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戈登•伍德《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中译本出版座谈会暨美国早期政治思想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10-19

2016年10月17日下午三时,由译林出版社组织在北京大学文研院111会议室召开“戈登·伍德《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中译本出版座谈会暨美国早期政治思想研讨会”。“西方政治思想译丛”主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中译本译者朱妍兰博士、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袁楠女士、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王焱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赵晓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建勋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段德敏副教授、《世界知识》主编徐波先生、《人民日报》评论版副主编白龙博士与会发言。参会嘉宾在会上针对朱妍兰博士的译作以及戈登·伍德的美国早期史研究、政治文化研究及其对中国道路的启发展开了充分讨论。



首先,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袁楠女士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袁楠女士简要回顾了译林社的发展历程,并表示与李强老师的合作以及“西方政治思想译丛”出版工作的开展为提升思想学术的视野提供了契机。戈登·伍德的《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是美国开国史研究的典范,朱妍兰老师的对此书的翻译引进工作,为我们关心并思考政治现象,研究美国政治制度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到场与译林的工作表达了谢意。之后,李强教授针对戈登·伍德此书以及共和主义的古今变易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回顾美国制宪史研究的不同进路,李强教授点出了戈登·伍德对进步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史学的超越。不过,尽管从剑桥派以来,对大西洋共和主义的讨论愈发深入,但共和主义、民主、自由等概念仍然需要澄清。古典共和主义因对精英政治、混合政体的重视而与民主拉开距离。伍德的创见是,古典共和主义对美德的强调与商业社会情境下对财产权的保护本身构成了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的叙事链条。伍德的价值在于,他提示了现代国家建国逻辑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的相关问题应该得到持续关注。



本书的译者朱妍兰博士回顾了翻译此书的心路历程。出于对美国早期史中基层民主的兴趣,朱妍兰博士欣然接受了此书的翻译工作。不过,伍德此书的厚重却对翻译造成了不少困难。翻译此书,首先要把握背后的美国史、英国史、英国宪法与法律体系、政治思想与文化等重要问题。虽然翻译过程较长,但朱妍兰博士表示,随着对伍德著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对美利坚人在美国早期的思想特质、文化传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翻译过程中收获极大。



丛日云教授对朱妍兰博士的眼光表达了赞赏,并认为伍德的作品对于政治学研究来说十分可贵。传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往往在描画思想史粗线条时忽视了历史细节。伍德截取独立战争到制宪会议间的十年历史,勾画了美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这对理论研究有着借鉴意义。丛教授认为,伍德的研究表明美国制度的起点很高,在革命到制宪的十年间,思想理论的探讨始终先行。在考察美国革命时,我们应该看到美国人民在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上达成的共识。其中避免了玄虚的争论,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王焱研究员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认为在美国模式与美国大选成为热议的话题之时,本书的翻译出版十分及时。伍德对政治文化的探讨,还原了具体的历史语境。这意味着,在中国语境下的道路之争中,我们同样要保持审慎,关注现实,防止走入空中楼阁式的讨论。在伍德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历史语境中的活的文本。



接着,王立新教授则从史学角度对伍德的著作进行评析。伍德在美国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其对18世纪晚期美国的宪政辩论、对共和思想的分析极为透彻。另外,伍德的研究似乎指示了美国政体构建中的乌托邦色彩,这在中国政治的革命与改革进程中有着类似之处。在民众对商业财富的追求致使古典共和主义理想受到威胁时,美利坚人转向权力制衡以挽救共和国。因此,美国是一个建基于人民主权的现代共和政体,它以部门功能的分权取代英国式的等级分权体系。



对于美国早期史中的政治文化研究与革命的社会性问题,李猛教授继续展开细致的论述。关于朱老师的翻译,李猛老师认为在语言的精准性之外,其对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复杂情绪都进行了精当的表达,体现了中译作品应有的独立价值。就内容而言,伍德此书突破了对美国政体的神话解释,但令人深思的是,伍德的解释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共和主义解释?美国革命的激进色彩究竟是归因于共和主义,还是革命本身?伍德解释中倚重的对权力的“猜忌”,究竟是否来自于共和主义传统?通过对洛克《政府论》中“猜忌”的人民形象的点明,李猛老师提示了美国革命的现代色彩,这一点,由于伍德过分坚持美国的共和主义特质而没有得到安置。美国最终确定主权应源于人民而非在于人民,这一美国革命凝结成的“新政治科学”,本身是如何通过对人性与社会的理解而造就了“新”的处理模式?在这个意义上,伍德受到了“共和主义”标签的束缚,对于美国革命作为一场社会革命的性质着墨不足。



针对李猛老师所谈,赵晓力教授表示赞同。伍德通过对当时社会发行的刊物与各类小册子的解析,对美国的政治文化进行了细致梳理。但伍德忽略了美国立国的重大理论冲突,比如黑人问题。由于南方各州对讨论黑人问题的反对,以及自然权利理论在《独立宣言》中的诉诸,黑人是否是人的问题在建国时期因充满争议而被悬置。这些存在于建国初期的重大问题,虽然在之后的美国史中有着愈发重要的影响,但并未得到伍德足够的重视。



对此,王建勋教授针对本书的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并强调了《联邦党人文集》中的人性假设与平等观念对社会革命的塑造与影响。英国在处理代表与人民本身的问题上有所阙失,而美利坚的政治实践则对此有较为妥当的解决方式。通过一系列政治实践,美国建立起遏制多数暴政与三权分立的政治机制。麦迪逊就认为,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集团之上。如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三权分立的价值,包括司法独立、违宪审查机制对保证宪法效力的关键意义。同时,伍德在此书中也没有合理的解答联邦主义的创新之处。这引导我们思考美利坚合众国的本旨,在合众国这个古怪的联合体中,主权权力是否是不可分割的?美国分享主权的政治现象在17世纪的理论家那里难以得到消化,但伍德对此创新之处尚未有足够重视。



接着这个话题,段德敏老师试图以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思想线索为起点,从自由与权威的关系角度回应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张力问题。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才是自由?权威是在限制自由抑或是在促进自由?自由可能与等级特权联系在一起吗?托克维尔通过对美法的比较,将法国大革命的激进释读为权威的失效,而美国政体的稳定与自由则来自于美国基层的民主生长,这些基层社会的秩序构成了Sheldon Wolin所说的美国的“新封建主义”,也许,美国政治秩序的有效性与地方贵族的成长密不可分。这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联邦权威与州权威是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会议的结尾,《世界知识》主编徐波先生回顾了自己美国史学习的过程。他认为,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与30年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妍兰博士译作的出版将会成为美国史研究的标志性事件。但另一方面,徐波先生也看到,虽然学界对美国历史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民众对美国历史的理解却出现了倒退。在全民关注的表象下,民众甚至学生对美国的冷嘲热讽与对政治正确的抵制压倒了对于美国问题的现实研究。鉴于此,徐波先生呼吁学界与媒体应该承担起向民众传播美国历史知识的公共责任。



而《人民日报》评论版副主编白龙博士则回忆了自己博士期间写作美国早期史问题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伍德历史研究的赞赏。他认为,伍德采取了严谨的政治史路数,对代议制、联邦制等问题能穿透宏观概念进行深入的历史探讨,将思想概念复杂的构造过程和盘托出,十分难得。同时,白龙博士也表示,在研究美国早期史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中国问题,通过进入历史中的思想现场,做出更多有益的研究。



最后,李强老师就本次讨论的成果做了简短的总结,并表示,借助不同的学科角度展开对美国早期史的探讨,对于研究思想史本身而言大有裨益。同时,李强老师也对译丛与近期几本思想史译著的出版工作表达了期许与展望。研讨会在与会者与听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