

 

(文中“考古所见黄土高原史前先民的玉器文化”纪要内容转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